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话:为什么要悉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或者建议?

如题所述

客观的批评能使人受益,不那么客观的批评也未必真能伤到你。

《圣经》上说:“要善于听从别人的建议和忠告。”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想要迫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因为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想法,使我们没有改进自己的余地,也在通往成功的路径上设下了障碍。

信念的异同,取决于身世与环境的各种因素,我们就是靠这些因素来决定我们的意见。固执己见的悲剧,在于它阻止了成长、进步和充实自己。它使我们自认为十全十美,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人十全十美。固执己见者为了防卫自己的弱点,必然无法快乐而被孤立,这已是不争的结论。

固执已见是一种消极的癖性,心胸开阔才是应有的态度。前者会导致失败与孤立;后者则是获得成功与友谊的保证。你如何才能避免固执己见?只要你肯听听别人的想法,就可以做到。你的意见可能是错的,你应该有“闻过则改”的雅量。只要你肯向别人伸出友谊的手,只要你肯学习别人的长处,只要你了解别人和我们一样有获得成功的权利,你就不会再坚持己见了。你内心的成功元素会再度展开活动,而内心的失败元素自然就会偃旗息鼓了。请记住美国诗人罗威尔的话:“只有蠢人和死人,永不改变他们的意见。”

严重的固执己见容易导致刚愎自用。其实生命的意义,就是改变。你每天的想法都会改变,道理很简单,因为你每天都不一样,而且每天的情况也不相同,生命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假如你经过周详的考虑之后,发现你的信念对人类有价值,你应该为这个信念而奋斗。这并不是冥顽不灵,而是建设性的决定。对你自己,对全人类,都有所裨益。看看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当他昂首阔步进门的时候,头被门框狠狠地撞了一下,奇痛无比。出门迎接的前辈看着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这成为富兰克林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

年轻人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心高气盛,恃才傲物,总以为自己是鸿鹄,别人都是燕雀,眼光总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围的一切放在眼里。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门框撞了头,才发现门框比自己想象的要矮得多。

要想进入一扇门,必须让自己的头比门框更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必须低下头弯起腰做好攀登的准备。那些登上顶峰的人们,不论是在舞台上发表演说还是乘机出访,总是微微低着头俯视脚下的人群,因为他们站在高处;而他们脚下成千上万的人们,总是高高抬起头向上仰望,因为他们站在低处。站在低处的人,总是高高抬着头,因为他们脚下什么都没有,他们只能往上看。看看苏格拉底的回答。

曾有人问大学问家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我想请教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

苏格拉底微笑着答道:“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只有三尺,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仍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听取别人的意见呀!”

民间有句非常贴切的谚语:“低头是稻穗,昂头是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穗子里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要想抬头,必须懂得先要低头,先要听听别人怎么说。如果不懂得低头,,就会撞得头破血流,甚至为此而失去性命。蝴蝶和马嘉鱼就是这样。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有些惊慌失措,显然,它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它都没有飞出房子。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路飞出去,原因是它总在房间顶部的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有敞开着的窗户。甚至有好几次,它都飞到高于窗户顶部至多两三寸的位置了,可就是不肯再飞低一点!最终,这只不肯飞低一点的蝴蝶耗尽了气力,气息奄奄地落在桌子上,就像一片毫无生气的叶子。

成群结队的马嘉鱼要比那只蝴蝶更死板,简直就是一条道跑到黑。

马嘉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坠,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紧缩。孔愈紧,马嘉鱼愈激怒,瞪起眼睛,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为渔人所获。

常有人一方面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面又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习惯在老路上继续走下去。这是不是有些像蝴蝶和马嘉鱼?如果我们调整一下目标,改变一下思路,完全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

当今社会,变幻莫测,错综复杂。因此在漫长的人生跋涉中,不得不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常常因光彩的事物而迷失了方向,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坚持到底,结果输掉了自己。所以用平和的心态,学会低头,学会听取意见,这应该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圣经箴言

一个明智人讲许进会赢得朋友,一个笨蛋即使撒遍珠玉,也是无济于事。磐石上的房子:做事要扎稳根基、循序渐进

成功如植树,春天开花朵,秋天结果实。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人各自盖了一所房子,这两所房子相距不远,外表也类似,一样大小、一样漂亮。不过,盖这两所房子所用的方法和所花的时间却大不相同。第一个人在盖房子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地基挖得很浅。他在沙地上挖了一个很浅的坑,就开始往上盖,房子很快就盖好了,他的房子是第一个盖好的。而第二个人在盖房子的时候,地基挖得非常深,隔壁那个人停止挖坑开始往上盖的时候,这个人还在不断地挖,一直挖到沙土地下的磐石露出来他才停下来,因为再挖也挖不下去了。挖地基这工作占用了这人不少的时间,使他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当他抬头看邻居的进度,没想到隔壁的房子都已经快要建好。等他的房子盖好,邻居早已在自己的房子里悠闲地住了好一段时间了。

