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东胜卫包括现那些地方?

如题所述

东胜卫是明初设置于托克托县地区的卫所,原为元之东胜洲。它于洪武 四年 (1371 年 )正月初设 , 洪武五年七月因军事上的失利, 被内迁至大同附近。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二月再次设置东胜左右卫, 洪武三十五年 (实为建文 四年, 1402 年 )通过" 靖难之役" 登上皇位的朱棣调整了军事策略, 将一批边地卫所内迁 , 其中东胜左卫迁至北直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 )境 , 右卫迁至北直遵化县 (今河北遵化县 )境。关于东胜卫这一变迁情况学界已有较详尽的研究 , 此处不再赘言。

东胜卫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起着连接山西诸卫与宁夏诸卫,控扼河套的重要作用,东胜卫的变迁直接影响着明王朝北疆边防形势。


东胜卫距呼和浩特市西南73公里的托克托县,新、旧城区之间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就是明朝洪武二十六年扩建后的东胜左卫,距今已有618年。

东胜左卫地处黄河西来,折而南流之处,这里也是自汉代已有的黄河古渡“君子津”所在地。东胜卫北倚阴山,南临黄河晋陕狭谷,西与鄂尔多斯隔河相望,是出入河套东北角的要冲地段。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东胜州为东胜卫(指今东胜左卫城内西北部的大、小皇城)。东胜卫辖领:五花城、失宝赤、斡鲁忽奴、燕只斤、翁吉拉等五个千户所。东胜卫所控范围向西北延阴山向西直至包头、固阳等地;过黄河向西部延伸到河套鄂尔多斯中部地区,向东延伸至乌兰察布盟南部。

明朝为巩固其所取得的胜利成果,着手筹建北部边疆的防御体系。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秋八月,令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率开国公常升等,籍山西太原、平阳之民为军,屯于大同、东胜。然后设立十六卫。(见《明史》四.973页):又筑东胜卫于河州东受降城之东,并分置东胜前、中、后、左、右五卫。

见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52页 “明代东胜卫地图”)

1980年以前及1995年后,东胜左卫西南角城墙的照片

然而,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又罢省东胜前、中、后三卫,只保留了东胜左卫、东胜右卫。东胜右卫即今准旗十二连城古城遗址城。东胜左卫城周长17.2华里;南北长4.82华里,东西宽3.86华里;城墙夯土筑成,底宽14米,高9至12米,顶宽6.5米。四墙都有瓮城,唯西瓮城与其余三瓮城结构不同,正面无城门,出入口留在南北两侧,顺西城墙根进入瓮城,再由西城墙(瓮城东墙中部)城门而入城内。

东胜卫城是在唐代东受降城(宝历元年移建后的),辽、金、元、东胜州、明初改称为东胜卫(指大、小皇城)的基础上扩建成的。

从洪武二十五年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加紧了北防御体系的整合与完善。“立十六卫”,即是,除东胜左右卫而外,先后设立镇虏、云川、玉林、威远、宣德、官山、大同、阳和、高山、天成、万全、宣府、开平、开元、大宁等卫至辽东,以及各卫兼辖的千户所,构成东、北部防线。东胜卫以西,同样,通过设在鄂尔多斯东胜卫所辖的千户所与宁夏、甘肃河西走廊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为相互声援、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的战略、战术防御体系。东胜卫起了相互联结东、西诸卫、所的环节作用。这条防卫体系在东部抵御了兀良哈;中部抵御了瓦刺;西部与鞑靼抗衡。

关于明洪武年间设立东胜诸卫的战略地位,明代魏焕曾说:“国朝扫除夷虏,恢复中原,复申命致讨以靖边宇,时虏酋远遁流荒,仅存喘息,于是设东胜城于三受降城之东,与三受降城并,东联开平、独石、大宁、开元,西联贺兰山,甘肃北山通为一边,地势直则近,而易守”。

黑龙江大学历史学院的胡凡先生在他写的论述明朝嘉靖时期有关明蒙关系的文章中称:“在明洪武时期所确定的北边防卫体系中大宁、开平、东胜这几个卫所,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东胜卫,他是朱元璋设在黄河河套地区东北角的重要卫所,在明代北部边防中,是唯一一个可以整个控制河套的卫,其地在唐朝张仁愿所筑之东受降城之东。”

胡凡先生还引用了日本历史学者田村实造的论述:“东胜(卫)实际上起着将东边的辽东和西边的甘肃联系起来的作用,自东胜而东有大同、兴和、开平、大宁以至辽东,自东胜以西有宁夏、兰州、庄浪、凉州、山丹、以至甘肃,而贺兰山,甘肃北山及河套,均在这一防线控制之内,这就使明朝北部边防,由点到面,东西联络,相互呼应,因而将其整个北部边防线稳步向长城以北推进了数百里”

