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四)这首古诗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译文: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所选为第四首。吐蕃和突厥一直是唐代西、北边疆上的两大劲敌,战事不断,这首诗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展开描述的。
前两句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青海湖的上空,云雾缭绕,湖的北面,绵延着起伏不断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越过雪山,是荒漠上的一座孤城,再向西,就是著名的军事要塞玉门关。东西数千里的边疆图卷,都在这短短两句中被形象而简洁地展现出来。边地孤寂困苦,风沙漫漫,战士们常年艰苦作战,就连铁制的铠甲都磨损破蔽了,但心中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却与日俱增,他们誓死尔清边塞的强敌,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所展示的景象极为辽阔。青海是征人的戍守之地,浩渺无涯的青海湖,唐时哥舒翰曾筑城于此,置神威军以固边防,抗御入侵强敌。于戍楼之上极目远眺,天边长云,水、天、山融为一体,云海、雪山一片迷漫。置身于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最易惹人乡思。"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转入乡愁。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汉代在此设关,是中原和西域分界的关隘。《汉书.西域传》:"(西域)东则接汉,扼以玉门、阳关。"古时一出玉门关,即远离家乡,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即是此意。征人于望断雪山、云海之时,自然思念家乡,故这句写遥望玉门,实是寄托乡愁情思。从戍地青海的孤城是不可能望到玉门关的,"遥望",谓玉门在望,即是说已远离家乡,表现思乡之切。 接下来的两句另辟新境,使全诗的基调由低回而转向高昂。"黄沙百战穿金甲",意气豪迈。金甲指铁甲,由于在沙漠地带久经征战,铁甲也为之磨穿,暗示戍边时间之长和战斗的频繁。这句写实,也反映出战士保国的壮志。结句"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前句的深化,直陈己志。楼兰,汉时西域国名。
根据《汉书》载:汉武帝时,曾遣使通大宛国,楼兰王阻路,攻截汉朝使臣。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霍光派傅介子去楼兰,用计斩杀楼兰王。唐时与吐蕃在此交战颇多,王昌龄诗中借用傅介子斩楼兰王典故,表明征战将士誓平边患的决心。一首绝句仅短短四句,内涵极其丰富。一般说,诗总以描写具体形象为要,忌直白的议论。此句却纯是议论,但用得恰到好处,使诗跃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思乡与豪情壮志如此融洽无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10-06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