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不是
正相关呢?相信很多人其实都有自己的判断。
其实,看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和他所具备的文化水平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从很多个方面来论证。
首先,自己要清楚“素质”一词具体指的是什么,究竟有什么含义;在百度百科上我们可以看到,素质,是与品质和涵养一类的代名词,代表德、智、体三个方面。
其提高代表着着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且 素质的高低不以人种而划分,任何地方都有素质高的人和素质低的人。
大街上走过来一个人,你难道会因为她衣着得体就判定她的素养很好,反之,如果衣着浮夸她就是素养很差吗?
或者是,你在图书馆里遇到的每一个正在奋笔疾书的人学习成绩就一定很好,文化素养就一定很高吗?
不见得吧!我们其实在身边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每个人从小到大的班级中肯定有一个男同学很“温婉”,肯定有一个同学很“强壮”,肯定有一个同学好像不怎么学就什么都会,也肯定会有一个同学拼命学也什么都不懂。
这一个现象的背后其实就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那些文化水平不怎么高的人素质就一定很低吗?
站在正方的立场,早些年间农村闹灾害的时候肯定会有鸡鸣狗盗的现象,这些文化水平不怎么高的人的做法在人们看来就很没素质。
但其实我们深究来看,这个例子是有了一个预设的场景的,
自然灾害造成了食不果腹,饿殍遍野的情况下,一些人为了活下去有了这种行为。
其实,这种行为对吗?站在法律的角度肯定是错的。但是,法律的存在其实是为了人们更有秩序的生活,法律不讲人情,但是它有对于人性的关怀。
法律禁止偷盗行为,是在规范一种社会秩序,但是,当秩序与生命位于天平的两边之时,孰轻孰重真的就没那么重要了!
这就像心理学上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一个“道德两难”问题,一个贫苦家庭里的男子为了病入膏肓的妻子能够得到救治,就在听说了有一种新研制出来的很有效,但是价格令人咋舌的特效药之后,砸碎了药店的玻璃偷来了药给妻子治病。
这一事件在发生后就被教育和心理学界广泛讨论和关注,甚至作为关于道德两难问题的一个最经典的案例之一被写入了教材。
一方面来说,毫无疑问的是这个男子犯法了,抢劫
盗窃罪,破坏公物罪等等,不仅需要返还所盗的药,还要依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做出相应的物质赔偿和行为上的管制或拘役。
但一另方面,这只是一个走投无路的男人在法律和生命面前选择了后者。或许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会觉得这个男人不够理智或者怎样,但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他只是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从
人本主义的角度诠释了“核目的性”。
孰对孰错,孰是孰非。常言道,公道自在心人,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只是每个人放上的发码重量不一。
我们其实很善于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或衣着谈吐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和素质,甚至会有很多的譬如
犯罪心理学,幸福心理学,职场心理学等等,受众颇多。
但其实从
马加爵案,著名高校投毒案等等一些极为著名的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文化水平真的很重要,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有时候判断一个人的素质又怎么能仅仅从文化这一单一的层面来看呢?
文采飞扬却德行两亏的人,肯定不是我们所要培养的四有青年!
生命重于泰山,我们可以接受一个人在生命面前向一切妥协,但我们绝不认同以学识水平的高低来给人贴上素质高低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