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校园内的标志景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1、未名湖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2、博雅塔

建筑,北大以一塔湖图闻名,其中的塔指的就是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旁的博雅塔。燕园建筑精髓“一塔湖图”之“塔”——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

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造通州燃灯佛舍利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3、勺园

勺园是明朝著名书画家米万钟(1570-1631)于明万历年间所建,是“米氏三园”中最为有名的一个。明朝诗人多有诗词歌咏。清初在勺园故地建弘雅园,康熙曾为之题写匾额。乾隆时,英特使马嘎尔尼朝见清帝时曾驻此。

后为郑亲王府,嘉庆时改名为集贤院,清帝在圆明园临朝时,此处是大臣们入值退食之所。1860年,集贤院和圆明园一起为英法帝国主义焚毁。

扩展资料:

未名湖以前靠万泉河供水,未名湖一带在清朝属于淑春园的一部分,乾隆将该园赐给他的宠臣和珅。在此大肆营建,一共建造楼台64座、游廊亭阁357间、房宇上千,极尽奢侈。和珅后来被查抄之后,淑春园又几易其主。

在清朝是圆明园附属的和珅花园淑春园中人工湖。石舫按照颐和园的石舫修建,但后来上部结构被焚毁,今仅存石质基座。

20世纪20年代成为燕京大学的一部分,校方请设计师亨利·墨菲规划校园布局,该湖由钱穆命名为未名湖。

1952年,燕京大学被行政撤销,北京大学从市中心迁至燕京大学旧址。从此,未名湖成为北京大学校园的一部分。

2001年,“未名湖燕园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学生将未名湖、博雅塔、图书馆叫作“一塔湖图”。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未名湖

百度百科-博雅塔

百度百科-勺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0

有西门,博雅塔,未名湖。

1.西门

北大西门,庄严的石狮子。

又被称作校友门,娄斗桥遗址在其南,因风景秀丽,明清时期就被许多文人墨客写诗赞扬。明朝诗人王嘉谟说:“海淀娄兜桥上观鱼,信步西行,境益清胜”“渊渊溪水中,青蒲叶靡靡。翳然林木间,幽怀果子美……”清朝王士祯在《都门竹枝词》里说:“西勾桥上月初升,西勾桥下水澄澄。绮石回廊都不见,游人还问来家灯。”

可见这里林木繁茂,清澈见底,鱼水和谐。


2.博雅塔

可以将周边景色尽收眼底。

位于未名湖东岸的小丘上,有三方面高度统一: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

仿造通州燃灯佛舍利塔,又取辽朝密檐砖塔样式建造,有十三层,中空,高仅37米,井深164尺,喷水高于地面十余尺,喷水量达每小时16000加仑(合60560升)。内部结构中空,有螺旋梯直通塔顶,除基座外全是用钢筋水泥建筑主要由博晨光捐资兴建,所以被命名为博雅塔。


3.未名湖

灵气在这里升腾。

名字是钱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的。

是北大学院内最大的人工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由桥与北岸相通。中心有湖心岛在其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

北京大学曾经流行这样的一首诗: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同时也有歌曲叫:《未名湖是个海洋》

第2个回答  2020-07-21

熟悉或者对北京大学有过些了解的人想必都知道“一塔湖图”,这一“谐音梗”中所指的就是北京大学三大著名的景点:博雅塔、未名湖以及北京大学图书馆。

博雅塔,是在北京大学还未迁校,位于原燕京大学校园(以下统称燕园)中的建筑,建造之初的目的是为解决全校师生的供水需求。而这座曾经“养过一方人”的塔式水楼建筑,如今已经逐渐成为了北京大学的精神象征。博雅塔紧邻未名湖,雄伟壮观的塔身倒映在清澈的未名湖之上,别有一番韵味。其建筑周边植被茂盛,清幽雅静的环境在这样一所出色高校里,本就是对它“博”与“雅”的最好诠释。

博雅塔

未名湖,就和它的名字一样,生而无名,但它的名气并不像它的名字一样默默无名,反而,作为北京大学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见证着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和莘莘学子。它的占地面积在北京大学为之最,位于校园的中北部。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及未名南路环绕,整体呈现“U”字形状,沿着湖边漫步,伴随着湖面微微荡起的海风,让人心旷神怡。

未名湖

北京大学图书馆,自然就是对应“一塔湖图”中的“图”了,它是由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而来。它的前身“身世”就如当年的中国一样“风雨飘遥”,而如今作为中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以及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北京大学图书馆内的书籍一应俱全,已经发展成为极具规模、资源丰富、极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这样一个精神圣地,每天都能见到不少来参观的学生群来馆前打卡。

北京大学图书馆

第3个回答  2020-07-20

标志性景观:未名湖,百周年纪念讲堂,北京大学图书馆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也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未名湖畔倒影如画,青翠欲滴,似一块湿润的和田玉,安静地躺在那里。 未名湖虽然无名,但是这无名之中有多少名人产生,这个湖的历史和深沉只有这里的树木可以见证。该湖以前靠万泉河供水,未名湖一带在清朝属于淑春园的一部分,乾隆曾将该园赐给他的宠臣和珅。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2001年,“未名湖燕园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建筑设计构思精巧,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质感强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周围的建筑群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达到了与校园环境的和谐统一。高耸的塔型楼顶,两翼前伸的建筑形体,柱廊连贯的内部布局,全部以花岗岩石材装饰的典雅庄重的外墙,宽阔的广场等,讲堂的这些特征既充分体现了对北大百年历史形成的燕园传统建筑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理解和继承,又鲜明表现出了现代建筑艺术的创新手法与时代风采,成为北京大学引以为自豪的又一标志性建筑物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初创与曲折发展时期: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图书馆

2.扩充、奠定新的规模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北京大学图书馆

3.追赶国外先进大学图书馆的持续大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我国历史久,藏书多,规模大的图书馆之一.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原称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设置藏书楼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藏书楼随之改称图书部,1931年才正式改称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到现在已有整整80年的发展历史.北京大学图书馆现有藏书三百四十万册,其中有外文图书九十多万册.最早的藏书是从清代各省官书局调拨的局刻书,并以康有为强学会藏书和巴陵方功惠碧琳琅馆藏书为基础.以后又陆续收进了以收藏版本和敦煌卷子闻名于世的木犀轩李盛铎藏书,以及以收藏戏曲小

第4个回答  2020-07-22

北京大学校园内的标志景点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也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

未名湖畔倒影如画,青翠欲滴,似一块湿润的和田玉,安静地躺在那里。 未名湖虽然无名,但是这无名之中有多少名人产生,这个湖的历史和深沉只有这里的树木可以见证。该湖以前靠万泉河供水,未名湖一带在清朝属于淑春园的一部分,乾隆曾将该园赐给他的宠臣和珅。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一带在清朝属于淑春园的一部分,乾隆将该园赐给他的宠臣和珅。2001年,“未名湖燕园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学生将未名湖、博雅塔、图书馆叫做“一塔湖图”。

北京大学东南门到未名湖大概10分钟左右,一直有路标指引着,挺好找的。去了北大,必须逛一下未名湖,未名湖风景很棒,植物超多,拍照休闲的好地方。去北大必去的景点之一。北京大学里最著名的风景,不去未名湖等于没有去过北大。转着未名湖走一圈,感受一下那么些文化名人曾经漫步的地方,不虚此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