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和北宋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宋包括北宋和南宋。区别如下三个方面!

1、位置区别。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和金朝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

2、政治区别。北宋的政治偏向于隋唐,而南宋的政治却与明代更为类似,毕竟北宋基本上奉行“祖宗之法”,而南宋“祖宗之法”影响力明显减弱,相权与皇权矛盾冲突也有所加大。

3、经济区别。经济南宋与北宋相比,南宋的商品经济显然更为成熟发达,商业收入对于国家收入的贡献显然更大,而对外贸易也大幅度发展。

扩展资料: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2

宋包括北宋和南宋。

区别如下:

1、位置区别。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和金朝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

2、政治区别。北宋的政治偏向于隋唐,而南宋的政治却与明代更为类似,毕竟北宋基本上奉行“祖宗之法”,而南宋“祖宗之法”影响力明显减弱,相权与皇权矛盾冲突也有所加大。

3、经济区别。经济南宋与北宋相比,南宋的商品经济显然更为成熟发达,商业收入对于国家收入的贡献显然更大,而对外贸易也大幅度发展。

扩展资料

北宋: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 但也导致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争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被金国灭亡。

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

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这些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经济文化繁荣。咸平三年(1000年)GDP为265.5亿美元[8] ,占据世界比重的22.7% ,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北宋时期,因推广占城稻,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北宋时期对外关系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东亚同朝鲜和日本关系交流密切,在东南亚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强了联系,同时还影响到了西亚和非洲。

南宋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覆亡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承大宋皇位,为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1138年,皇室南迁定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金国几度南征都未能消灭南宋,而南宋数次北伐皆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朝政糜烂腐败,而处于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消灭金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至此彻底灭亡。南宋由于是北宋的延续,在政治和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沿袭北宋。

在中央地方权力、官僚机构、司法、军权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军事上在招收溃兵及勤王之军等基础上,开始军事重建之路,最终形成几支较强大的军事力量,于是有了岳家军、韩家军的出现。南宋虽长期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东方先进文明,从此逐渐趋向衰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31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其标志着晚唐后分裂时代的结束,并且将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带到了全新的高度。不过宋代在军事方面却不是十分强势,在宋徽宗在位时,其首都汴梁曾经被金兵攻破,这也意味着宋代第一阶段的结束。

之后宋高宗赵构在临安重建了宋代政府,延续了赵氏王朝的统治,为了区分这两个时代,人们用南北宋分别称呼靖康之难前后的宋朝,那么两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呢?



经济压力下的政治结构精简

赵匡胤作为经历了五代乱世的雄才,其自然知道五代乱世的由来和文人政府崩溃之间有着极深的联系。因此在北宋刚刚建立的时候,赵匡胤便确立了文官的极高地位,并且重新建立起了极为完善的文治制度。


赵匡胤坐像

不过宋代对于文人的过分优待导致了冗官现象的出现,由于高官后人可以荫蔽官职,再加上科举制度的兴盛,让待官之人愈来愈多,北宋政府只得增设了一些虚职让这些人走上仕途,这给北宋的经济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到了南宋的时候,由于政府需要给金国政府岁币,以此来换取和平。再加上疆域的缩小让收入变得更加有限,政府便无力支持北宋时期的政府架构了。因此在南宋建国之后,便对北宋的官员队伍进行了精简,他们先是将门下省和中书省合二为一,然后又对六部下面的各司进行了精简,这让中央政府的官员数量近乎减少了一半。

对于执行司法以及礼仪的寺,监等机构,南宋政府也进行了一定的精简,最终还有具体职权的只剩下太常,大理寺,太府,宗正,司农五寺以及国子监。其中的官员人数甚至不到北宋时期的三分之一。


北宋文官形象

对于中央政府中冗官的裁剪有效地降低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并且也让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最重要的是,相较于北宋,文人在政府中的地位和权力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这让南宋政府中文官的存在感略低于北宋,这可能也是"南宋无相"这一说法出现的重要原因。

军事压力下的军事改革

除了行政体系之外,南宋和北宋的军事制度也有比较大的差别。鉴于五代时期,政权更替多是由将官叛乱造成的,宋太祖赵匡胤为了稳定北宋的政治局势,也对武将的权力进行了限制。在北宋时期,国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乃是中央禁军,其主要由殿前司,侍卫步兵司和侍卫马军司构成,其下有各个等级的将官,他们是北宋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些负责战斗的将官们却没有点兵的权力,北宋调动军队的权力是归属于枢密院的。只有他们指派给将领军队之后,这些武将才有领兵的资格,这就是北宋独有的以文官管制武将的兵制。


抗金名将岳飞

然而到了南宋时期,首先是北宋的主力禁军在与金人的作战中折损大半,让禁军的形制难以保全。为了迅速募集与金人对抗的军队,南宋政府开始允许将领们私人募集军队,并且给予他们充分的军事自主权。这样一来,曾经在北宋朝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枢密院在南宋时期就成为了一个没有实权的部门,而之前的禁军三司在南宋时期则成为了皇帝的私人卫队,不再担任国家军事主力。

