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取消后,教师的工资会降低吗,退休工资

如题所述

教师工资
为防止分配不公造成教师之间严重的问题。通过工资改革“限高、稳中、托低”,逐渐淡化职称工资,或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收入分配,势在必行。 目前教师工资以教师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教师职称有教师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教师。达到条件的教师工资上涨远远多于限制的教师名额,造成教师 资历、教师学历、教师能力、教师工作量、教师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的教师工资收入差距过大:高级教师与初级教师相差接近一半; 并且严重影响教师退休待遇。 想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以教师职称高低定教师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因教师职称原因收入致使教师间差距过大,严重影响教师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级教师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因为教师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问题。在失衡心理的驱使下,导致教师师资流失严重,无法跳槽的教师,产生的不良后果将越来越多,于是每次高级教师职称评聘,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聘委矛盾重重,给腐败有机可趁。
教师退休年龄
高校教职工正常退休年龄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男性满60周岁、女性干部满55周岁、女性工人满50周岁办理休。在延长退休年龄方面,学校根据国家文件规定,国批博导可以延至70周岁退休,一般博导延至65周岁退休,具有级职称的女性教职工可以延至60周岁退休。而我国中小学教师行业执行的是强制退休政策,即女性55岁,男性60岁退休。
教师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30年教龄教师的退休待遇为档案工资的100%。
教师退休年龄延迟
退休新政颁布,中年教师受影响最大,如果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1)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对于90后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很显然1972年出生的女性教师和1967年以后出生的男性教师将会受到延迟退休的影响。有些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事业上,即便临近退休年龄,依然愿意留在教育岗位上,教书育人,延迟退休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