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用语中什么是修罗?其意义何在?

修罗…佛教用语

【修罗】
  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不酒神。它们是佛国六道众之一,天龙八部神之一。说它是天神,却没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处。说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说它是人,虽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恶性。因此,它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界于神、鬼、人之间的怪物。
  佛经中的阿修罗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罗王:一个叫婆雅,意为勇健,是阿修罗与帝释天作战的前军统帅;一个叫罗骞驮,意为吼声如雷,亦名宽肩,因其两肩宽阔,能使海水汹涌,啸吼如雷鸣;一个叫毗摩质多罗,意为花环,其形有九头,每头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个叫罗睺,意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罗王都统领千万名阿修罗,称为阿修罗众,或称阿修罗眷属。佛经还说:阿修罗男,身形丑恶;阿修罗女,端正美貌。
  由于阿修罗王众多,其形不一,阿修罗王的形象,也有多种说法,有的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须弥山四倍;有的千头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须弥山;有的三头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体相。这些形象都难表现,画家们往往画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双足立大海,身越须弥山。
  佛经中有关阿修罗王的故事传说很多。敦煌石窟中除了经变画中的阿修罗王画像外,还有很多单独的阿修罗王的画像。其中最早、最高大、最完美的是西魏第249窟中的阿修罗王变相图。阿修罗王的形体和图中每一神怪、人物、建筑物几乎都代表一个故事,约有十几个故事。
  修罗场
  佛家语,修罗毕生以战斗为目标,修罗场指的是他们之间的死斗坑,现在大多说一个人在困境中做绝死的奋斗
  修罗
  修罗这个名字很好,但是用这个名字的太多了。
  “修罗王”,“阿修罗”,“修罗”………………
  三个都不同。
  在印度神话里面,“阿修罗”是一个小……魔鬼,但是由于名字好听,很多作品都将他美化,代表是《圣传》
  “修罗王”也是来源于印度神话,详情请参照名词“修罗界”,修罗王顾名思义是“修罗界”的王者。“修罗界”好像也有“地狱”的意思。人们通常用“修罗场”来形容惨烈的战场。
  “修罗”在佛教里面也有,但是不是魔鬼,而是形容从凡人到佛的过程。一种半神的状态。修罗的塑像在寺庙里面也能找得到,他的武器是剑。充当护法的角色。
  印度神话里面,“修罗”长得很丑;在佛教里面并没有提到修罗的长相,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修罗是好战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9
六道是‘天、人、修罗’,我们叫它三善道,‘循善品而轻升’,轻重是佛法里面用的形容词,他修善就感得三善道的果报。人算是善道、修罗是善道,但是此地的修罗是讲人间、天上的阿修罗。 而六道里面讲修罗还不算人间,讲天上修罗。世尊在《楞严经》上告诉我们,阿修罗六道里头除了地狱里面没有,其余四道都有阿修罗;天上有阿修罗、人间有阿修罗、鬼道有阿修罗、畜生道有阿修罗。所以佛在经上也常常讲五趣轮回,讲五道不说六道,讲五道就不说修罗,修罗在哪一道就归哪一道,不单独说。如果讲六道,修罗是单单指天阿修罗,人阿修罗在人道,这是六道修罗的一个说法。 修罗类众生:胎生的天道修罗。化生的人道修罗。卵生的鬼道修罗。湿生的畜道修罗。修行多布施,但是多瞋者,必落修罗界。 阿修罗道是善道,也是恶道。他们在人道时,也是修行者,有布施,有持戒,不过瞋恚心未除,因此而往生阿修罗道。修罗身有大小,有的大如须弥山,有的小身有躲入葱菜孔内。 修罗界
修罗则介于神鬼之间, 因为性好斗, 憍慢, 执着之念强. 是一种男的极富战斗力,女的非常美丽的种族。因为阿修罗王的女儿舍脂被天帝-帝释天抢去当老婆,所以一直跟帝释天作战,后来被佛陀收服成为护法八部众之一
佛经内的词句。天龙八部就是指天人、龙神、夜叉、干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以及阿修罗

阿修罗,梵名 Asura。略称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阿须伦、阿须轮。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旧译不酒、不饮酒,或系误译。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
  据增一阿含经卷三阿须伦品载,其身形广长八万四千由旬,口纵广千由旬。
另于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大楼炭经卷二阿须伦品、起世因本经卷五,均详载其住处与事迹。有关阿修罗之业因,诸经多举出瞋、慢、疑等三种生因,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则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
(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憍慢,(五)起我慢,
(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诸善根。
此外,阿修罗所持有之琴,特称为阿修罗琴。阿修罗欲听闻何种曲调,则曲音自然弹出。此亦阿修罗所具有之褔德。
  阿修罗之形像有多种说法,或谓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之四倍;或谓千头二千手、万头二万手、三头六手;或谓三面青黑色,忿怒祼形相,六臂。

