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票据行为无因性的涵义
票据无因性理论是以民法上的无因性理论为基础而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无因性原则应当是指法律行为外在无因性和内在无因性的统称。它不仅仅是指法律行为的有效性,独立于产生该法律行为的原因的有效性,其发生及存续皆不受后者的影响(外在无因性);也是指产生法律行为的原因从该法律行为中抽离,不构成该法律行为的内容。当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时,原则上,债务人不得以原因关系所产生的抗辩事由对抗债权人应当行使的权利(内在无因性)。因此,票据无因性应是外在无因性与内在无因性的统一。所谓票据行为的外在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的效力独立存在,持票人不负给付原因之举证责任,其只要能够证明票据债权债务的真实成立与存续,而无须证明自己及前手取得票据的原因,即可对票据债务人行使票据权利。所谓票据行为的内在无因性是指产生票据关系、引起票据行为的实质原因从票据行为中抽离,其不构成票据行为的自身内容,当形成票据债权债务关系时,原则上,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基础关系所产生的抗辩事由对抗票据债权的行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06
摘要:物权行为无因性与票据行为无因性作为无因性理论的重要内容,既有各自的特点,更有密切的联系。从物权行为无因性入手,探索与票据行为无因性在根源、内涵、特点等方面的关联,为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空间。

关键词:物权行为;票据行为;无因性

作为无因性理论的主要内容,物权行为无因性与票据行为无因性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二者关系的研究,借助全面、系统的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不仅能扫除无因性理论的众多歧义,加深对票据行为无因性的理解,更好的实现制度创立的初衷,同时为票据行为无因性的完善和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根源看票据行为无因性

大陆法系民法理论中原因概念分为传统原因论和现代原因论。前者认为原因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直接目的,特点是具有客观性,只有通过对合同性质的分析才能揭示,故称之为近因;后者认为原因除近因外,还包括远因,即当事人希望通过合同所要达到的目的。所谓最终目的属于动机,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1〕同样,无论是德国民法还是法国民法,都将法律上的原因视为近因,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种且只能是承担债务的原因。〔2〕由此可见,买卖活动中的基础法律行为属于债权行为而成为要因行为,但处分行为产生的结果(物权变动)并不是当事人订立买卖合同的直接愿望(近因),而是其最终目的(远因)。因此,它与承担债务的原因(法律上的原因)是相分离的,属无因行为。〔3〕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将物权行为与承担债务的原因相分离,从而是债权行为的无效,不能直接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

推而广之,票据行为无因性是否基于此产生呢?票据行为,是指发生票据权利义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4〕与物权行为不同,其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原因债权导致的票据债权关系。作为一种承担债务的方式,票据行为与原因债权并不存在目的性,而是可以归结为通过形式的改变,替代或者消灭原因债权,充当处分、支付行为的原因。但是套用民法理论中的原因概念,并不意味着票据行为无因性的复杂化。从近因看,比照民法中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直接目的,它作为一种法律上的原因,只能是承担债务的原因。订立合同的结果是原因债权的产生,那么,原因债权就是债务承担的实质原因,而票据行为仅能视作一种债的处分。同样,票据行为的远因应当是当事人希望合同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这是由票据行为的债处分功能决定的。其本身并不具有实现目的最终处分功能,只不过是合同目的实现的过程。尽管,无论是原因行为还是票据行为都属于债权行为,但是前者作为合同订立的直接目的与产物,成为具有实质债权行为属性的要因行为;而后者,由于对原因债权的处分,并不是当事人订立买卖合同的直接愿望(近因),而是其最终目的所指向的(远因)。它与承担债务的原因相分离,属无因行为。所以,我们认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将票据行为与承担债务的实质债权行为(原因债权)的分离,从而使原因债权的无效,不能直接影响票据行为的效力。

二、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内涵看票据行为无因性

所谓法律原因,梅仲协先生说:“法律上直接之目的,吾人均称为法律行为之原因。”〔5〕可见,它是具有法律意义的,直接的法律目的,是法律行为的内容。进而,对有因与无因的论述,内涵为法律原因是否是法律行为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即法律原因和其他要件共同组成一个法律行为成立、生效的支架。如果在有因行为中,抽离了法律原因,那么法律行为就丧失了一个要件,不得成立。无因行为,反之。〔6〕但是,这种论述,对原因与行为的直接关系不能作出一个清楚的判断,无法将无因行为从法律行为中凸现出来,体现出自己的内涵。为此梅迪库斯将无因性分为外在的无因性和内在的无因性。外在的无因性是指处分行为的效力不以该行为以外存在的负担行为的效力为前提;内在的无因性是指处分行为本身在内容上也是无目的的。〔7〕

对照物权行为无因性与票据行为无因性,物权行为的外在无因性,是指物权行为之有效性独立于债权行为的有效性,其发生及存续皆不受后者之影响;物权行为的内在无因性,是指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原因,系为清偿买卖契约所生之债务,但该原因却从物权行为中剥离,而不构成物权行为之内容。〔8〕据此,有人认为,票据行为与物权行为的不同,在于外在无因性一致,但由于票据关系的内容不包含原因关系的具体内容,内在无因

参考资料:http://www.dastu.com/2004/9-23/11045.html

第2个回答  2006-11-09
简单的说,是指票据行为,如出票、背书、承兑、支付等独立于基础法律行为,即基础法律行为无效不影响票据行为。
第3个回答  2006-11-07
简单说,票据由a到b到c(a--b--c),如果b取得票据是非法的不成立的,并不影响c,c仍然可以向a请求票据权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6-11-10
是指票据行为,如出票、背书、承兑、支付等独立于基础法律行为,即基础法律行为无效不影响票据行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