以上史学家论述,清楚地说明了明初北方防御的布局,也看出东胜诸卫所,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

但是,朱元璋苦心筹划的这条防线,在明永乐初即遭到严重破坏。东胜左卫刚建成六年,于明建文元年(1399年)明成祖朱棣为报答兀良哈三卫对其在“靖难之役”的支持,把设在大宁的北平行都司迁往保定。于是辽东和宣化、大同之间的防卫,打开一个较大的缺口,使辽东与宣大声援隔绝,难以呼应。

明成祖不久又以东胜卫旷绝难守,遂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将东胜左卫迁于北直卢龙县,东胜右卫徙往北直遵化县。东胜中、前、后三个千户所退在山西怀仁县一带守御。东胜左卫城只使用了九年,遂废弃了。(见《明史》八.2236页)

大宁都司之废,东胜卫的内迁使明北边防线出现两大缺口,使得开平成为伸入蒙古高原的孤岛,三面受敌,最终于宣德年间也内迁。大宁、东胜、开平三个重镇的内迁,使明朝的内边成为前沿(阵地),外部据守的险要地段都丢失殆尽。

明正统三年(1438年)明英宗再次恢复东胜卫建置,这时的东胜左卫已荒废了35年。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北方瓦剌部族南下寇掠明边,明英宗草率决定,指挥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由于出兵轻率,指挥盲目,八月,在河北土木堡(今河北省沙城附近),明军陷入敌人重围,导致全军覆没,明英宗也被瓦剌部俘虏,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此后,明朝因此而再次把东胜左卫以几及明长城以北诸卫,全部内迁边内而废弃。(东胜卫又只使用了11年,两次共使用了20年。)

明景泰五年(1454年)虽然瓦剌发生内讧,互相攻杀,势力迅速瓦解,余部渐次退到漠北。

而明朝却因明英宗的复辟,也无暇顾及东胜诸卫建置的恢复。这就为此后土默特部族东迁,留下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在达延罕可汗的统领下的西土默特部东渡黄河,走出河套进入早已不设防的东胜卫、丰州滩、察哈尔,乃至宣大边外。也就成了土默特部入住丰州滩的始端。(见《土默特沿革》241页)

至“康熙三十三年民始出口垦种。”(见《会典》、《绥远通志稿》卷24上)岁月流逝又已有一百六十余年,难怪他们走西口来到这里垦植的民人,不知道这里曾经是东胜左卫。而按明万历年间大同巡抚王世琦所撰写的《三云筹俎考》中记载为:“恰台吉俺答义子,故,在偏关边外二百余里妥妥城住牧”,此后人们依据《三云筹俎考》的记载,而称这座古城为“妥妥城”

当乾隆元年(1736年)在东胜左卫城西重设行政机构时,历史己过去二百多年。

东胜卫建城前后仅使用了约20年年,中间因内迁北直还间断了35年,两度废迁,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太浮浅了,大概是因为元朝脱脱曾参与过东胜州(小皇城)的扩建工作,才有了妥妥城、脱脱城、托克托城的说法。清朝乾隆元年,在妥妥城的基层上,设置了“托克托协理通判厅”的称谓。

在东胜卫建城六百年之际,以《东胜卫怀古》一首聊寄感怀:“东胜雄峙君子渡,黄河潆洄锁九边。洪武当年纡筹策,重城十六郁嵯峨。土木惊破家国梦,金瓯半壁化云烟。荒城几度西风里,秋月一轮照残垣”。

洪武二十六年,东胜前、中、后三卫尽管只存在了一年被撤销,清光绪年间在鄂尔多斯板素壕设县时,当地申报称这里曾设立过东胜卫而上奏,清廷批准了这封奏章而设东胜县。托县延续使了近千年的“东胜”名字,就这样地让给了板素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5
1402 年 通过“ 靖难之役” 登上皇位的朱棣调整了军事策略, 将一批边地卫所内迁 , 其中东胜左卫迁至北直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 )境 , 右卫迁至北直遵化县 (今河北遵化县 )境。关于东胜卫这一变迁情况学界已有较详尽的研究 , 此处不再赘言。
东胜卫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起着连接山西诸卫与宁夏诸卫,控扼河套的重要作用,东胜卫的变迁直接影响着明王朝北疆边防形势。
第2个回答  2019-10-22
1402 年 通过“ 靖难之役” 登上皇位的朱棣调整了军事策略, 将一批边地卫所内迁 , 其中东胜左卫迁至北直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 )境 , 右卫迁至北直遵化县 (今河北遵化县 )境。关于东胜卫这一变迁情况学界已有较详尽的研究 , 此处不再赘言。
东胜卫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起着连接山西诸卫与宁夏诸卫,控扼河套的重要作用,东胜卫的变迁直接影响着明王朝北疆边防形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