从外表来看,这两所房子一模一样,但是在知道这两个人盖房子的过程后,你能找出这两所房子的区别吗?我想你一定会很快告诉我答案。没错,这两所房子真正的区别在于一所盖在沙土上,而另一所房子却盖在磐石上。

这两所房子都盖好后的一天晚上,夜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顷刻间,狂风暴雨从天而降。不一会儿工夫,沙地上的雨水就汇成一股一股的小河流。这一股一股的小河不断地冲击那两所才盖好的房子。猛然间,只听一声巨响,其中一所房子崩塌。暴风雨后,只有一所房子仍然完好无损地耸立在沙地上。那么到底是哪一所房子在暴风雨中倒塌了,哪一所房子没倒塌呢?当然是那所地基建在沙土上的房子倒塌了。当地基下面的沙土不断地被雨水冲走时,地基下面逐渐出现一个空洞。这个空洞的面积越来越大,下面的沙土再也承受不了上面的房子和地基的压力,于是房子就倒塌了。

地基建在磐石上的房子没有倒塌。不管雨水有多厉害,都拿坚固的磐石没有办法。当然也就冲不倒建在磐石上的房子了。

众所周知,把房子建在沙土上的人是愚蠢的,而那个把房子建在磐石上的人则是聪明的。楼台要靠牢实的基础,才会雄伟坚固;大江要汇集千万条涓涓之水,才能奔腾怒吼。关于这个道理有这样一个故事:

世上传闻有人在焦山之中学道成仙,因而想进山修道的人一直络绎不绝。

这天,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光。一个名叫何仁的青年正在急急地向前赶路,山道上有两个人唉声叹气地下来,何仁上去便问:“请问此山中能不能修道成仙?”

下来的一人对他道:“你也想修道啊?慢慢上去熬吧!”另外那个人根本就不答理他。

何仁满心欢喜地想上山修道,却没想到从山上下来的人是这副模样,不禁有些不解。等到上了山顶,才看见有座破败的茅屋,茅屋外稀稀拉拉坐了十几个人,一律盘腿在地上打坐。茅屋中也有个白胡子的老头在打坐。

那老者一见何仁来了,就指着地上叫他坐下。老者问他:“你想来学道?”

何仁点头。

老者又道:“我是太上老君,你想学道的话,就安下心来跟我学吧!”

何仁一听,高兴道:“大家都说学道难,我看不难嘛!”

太上老君微笑道:“的确不难!只要你有恒心,坚持七年就可以开始学了!”

何仁一听就愣了:七年啊……我现在二十岁,七年之后就二十七了!而且才开始学,学到什么时候呢?何仁小心地问:“那七年之后学什么呢?”

太上老君道:“你看看,还是心急吧!你才来就想学七年之后的道,那怎么可能呢!”

太上老君指着打坐的人道:“这些都是我的徒弟,他们上山最长的有五年了!刚才下去的两个已经熬不住了,他们也学了有三年了!你准备学多久呢?”

何仁道:“弟子从小愚笨,但一直都想修道,今日请师傅指点一下,不知能否学成?”

太上老君道:“任何人想学道,都是可以学成的。你能不能学成就看你有没有心了!”

何仁这下才定下心来:“弟子有心学道!”

太上老君点头道:“孺子可教也!”

从此,何仁就在山上住下来。每日白天跟着太上老君打坐修道,空闲时出去砍柴挑水。七年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而太上老君其他的弟子一个个都熬不住下山去了。七年之后,何仁猛然发现太上老君身边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

这天,何仁小心地问太上老君:“师傅,我修炼了七年,但什么法术都还不会,你什么时候能教我呢?”

太上老君道:“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七年时间对我们修道之人来说,也就是七天时间,你如果觉得神仙的日子太寂寞,为师也不勉强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啊!所谓炼丹成仙的法术,我平时讲道时都一一传给了你。以后继续修道就看你自己的悟性和定力了!”

说完,太上老君用手一指,只见一个石磨缓缓地飞了过来,落在何仁的面前。太上老君对何仁道:“我给你一个木钻,你用它来钻开石磨。什么时候钻开了,你的功力也就练成了!”

何仁见太上老君露了这一手,心里一下子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忙道:“师傅,弟子明白了!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弟子愿意听从师傅的教诲,钻石磨,修正道!”

太上老君哈哈一笑:“好!今日就是你我分别之日。你好自为之吧!”说完,太上老君拈来一朵白云,驾乘而去。

于是,何仁便一个人住在焦山顶上,潜心修道,每日用木钻去钻石磨。不知不觉中,四十年过去了,那块石磨也被何仁钻开了。原来石磨中暗藏一本太上老君留下的修道秘籍。何仁精诚所至,石磨洞开,终于得道成仙。

同样,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必须掌握基础知识,确立目标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先站稳了根基,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圣经箴言

坏人走的路,你不要走;邪恶者的榜样,你不要学。要躲避邪恶,不要跟从,只管走自己的路,拒绝与坏人同流合污。坏人若不做坏事就睡不着觉,他们不害人便不能成眠。邪恶是他们的面包,残暴是他们的美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