以好战出名的阿修罗道,因有福报而没有德性有的说法只是将他纳入鬼神中,或说是堕落的天人,北传佛教将他列入善道,南传佛教则归类入恶道中。
福如天人,德非天人
阿修罗原是印度远古诸神之一,被视为恶神,属于凶猛好斗的鬼神,经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如同阿修罗的梵文翻译意指“非天”,他的果报殊胜,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却没有天人的德性,性好争斗。

阿修罗另被称为不饮酒神,则有段典故。据说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罗原本是很爱喝酒的,但是因为他们喝的是由海水酿成的酒,总是味道咸苦,所以一气之下就发誓再也不喝酒。

所谓的修罗就是一种心性不正的神...
他们跟神最不同的地方就是.....
神存于天界....他们则是在所谓的''修罗道''里....
大部分的修罗就是因为太多直着某样东西才会变成修罗(简单的说就是观念有问题)
修罗场:佛学上指阿修罗王与帝释天战斗的场地,多用以形容残酷的景象。
修罗:引申为冷酷不具七情六欲的人!
阿修罗˙比喻是 其余五道众生皆有的 习性˙比喻 嗔恨 与 嫉妒 的意思˙
天道的阿修罗˙长的很丑˙但是其女儿 皆很美丽˙皆嫁给 天道众仙˙
人道的 阿修罗˙起了 嫉妒心 或 嗔恨心 ˙就是 变成进入 阿修罗道 了˙
地狱的阿修罗˙比喻 在地狱 受苦者 , 不堪忍受 而 怨声载道˙哀嚎痛骂别人
饿鬼道的阿修罗˙比喻 嫉妒 别人 有美食˙嗔恨 别人 有智慧˙而自己无法吸收˙
畜生道的阿修罗˙比喻 愚痴的 错怪别人˙误会别人是 仇家˙不分青红皂白˙
第2个回答  2013-11-09
【修罗】 (异类)阿修罗之略。常与帝释天战斗之鬼神也。【阿修罗】六道之一,华译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作无端,因其容貌很丑陋。又译作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
【阿修罗王】
指阿修罗道之王。诸经典中列举不少阿修罗王之名,其中,‘法华经’序品列有婆稚、佉罗骞驮、毗摩质多罗、罗睺等四大阿修罗王,各有百千眷属。‘起世因本经’卷五亦列举四大阿修罗王,并记载其住处。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住于须弥山东面千由旬处大海下,国土纵广八万由旬,有七重城壁,王城称为设摩婆帝,中央集会处称为七头。踊跃阿修罗王住须弥山南面千由旬处大海下,国土纵广八万由旬。奢婆罗阿修罗王住于须弥山西面千由旬处大海下。罗睺罗阿修罗王住于须弥山北面千由旬处大海下,宫殿庄严似毗摩质多罗。‘正法念处经’卷十八至卷二十一,详述四大阿修罗王住处、宫殿、园林、侍者、婇女、业因及寿命。‘新华严经’卷一:列阿修罗王,有罗睺、毗摩质多罗、巧幻术、大眷属、大力、遍照、坚固行妙庄严、广大因慧、出现胜德、妙好音声等阿修罗王。
[杂阿含经卷四十、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大楼炭经卷五、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大智度论卷三十]【阿修罗道】六道之一,多由嗔、慢、疑三个原因而投生。
【阿修罗界】 (界名)阿修罗之世界。三界义曰:“若依十地经妙高山(须弥山)北,大海下,过二万一千由旬有罗睺阿修罗王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勇健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华鬘王宫,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毗摩质多罗王宫。若依起世经,须弥东西面,去此一千由旬外有毗摩质多罗宫,纵横八万由旬。又云修罗中极弱者在人间山地中住,即今西方山中有大深窟,多是非天(阿修罗)宫也。”
【阿修罗宫】 (杂名)阿修罗之宫殿。义楚十六曰:“长阿含云:阿修罗宫,在大海底。(中略)如天富乐。”西域记十说清辩菩萨,入南天竺案达罗国修罗窟待弥勒出世。同九曰:“石室西南隅,有岩岫,印度谓之阿素洛宫也。”
第3个回答  2013-11-09
六道众生之一
第4个回答  2013-11-09
答案如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