南宋由于疆域较小,之前北宋的征兵制度并不能满足其军事需求,因此地方军队逐渐成为了南宋的主力,其长官都督,宣抚使既有招募军队的职能,也可以指挥自己的军队,而不必接受御营司,以及后期恢复职能的枢密院的过分节制,能够确保将领自主作战的权力,像抗金名将岳飞就曾经被授予宣抚使的职位:

秋,入见,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授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又改神武后军都统制,仍制置使,李山、吴全、吴锡、李横、牛皋皆隶焉。

这种军制的改革也让南宋时期的军队战斗力相较于北宋中后期得到了明显提升,能够在蒙古大军的猛烈进攻下坚持许久,而笔者认为这种兵制上的区别可能是南宋北宋战斗力差距的根本来源,而并非是"北宋无将"。

两宋政治氛围的异同

在谈论中国古代政治的时候,朝堂上的指导思想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话题。我们知道两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期,儒家文化也在经历了晚唐的衰落后在宋朝得到了复兴。而北宋和南宋在政治纲领上的差别,也是十分显著的。


北宋名相王安石

在北宋时期,儒家文化处于复兴期,不同的儒家流派层出不穷,其中尤其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最为活跃。王安石本人发起的熙宁变法更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伟大尝试。王安石对于政治理论的实用性十分看重,因此北宋的政坛虽然分歧较多,但是却保持了相当的活力。

而南宋在北宋灭亡之后,理学的拥趸们将北宋灭亡一事和王安石的新学联系到了一起,对其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而理学则在秦桧等人的扶持下得到了不俗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朝堂上的主流。相较于王安石的心学,理学对于道义,正统等价值更加看重,因此其为南宋政府培养了一批忠臣。但是这些人却缺乏打破常规的勇气,因此在南宋后期,政坛上缺乏活力,虽然崖山的陆秀夫和文天祥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但是南宋的政治理论发展滞后于北宋却是不争的事实。


南宋名臣文天祥

南北两宋虽然都是赵氏家族统治的王朝,在时间上也间隔极短。但是由于其疆域以及历史形势的不同,其在政府架构以及军事部署之间都存在着大量的差别,而这也让两宋带给人完全不同的印象。

在北宋时期,其外部形势相对安定,这让赵匡胤设计的文人政府制度能够很好地推行。文人们较高的地位推动了儒学的大发展,让北宋政坛上出现了百家齐鸣的热闹景象。不过这也让北宋的军事将领一直处于文官的压制之下,使得北宋的战争能力一直较弱,给人以软弱的印象。

而南宋相较于北宋,疆域更小,财政压力更大,这逼迫政府对祖制做出调整。他们精简了朝中文官的数量,并且赋予武将更大的权力,这让南宋军队的作战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不过文化界理学的一枝独秀让南宋政治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这也是南宋文官给人无能印象的原因,最终虽然南宋军民进行了殊死抵抗,但是终究难以抵挡元军的铁蹄,历史也开始走进全新的时代。

第3个回答  2017-07-18

都城的位置不同

统治的面积不同

统治的意义不同

北宋,从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登位起至公元1127年止,首尾历时168年,共传了9位皇帝。因为这一时期定都在北方的东京(现在的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南宋,从宋高宗于公元1127年南渡起至公元1279年正月元军攻占崖山止,首尾历时153年,也共传了9位皇帝。因为这个时期定都南方的临安(现在的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6
一、汉朝分为两个阶段,史学界称之为“前汉”和“后汉”,或者“西汉”和“东汉”。第一阶段为前汉,从公元前207年汉高祖刘邦建国起至公元25年止,首尾历时232年,共传了12位皇帝。第二阶段从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推翻王莽“新朝”恢复汉朝江山起至公元220年止,首尾历时196年,也共传了12位皇帝。因为前汉定都西面的西安,后汉定都东面的洛阳,所以前汉又称“西汉”,后汉又称“东汉”。
二、宋朝与汉朝一样也分为两个阶段,史学界称之为“北宋”和“南宋”。第一阶段,从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登位起至公元1127年止,首尾历时168年,共传了9位皇帝。因为这一时期定都在北方的东京(现在的河南开封),史称“北宋”。第二阶段从宋高宗于公元1127年南渡起至公元1279年正月元军攻占崖山止,首尾历时153年,也共传了9位皇帝。因为这个时期定都南方的临安(现在的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O(∩_∩)O,互相帮助,祝身体健康,学习/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追问

北宋是怎么灭亡的啊?

追答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掳走徽、钦二帝及宗室、宫人四百余人北返,北宋至此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同年五月,原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的赵宋皇族康王赵构,在金军退走之后,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仍沿用大宋国号,史称南宋,年号建炎,是为宋高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