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商品已出库但未开具发票会计分录怎么做?

如题所述

销售商品已出库,但未开具发票,会计分录有以下两种:
一:如果是商品已出库,已收款,未开票的情况:
1.收款发出商品当天: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未开票收入。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2.开具发票时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未开票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开票收入。
二.如果是商品已出库,未收款,未开票的情况:
1.这个时候未确认收入:
借:在途商品
贷:库存商品
2.收到款并开票当天: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未开票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即使没有开票,也要缴纳税款的。
会计分录是:
会计分录:又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是指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列出每笔经济业务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便于事后检查。
未开票收入:
未开票收入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开发票的收入。在实际销售中,有的销售金额很小,且是对自然人销售的,很多都不开发票(比如买包盐)。但是这部分收入也是经营者的应税收入,需要依法申报纳税的。
拓展资料:
分录方法:
一.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会计分录: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二.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三.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6
1、如果是商品已出库,已收款,未开票的情况,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即使没有开票,也要缴纳税款的。
1)收款发出商品当天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未开票收入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2)开具发票时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未开票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开票收入
2、如果是商品已出库,未收款,未开票的情况,
1)这个时候可以未确认收入。
借:在途商品
贷:库存商品
2)收到款并开票当天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未开票收入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第2个回答  2019-02-23
公司支付款项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货时先暂估入账:
借:库存商品(暂估)
贷:应付账款(暂估)
收到发票时,先冲销之前的暂估,再按确定的金额入账:
借:库存商品(暂估)(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红字)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然后冲销之前的预付款项目:
借:应付账款
贷:预付账款
未开票收入,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开发票的收入。在实际销售中,有的销售金额很小,且是对自然人销售的,很多都不开发票(比如买包盐)。但是这部分收入也是经营者的应税收入,需要依法申报纳税的。
法律许可条件下,在实际销售中会有金额很小且是对自然人的销售,开发票没有实际意义。但这部分收入也是经营者的应税收入,需要依法申报纳税,这部分收入就是未开票收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