山东青岛一对情侣领证后去签遗体捐赠,年轻人为何更愿意签署遗体捐赠协议?

如题所述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一对情侣在2022年2月22日这一天领证了,这一天领证的情侣非常多,但是没有任何一对像他们这样,在领证结束以后去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而他们这么做仅仅是为了回馈社会而已,之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都更愿意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1、年轻人不忌讳;2、年轻人没有那么多传统思想;3、年轻人更愿意提供帮助

1、年轻人不忌讳

首先,就这对情侣在领证的这一天签署遗体捐赠协议这件事情来说,恐怕很多年轻人都是无法接受的,因为结婚本身是一件喜事,而遗体本身是属于“白事”,哪怕是年轻人都会对白事感到忌讳,就更不用说老一辈的人了,但是随着年轻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放,所以大家也更加愿意接受将自己的遗体捐赠出去,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捐赠自己的遗体了。

2、年轻人没有那么多传统思想

其次,遗体捐赠的用途其实非常多,因为现在很多人都需要人体的器官,例如眼角膜、心脏、肾脏等,对于需要器官的病人来说,任何一次捐赠可能都是救命的恩情,老一辈的人可能觉得人死了还要拿去做手术,是对遗体的一种不尊重,但是年轻人不在意自己死后是什么样子,也不在意别人拆除自己的遗体。

3、年轻人更愿意提供帮助

最后,年轻人比起老一辈的人来说,其实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一些,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了,年轻人看到的人间苦难也很多,所以年轻人的同理心反而会更重一些,所以年轻人比起老一辈的人来说,更愿意主动给其他人提供帮助,自我牺牲感也会更加强烈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5

我认为年轻人之所以更愿意签署遗体捐赠协议是因为相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年轻人受到的教育更多、接纳新事物的耐受度也远远高于中老年人,而且对于遗体的处理方式的理解度明显比中老年人更能看得开,这就是为何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更愿意签署遗体捐赠协议的原因。

20220222这一天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天,因为数字2的谐音是爱,这一天的年月日被组成了最有爱的一天。青岛市经历了七年爱情长跑的一对小情侣冯晶和范靖雯决定在这最有爱的一天用两件大事作为一生的纪念。这天的上午两人先是去民政局进行了婚姻登记成为了一对相亲相爱的小夫妻,而下午他们则是手拉手一起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鲜红的结婚证和大红的遗体捐赠证书成了他们对爱最好的诠释。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遗体捐赠这件事都不再感觉到陌生了,甚至我身边很多人对这件事的态度都是接受和愿意去进行的,当然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还是有排斥心理的,当然这都是各人有各自的想法,没有对错可言更不必要用道德进行绑架行为。在对于遗体捐赠这件事进行调研后发现相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年轻人的接受程度更大,而进行捐赠者年轻人也成了主力军,那为何年轻人更愿意签署遗体捐赠协议呢?我认为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年轻人受到的教育更多、接纳新事物的耐受程度也更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教育,尤其是医学方面的教育也远超于中老年人,同时由于年轻人身处于一个无时不刻随时发生变化的环境中,导致他们对所以他们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更快,所以对于遗体捐赠这件事看的比较开,也更愿意签署遗体捐赠协议。

二、年轻人对遗体的处理方式有更好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入土为安”,但是随着全国各地城镇建设的脚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入土为安的下葬方式被火葬所取代,但是由于陵园位置有限很多人的遗体得不到妥善安置已经成为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问题了。

而同时用于医学研究的人体则是非常稀少的,不管是医学研究所还是各地的医学院用于实验研究的人体根本达不到需求量,于是遗体捐赠这件事就被提上了日程。

针对于以上两种情况一边是遗体被火葬后无处安置,一边是用于医学研究的人体需求量不够,面对这样的情况年轻人更愿意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用于医学研究,这跟思想传统守旧的中老年人的思想不一样,他们面对死亡和遗体处理这件事有着更多的认识。遗体对于他们来说与其让遗体成为一堆灰烬远不如在医学研究上助一臂之力来的有价值。

对于遗体捐赠这件事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年轻人更愿意签署遗体捐赠协议完全是因为他们所受到的教育以及对相关遗体捐赠的接纳程度更大于中老年人,对于遗体捐赠这件事我认为完全属于个人行为,所以我反对任何以道德作为绑架的行为出现。

第2个回答  2022-02-25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思想觉悟更高了,受到文化教育更高了,考虑的更长远,更有爱心,想让自己变得更有意义,所以现在年轻人都愿意签署协议。
第3个回答  2022-02-25
首先,他们希望自己领证这一天,做的事情是对别人有意义的。其次,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并没有过去的传统观念,对遗体的完整程度没有非常多的重视。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非常重视公益事业投入,都想为公益事业献上一份力量。
第4个回答  2022-02-25
因为年轻人都能够接受捐献遗体,为国家做研究这样的事情,他们更有使命感,也具有奉献精神,希望自己成为有用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