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没有马镫,骑兵是如何打仗的?

如题所述

汉朝是有马镫的,根据现在考古发现,很多汉墓的壁画上的骑兵画像,非常明显的马具设备里就有马镫。

不要以为马镫就是个简单的马具,骑兵的基本配置,发明这东西的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马镫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多大的改变。

从世界范围来看,封建社会里的军队的主力是骑兵,恩格斯明确地指出,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骑兵在整个中世纪一直是各国军队的主要兵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4卷305页)。

骑兵是世界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兵力,骑兵最重要的作战工具除了马匹,就是骑兵的双手,而解放双手的最基本的马具就是马镫。

在马镫还没有被发明,使用以前,所有的骑兵作战很不方便,马匹虽然能够给骑兵带来速度和高度,但是无法让骑兵充分的发挥双手的能力。

骑兵要完成马背上的战术动作很困难:1、如何在马背上骑稳;2、如何使用武器。

要作战,就必须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而且必须要解决好第一个问题——如何坐稳。

在没有马鞍和马镫的年代,骑兵会用双腿夹紧马肚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同时还要用一只手抓住马脖子上的马鬃毛,控制马的速度和方向。

使用双腿和一只手骑稳马匹后,再才使用另外一只手挥舞武器进行作战,用矛进行刺,用刀剑进行挥砍,完成对敌人的攻击。

这样的作战非常耗费骑兵的体力,大大的减弱了骑兵的战斗力,要改善骑兵的作战方式,必须要解放他们的双手。

马鞍和马镫等马具就应运而生,就原则上来说,马鞍肯定比马镫要早于发明。

那么马镫到底是谁发明的呢?明确的告诉大家,一定是北方游牧民族发明的,谁对马匹倚重大,对骑行马匹的改良就一定会在那个群体产生。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马匹的依赖非常的严重,不止是应用于战争,他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以马匹为主,比如放牧和迁徙。

既然马镫是北方游牧民族发明的,为什么现在的考古发现最早都是在汉墓的壁画里呢,难道北方游牧民族的墓葬里就没有马镫的实物发现吗?

还真没有。

北方游牧发明的马镫并不是我们现在考古发现的金属制,而是木制的,简单的说,就是一根木棍儿,两头用布条系住,耷拉在马脖子上,骑兵的脚就踩在木棍儿上。

不要以为这么简单的发明没有科技含量,起不了大作用,那就错了。

自从有了这种简易的马镫后,骑士们不但解放了双手,更是连双腿都解放了,骑士们的身体重心几乎可以完全承重于马镫上,他们甚至可以直接站在马镫上,任意使用双手进行拉弓射箭,挥刀舞矛,战斗力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北方游牧民族就是靠着强大的骑兵部队到处征伐,无论是对中原政权,还是对西亚各地,都取得了很恐怖的战绩。

木棍儿做的马镫肯定不够结实,随时有可能断裂,为什么他们不采用铁制的马镫呢,既坚固又耐用。这就和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物资有很大的关系了,连造锅的铁都没有,哪还有多于的铁来制作马镫呢,就算有,也是给王公贵族准备的,一般的骑兵装备不起。

北方游牧民族发明了马镫,而真正把这玩意发扬光大的是汉朝人,西汉建立初期,大汉和匈奴频繁作战,汉军使用老久的车、步兵来对抗匈奴人的骑兵,很是吃亏。

大汉就组建了自己的骑兵部队,并借鉴了匈奴骑兵的装备,当然也少不了马镫。匈奴人缺铁,汉朝可不缺,汉军充分发挥了山寨和创新的思维,不但拿来了马镫的设计,更是改良了马镫的质量和功能。

马镫的广泛使用,不但让古代战争发生了质的变化,更是在军事科技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