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 虾苗水质问题

虾苗刚放养10多天 现在苗池里的亚硝酸偏高 每天换水都不行
请教专家怎样才能使苗池的亚硝酸降下来 怎么做 请专业人士回答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范围广,因此,近两年来,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是对虾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怎样进行水质管理,便成了广大养殖户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就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提出以下看法,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水温的影响 南美白对虾对水温的适应较强,一般生长温度为16℃-38℃,但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影响,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代谢的影响。水温偏高(高于34℃),消化酶活性加强,消耗大,效率低,产生厌食,易受惊,应激后肌肉变白恢复时间长,从而影响生长;水温偏低(低于18℃),消化慢,吸收差,易应发消化不良,血液循环受阻凝固性加大,血液差,从而使其抗病力下降,摄食减退。
  (2)对溶氧、氨氮、亚硝酸氮的影响。水温高,水中溶氧低,饱和溶氧不易形成,低溶氧不利于NH3、亚硝酸氮的转化,出现高NH3、亚硝酸氮毒性增强。
  (3)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高水温对水中浮游植物影响大,繁殖死亡快、生命周期短,一旦营养源供应不足,出现水变现象,其波动性较大,易引起对虾出现应激而死亡;水温低,不易繁殖,水色不易培养,连续的阴雨天也可能造成“反水”现象,即一夜间肥水变得“清澈见底”。
  (4)对药效的作用。水温低,药效普遍低,甚至失效,用药量提高;水温高,毒性加大,有些药物在高温期易形成药害,如硫酸铜在水温每升高10℃,其毒性增加1.7倍-1.8倍。
  (5)对环境致病菌的影响。在高温条件下,一些致病微生物在水体腐殖质中大量繁殖,从而引发虾病的发生,如烂腮病、红腿病等。
  2.pH值的影响 南美白对虾要求pH值为7.0-8.6。
  (1)对药剂的影响:pH值7以下,含氯消毒剂、季胺盐消毒剂使用效果好,碱式氯化铝在偏酸性条件下沉淀净化水质较好,明矾在pH值7.0条件下起作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在pH值8.0左右药效低,甚至失效,金霉素在pH值7.0时效果最好。
  (2)对白对虾生理机能作用水体pH值低,虾体内二氧化碳不易释放至水中,氧交换差、易浮头;pH值高,氨以NH3形式存在毒性大,易引起虾类疾病发生。
  3.溶氧的影响 白对虾最适宜溶氧为5毫克/升以上。
  (1)溶氧对对虾消化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当溶氧量在3.5毫克/升以上时,蛋白酶活力较高;溶氧再高时,蛋白酶活力变化不大;溶氧1.6毫克/升左右或以下时,蛋白酶活力较低。
  (2)溶氧多低,会造成白对虾的窒息死亡,当溶氧在0.3毫克/升-1毫克/升时,白对虾即会窒息死亡,而随着白对虾个体的增大,其耗氧量增大。
  (3)溶氧值波动大,预示水中有机质过多,要及时换水,水质调节不好时,易出现摄食不好,多发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20
常用的生物活性改良剂有下列六种:

1、光合细菌 高密度鱼虾池水中所含的大量粪便和残饵,腐改后产生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污染水体和底质,造成鱼虾生长缓慢甚至中毒死亡。同时,水体富营养化后病原微生物滋生,鱼虾会感染发病,光合细菌能吸收水体中有的有毒物质,长成自己有效力的细胞,并形成优势群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净化水质。施用光合细菌,苗池每次用10-50毫克/升;成鱼、虾、蟹池首次用5-10毫克/升,以后用量减半,每次间隔7-10天。

2、硝化细菌 在水环境中,硝化细菌可将由腐生菌和固氮菌分解或合成的氨或氨基酸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使水体和底泥中的有毒成分转化为无毒成分,净化水质。成鱼、虾、蟹池每次施用硝化细菌2-5毫克/升。

3、乳酸菌群 乳酸菌属嫌气性菌群,靠摄取光合细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形成乳酸。乳酸具有杀菌作用,能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致病菌增殖和无机物腐败;并能使木质和纤维素有机物发酵分解,有利于动植物吸收。

4、酵母菌群 酵母菌属好气性菌群,它能利用植物根部分泌及其他有机物质产生发酵力,合成促根系生长及细胞分裂的活性物质。酵母菌能为乳酸菌、放线菌等提供增殖基质,为动物提供单细胞蛋白。

5、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 革兰氏阳性放线菌属好气性菌群。它能从光合细菌中获得基质,产生各种抗生素及酶,直接抑制病菌,并能提前获取有害霉菌和细菌的增殖基质,促进有益微生物增殖。放线菌和光合细菌混合使用效果更好。它还能将木质素、纤维素、甲壳素物质降解,有利于动植物吸收。

6、活性氧 活性氧适用于池中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高的池塘,虾的高位池,鳗鱼、甲鱼等鱼类的高密度健康养殖,鱼虾浮头,水色差的池塘,鱼虾苗种和长途运输、捕捞、分塘时鱼虾死亡的预防。活性氧施于水中能促进鱼虾生长,改善池水底质,提高越冬棚养殖存活率;添加于饲料中投喂,能减少鱼虾肠内腐生菌,维持肠道健康,并可直接杀死及抑制病原菌生长,增加益菌数,从而加快鱼虾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水深1米,每亩施活性氧5-6公斤,水质恶化时增加到8公斤。

注意事项:生物活性水质改良剂不能与抗菌素或消毒剂混用,使用后3天内不要换水或少量换水。阴雨天不要使用光合细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