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时期,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的是什么?

那是在什么时期?全面建设时期?

基础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扩展资料:

完成成就:

1、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

2、基本建设

五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投资总额为493亿元,超过原来计划427.4亿元的15.3%。五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3、工业发展

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原定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实际达到18%。

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8%。1957年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原煤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596,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个五年计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时期,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介:
  1.时间:1953~1957年
  2.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4.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5.一化三改: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建立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改造。
  6.性质: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造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7.目的:为了贯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8.内容: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9.说明:我国的工业起点很低。
  10.影响: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1.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2个回答  2010-04-17
是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工业重点项目

时间是1953-1957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