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

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那么1985年到2003年的19年中怎么只有6个闰年呐?请教了

1966 闰三月 1968 闰七月 1971 闰五月 1974 闰四月 1976 闰八月 1979 闰六月 1982 闰四月 1984 闰十月 1987 闰六月 1990 闰五月 1993 闰三月 1995 闰八月 1998 闰五月 2001 闰四月
事实上,楼上所说“十九年应置的闰月是不足七个的,故连续的十九年中不是一定有7个闰月,有可能是六个”。是不对的。如1966年(1月21日)~1984年(85年2月19日)这19年的农历就有闰了8个月。有人就发过这样的问题:

众所周知,一个回归年平均是365.2422日,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因此19个回归年365.2422×19=6939.6018日略小于19个农历年(19×12+7)×29.5306=235×29.5306=6939.6910日。此外365.2422×19÷29.5306=234.9970非常接近235但小于235,所以目前19年最多只能有235个朔望月,不可能出现236个朔望月的情况。但我们现行的农历置闰规则却会使农历出现19年236个朔望月的怪象,如1966年(1月21日)~1984年(85年2月19日)这19年的农历就有236个月计6970天,真是不可思议、实在令人费解。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当代农历不采用19年7闰。总体来说农历置闰经过了19年7闰,600年221闰,391年144闰的的闰周历法。随后唐代《麟德历》废除了闰周。采用“无中气置闰”,即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清代《时宪历》按太阳实际的轨道来定节气,称为定气。但这种情况下一年会出现有两个没有“中气”的月份,遂采用“定冬至置闰”,即现行农历的置闰方法。而由於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公转速度较慢,冬至、大寒、雨水间隔时间短,夏至、大暑、处暑间隔时间长,按照现行历法,用平均回归年长度来计算闰月处于哪一年是有问题的。

还有个小问题:虽然民间以正月初一为岁首,但是排定历法却是以两个连续的冬至所在的月,即十一月为始终。但是至于腊月和正月接近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冬至、大寒、雨水间隔时间短,闰月概率很少。1966-2003年未出现闰腊月和正月,所以不影响最后的答案。我说了有点深,能不能理解就看个人的悟性了。

中国现行农历历法

1.以朔日为月首,定为初一日(朔: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在天球上处于同一经度,天文学上称此时日月的黄经差等于零,实际上在合朔的时候,太阳、月亮、地球三者接近一条直线,此时位居中间的月亮,未被太阳光照亮的半面, 正对向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存在。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如果在朔日,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发生日食。即日食必定发生在初一日,初一日未必有日食。例如2009年农历己丑年正月初一、六月初一、十二月初一都有日食)。
2.以冬至(冬至太阳到达南回归线,昼最短,一年中圭表表影长最长的一天是冬至。规定从冬至点开始到下一个冬至点为一回归年。一年分成二十四个“气”,称为二十四节气)黄经270°起,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大寒、雨水、春分……等都叫中气;其余十二个,如:小寒、立春、惊蛰……等都叫节气。
3.以冬至所在月为农历十一月,建子,为历算岁首。
4.两个“冬至”之间间隔11个月,则无需置闰,随后安排农历十二月,次年正月、二月、三月……十月,正月为民用年首,建寅。
5.两个“冬至”之间间隔12个月,则需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6.农历以东经120°为计算的子午线,即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时区的时间(北京时间)。
例如:
2008年冬至至2009年冬至间隔12个月,需置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即从农历2008年 十一月开始的第八个月。其历月分别是:
农历2008年 十一月(冬至中气);
农历2008年 十二月(大寒中气);
农历2009年 正月 (雨水中气);
农历2009年 二月 (春分中气);
农历2009年 三月 (谷雨中气);
农历2009年 四月 (小满中气);
农历2009年 五月 (夏至中气);
农历2009年 闰五月 (无中气);
农历2009年 六月 (大暑中气);
农历2009年 七月 (处暑中气);
农历2009年 八月 (秋分中气);
农历2009年 九月 (霜降中气);
农历2009年 十月 (小雪中气);
又例如:
2032年冬至至2033年冬至间隔11个月,无需置闰,虽然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其历月分别是:
农历2032年 十一月(冬至中气);
农历2032年 十二月(大寒中气);
农历2033年 正月 (雨水中气);
农历2033年 二月 (春分中气);
农历2033年 三月 (谷雨中气);
农历2033年 四月 (小满中气);
农历2033年 五月 (夏至中气);
农历2033年 六月 (大暑中气);
农历2033年 七月 (处暑中气);
农历2033年 八月 (无中气);
农历2033年 九月 (秋分中气);
农历2033年 十月 (霜降中气);
再例如:
2033年冬至至2034年冬至间隔12个月,需置闰,虽然有两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但置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其历月分别是:
农历2033年 十一月(小雪中气,冬至中气);
农历2033年 闰十一月(无中气);
农历2033年 十二月(大寒中气,雨水中气);
农历2034年 正月 (无中气);
农历2034年 二月 (春分中气);
农历2034年 三月 (谷雨中气);
农历2034年 四月 (小满中气);
农历2034年 五月 (夏至中气);
农历2034年 六月 (大暑中气);
农历2034年 七月 (处暑中气);
农历2034年 八月 (秋分中气);
农历2034年 九月 (霜降中气);
农历2034年 十月 (小雪中气);
至于腊月和正月接近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冬至、大寒、雨水间隔时间短,闰月概率很少。最近的闰正月为2262年,最近的闰腊月为3358年。
2262闰正月初一(公历2262年2月20日)
2262闰正月廿九(公历2262年3月20日)
3358年闰腊月初一(公历3359年1月21日)
3358年闰腊月廿九除夕(公历3359年2月18日)

