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谬误 -- 为什么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但是,这个认知,问题很大。

让我们来模拟两个游戏:

当然,这个游戏相对简单,根据规则可以计算出“成功”或者“失败”的概率。现实世界的情况要复杂的多,但是大的道理是相通的 -- 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单次的、或者少数几次的结果来判断最初的决策是不是正确。由于运气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不一定有正确的结果,反过来,有了正确的结果,也不一定就能证明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

此道理既可以用于指导自己的决策,也可以用来评价别人的决策。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长平之战 

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使用了年轻的赵括,而赵括纸上谈兵(那时候好像还没有纸),改变了廉颇的防守策略,冒然出击,导致全军覆没,40万赵军被活埋。这个“结果”简直不能再糟了,那么赵王和赵括的决策是错误的吗?

其实,当时赵国和秦国已经对峙了三年,两国都消耗严重,赵国整体经济实力逊于秦国,率先支撑不住了。赵国采用攻势,完全是形势所迫,根本不关反间计的事。而且,赵人胡服骑射,其实更善于运动战。至于最后的完败,也有运气成分。仅仅一年之后,秦国继续攻打赵国,结果却在邯郸败给了刚刚损失了40万大军的赵国,可见赵王当时发动对秦国的进攻战,并非一个愚蠢的决策,只能感叹造化弄人了。

孟良崮战役

我们的教科书说,张灵甫全幅美式装备,好好的平原战不打,也不跑,非往深山老林里钻,结果其74师被全歼,抗日名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其实,当时的情况是,国民党在山东整体实力远强于我军,孟良崮之前和之后,我军均损失严重。孟良崮之战是粟裕为了提升士气,殊死一搏难得的一次胜仗。那么,张灵甫为什么往山上钻,干嘛不在平地打,实在不行干嘛不跑呢?其实,张灵甫是布了一个阵,他自己率领3万多人主动登上孟良崮,主动被粟裕和陈毅的十万大军包围,而外围蒋介石有40万大军正在形成一个更大的包围圈 ,可以把我军10万人全歼,最近的部队距离100公里都不到 。蒋介石也看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兴奋的亲自跑到徐州督战,要求张灵甫坚持两天,援军就会到达。结果张灵甫坚持了三天,但是由于内部不团结等种种原因,国民党的其它部队愣是没形成包围圈,很多部队最后剩几公里放弃了。

所以,张灵甫被全歼的结果,不能反推上孟良崮是一个愚蠢的决定,只能感叹造化弄人了。

诺基亚放弃安卓

从功能机往智能机转型的过程中,苹果异军突起,当时的老大诺基亚,在操作系统上面临三个选择:自己研发操作系统,使用安卓操作系统,使用另外一个操作系统 。功能机时代操作系统极其简单,所以诺基亚本质上是一家硬件公司,而非软件公司,他们自己研发操作系统是死路一条。而选择安卓的话,就会沦为和小米、oppo、vivo这些公司拼价格,诺基亚不是三星,没有屏幕、内存等半导体生意支撑,走安卓这条路,就是从皇帝变屌丝。最后诺基亚选择了和微软合作,打算和苹果、安卓三分天下,至少可以在自己的生态系统里维持相对较高的利润,更何况微软还给了钱。

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当初干嘛不选安卓?问题是,当初安卓也没这么强,谁会想到做操作系统起家的微软会完败给搞搜索的谷歌呢?只能感叹造化弄人了。

上述几个例子都很残酷,虽然决策本身并不见得愚蠢,但是一次结果不如预期,即遭杀身之祸。

当然还有些鸡血的例子,比如阿里巴巴、腾讯这些公司,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牛,甚至还屡屡受挫。但是他们看准了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这个大的方向,持续下注,终成正果。他们只是在一个大概率获利的游戏里玩了很多把而已。

相反的例子也有,赌徒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一开始就输钱,那很多人就不会染上赌博的恶习。很多赌徒最后输到倾家荡产、露宿街头,就是因为他们曾经赢过大钱,钱来得太轻松、太梦幻,总想着一夜翻盘,结果越陷越深。

乐视呢?他们一次次的融资成功,一次次的作秀成功,一次次的讲故事成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底层逻辑是正确的,早晚要还。尤其对于投资人来说,这是一场必输的游戏。

结果谬误

其实,人们很容易根据结果,尤其是一两次少数结果就对相关的决策做出判断的现象,在学术上被成为结果谬误,Resulting Fallacy。

《鹦鹉螺》杂志2017年11月25日刊里有一篇文章 Resulting Fallacy Is Ruining Your Decisions,讲的是一个女性职业扑克牌高手安妮.杜克的其成功经验。扑克牌游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运气成分,和现实世界相似度比棋类游戏更高,有时你出牌的策略是正确的,但是结果并不见得好。这时候你要做的并不是轻易的更改你的决策,而是忽略那些因为运气带来的失败,坚持下去,当尝试次数足够多时,运气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小。

闭环都是好的吗?

现在各行各业都很强调流程的闭环管理,核心思想是用阶段性的结果作为反馈信号,用来修正初始策略,不断的监控结果,不断的修正策略。甚至对个人管理也是如此,所谓的1万小时、刻意练习等理论里,反馈都是很重要的部分。

但是世界是复杂的,很多理论都不是万能的。如果仅仅依靠反馈信号形成的闭环系统来管理,那不就恰恰陷入了结果谬误吗?连输三盘肯定退出了,连赢三盘会欣喜的继续。

所以,为什么现在又开始强调 第一性原理、底层逻辑 ,就是因为仅仅靠闭环管理没法克服结果谬误。

对于个人的启示

参考文章: The Resulting Fallacy Is Ruining Your Decisions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