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

如题所述

当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时,用人单位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
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例如,在噪音污染严重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隔音设备;在粉尘污染严重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除尘设施等。这些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以了解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等。检测结果应当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检测结果超出国家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三、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对于疑似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治疗。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记录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信息。
四、培训与宣传
用人单位还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通过培训,使劳动者掌握正确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和操作方法,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当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时,用人单位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这包括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加强培训与宣传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用人单位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十五条规定: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第十七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设立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