附:古代农历的闰月

总体来说农历置闰经过了19年7闰,600年221闰,391年144闰的的闰周历法。随后唐代《麟德历》废除了闰周。采用“无中气置闰”,即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清代《时宪历》按太阳实际的轨道来定节气,称为定气。但这种情况下一年会出现有两个没有“中气”的月份,遂采用“定冬至置闰”,即现行农历的置闰方法。

推算闰月的规律这是很难的。因为太阳,月亮在天球上的运行速度都是不完全稳定的,时快时慢。还有受到木星等大行星的摄动,位置会出现较大偏差。

古时候,用“立杆见影”方法.多年的累积测量,所以得到比较精确的365.25日,这是四分历的基础。后来的天文学家,测量发现真实的回归年比这个稍短,这个时候再采用365.25就不合适了。设置闰月的周期。在阴阳历即中国通用的农历中,12个朔望月比一回归年约少11天,需要设置闰月来调整季节。在春秋战国时,人们发现19个回归年(见年)与235个朔望月(见月)非常接近。“四分历”就是按二者完全相等来制订的,19年中安排7个闰月,它的闰周就是19年7闰。但是,闰周的名称古人很少使用,古人称19为章岁,7为章闰。后人把章岁和章闰合称为闰周。随着科学发展,19年7闰显得粗略,人们就寻求更精密的闰周。北凉首次创用600年221闰的闰周。祖冲之改用391年144闰,更精密。此后19年7闰法就废了。中国可能在战国时已经发明二十四节气,其中有十二个中气。西汉制定《太初历》时,规定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此后都采用这种置闰方法。这时,新的闰周是更精密地测定回归年和朔望月之后的自然结果。它对于安排闰月来说意义就不大了。从唐李淳风的《麟德历》起,就不再定闰周。

然而由於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较慢,对当时制订此历法的中原地区而言,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气候状况。例如:春分那天未必是地理上的春分点。故自清代开始,另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24节气因而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这种制订方式称为"定气法"。从清代时宪历之后采用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时宪历》按太阳实际的轨道来定节气,称为定气。经过此修订后成为农历,一直沿用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01
1984 闰十月 1987 闰六月 1990 闰五月 1993 闰三月 1995 闰八月 1998 闰五月 2001 闰四月 2004 闰二月

原因如下: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19*12+7)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
严格来说,十九年应置的闰月是不足七个的,故连续的十九年中不是一定有7个闰月,有可能是六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22
闰年是这样的3年1润太少,5年2润太多,11年4润太少,19年7润太多,125年46... ...可以理解为一种极限。
所以说3年是1或者2个闰年,5年中有1个或者2个闰年,11年有四个或者5个闰年,19年有6个或者7个润年... ...。不是固定的。
第3个回答  2010-04-05
2001 闰四月 2004 闰二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