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大后朋友越来越少?

如题所述

上学的时候和好朋友吃完饭就可以约在操场见面,长大了和好朋友却需要提前计划好久。需要提前安排好工作,提前申请调休,提前抢票定酒店,匆匆待两三天,各自回到各自的城市,又开始当对方的网友,电子陪伴。 ​​培根曾说过:

把痛苦告诉给你的知心朋友,痛苦就会减掉一半;把快乐与你的朋友分享,快乐就会一分为二。友谊的作用就是这么神奇!

而正是友谊这样神奇的存在,我们在渺茫的人海中才多了几分安心,朋友就像是给无味的生活增添的调味剂,无需太过刻意,却能感受到味蕾的冲击。弥足珍贵的友谊却也成为了成年人的一大焦虑,因为越长大,越发现朋友越来越少,而那三两知己见面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听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一成不变的就是什么都在变。

我想,这也包括友谊吧,那些你原以为会在你生命里闯荡一辈子的人,终究只是待了一阵子。

笑笑就是和我同睡一张床,同喝一杯水的挚友,她就是我的高中时代,可高考之后上了不同大学的我们,交集也渐渐淡化了。

没有争执,不曾吵闹,就那样悄悄地成了躺在彼此列表里最熟悉的陌生人。

可能因为内心受挫,可能因为无法理解,于是开始渐渐封闭自我,总觉得既然后来都要走散,何必开始满心欢喜。

不愿意花费时间去认识新的朋友,不愿意花费精力去应付新的情谊,更不愿意花费感情去作为赌注,慢慢地开始沉浸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享受着那份恬静的孤独。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小时候拥有朋友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长大后朋友却越来越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时间成了“私人空间”,不想要任何人打扰,不想被任何事叨扰,慢慢成了自己世界里孤独的人。

成年人朋友越来越少的原因揭露:

01 缺少“友谊要素”

社会学家提出的“友谊三要素”,即接近、非计划性的重复接触以及鼓励人们放下防备坦诚交流的机会,在校园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我们之所以会有“学校时代的友谊最纯真,也最容易”的感受,其实就是因为“友谊三要素”,学生时代的友谊基本上可能就是室友,同学,同桌。

而作为成年人,“友谊要素”的缺乏,就成了很难交到朋友的原因,而因为“友谊要素”的缺乏,就算有三两知己,也会因为各自生活,联系甚少而慢慢成为熟悉的陌生人。老朋友没能留得住,新朋友也没法走进来,这是成年人的生活常态,因为惧怕各种虚伪迎合的交集,因为担忧所有面孔下的伪装,担心自己的真心错付,慢慢地成年人都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说话需要深思熟虑,做事需要客套圆滑,这种“迎合式”的交往关系,成为了成年人心头的惧怕。

不敢交朋友,害怕交朋友,“社交恐惧症”严重的成年人,成了没有朋友的孤独患者。

我们发觉那些因为忙没有联系问候的朋友,悄无声息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出了,但其实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无需多言我便能懂。

不需要经常性联系,不需要眼神的暗示,不需要动作的表达,心灵相通心意相通,这才是好朋友最好的样子。

就像柴可夫斯基说的那样:

意见和感情的相同,比之接触更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样子,两个人尽管隔得很远,却也很近。

有些朋友,无需联系,但是却一直在你的生命里,因为她和你意见相同,情感相通,可能相隔异地,但是却近在咫尺。

成年人的世界,各自安好,互不打扰已成为默契,而那个还在你生命里陪伴的好友,一定要用心去珍惜,好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