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辈子有三天,分别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然消逝,无论结果如何,没有人能够去改变。而明天,则是亭台之“幻影”,无法捉摸,难以预料。但不管怎么说,今天却把握在每个人的手中,等待我们去好好利用。
有人说:“谁能把握今天,谁就能为明天做好铺垫,对得起昨天,不给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
我们常说要“活在当下”,可到底什么才是“活在当下”呢?其实,用曾国藩的话来说,就是“过往不恋,未来不迎”。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完全为了当下的生活去负责。
当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好高骛远,认为自己能成就一番功名,成就一番大事业,能在未来的某一日飞黄腾达,为人所敬仰。
可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的心也就慢慢地安稳了下来,自然就少了“好高骛远”的态度,而多了一丝“沉稳”。从这个变化来看,人这辈子其实就像“喝茶”,刚开始喝的时候,感觉有点热,可慢慢地,茶就变得温和了。
当人去到老年的时候,这杯茶早已散发了它原本的“香气”。倘若想让余生满是馨香,少点争吵和烦恼,就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做好多手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一生顺遂。
人到老年,把“钱财”牢牢抓在自己手上
俗话说:“有钱有酒真兄弟,患难何曾见一人。”
人这辈子,最大的底气是什么?其实就是“金钱”。有钱,自然能换来“感情”,而可没钱,自己的感情在别人看来,其实也就不值一钱。
当人到了老年,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可越是“养老”的阶段,越需要把“钱财”牢牢地把控在自己的手上。唯有这样,人才能活得安心,活得放心,不至于看别人的脸色去做人。
为什么现在大多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过得不幸福?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好好去把控好自己的钱财,以至于缺少了“底气”,自然会被人瞧不起,活得不舒服,不自在。
就像王尔德所说,到老了才明白,原来钱就是世间的一切。
人到老年,宁缺毋滥,能分清“人”与“狼”
年轻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只要一遇到不认识的外人,便冲着过去和他们交朋友。在那个时候的自己看来,多个朋友多条路,有可能这个“朋友”未来能帮助自己。
当人经历得多了,也就是看懂了人性和人心。那么,做人做事,懂得“宁缺毋滥”,才是最好的选择。
什么是“宁缺毋滥”呢?说得实在点,那就是不喜欢自己的人,少点往来;对自己怀有恶意的人,不再往来。就算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也不要“乞求”那些居心叵测的“狼”当朋友。
人到老年,不要让那些不怀好意的“朋友”欺骗自己。有些时候,宁要一个真知己,不要一百个假朋友。人与人的关系,不要恳求太多,只要有爱自己的人,也就足够了。
人到老年,懂得自己规划“老年”生活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的“远虑”是什么?便是往后余生的养老生活。而人的“近忧”是什么?就是当下所要面临的困境和难处。
不管人身处哪个阶段,明白“未雨绸缪”是一件好事。就好比一间房子,屋顶上本就有个小洞,如果现在填补了,自然就可以躲避未来的风雨。可如果任由这个小洞敞开,那么未来只会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人到晚年,其实最怕的就是“祸不单行”。要知道,来了一件事,就肯定还有其它祸事接连而来。倘若人没有实力,又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预防之策,那么,我们又怎能面对生活中接踵而来的磨难呢?
所谓“世事难测,人事有常。”如果人能在平常的时候,就规划好未来的养老生活,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如此,未来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自己,也能稳坐钓鱼台,以不变而应万变。
人到老年,养成良好的心态,得失不怨
丰子恺曾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生活,本就是苦恨交加,变化无常。明天是否迎来幸福,还是招惹来祸患,没有人知道。而人所要做到的,除了相对应的准备,还要养成良好的“心态”。
倘若明日荣光加身,也不要过分欣喜。因为人的荣耀,不过是过眼云烟,终究会离我们而去。
倘若明日患难相随,也不要过分悲伤。因为人之落寞,终究会不期而至,那是属于自己的曲折之路,只能自己艰苦地走下去,再怎样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
人到老年,其实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很简单,那就是快乐过好每一天就足够了。要知道,人这辈子不过是三万多天,过一天没一天,如果过分纠结,只会和自己过不去,没这个必要。
生活,不能只看外界的环境去过,因为外界环境我们改变不了,而只能凭借自己的心态去过。所谓“快意仅凭心上事。”只要心中痛快,不管人去到哪里,都会是“人间好时节”。
人到老年,少管子孙之事,多“保养”自己
关汉卿在《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中写到:“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人为何会活得不自在,不幸福?就是因为人想得太多,自己吓唬自己。就像自己的子孙,每当望见他们的时候,总会为他们的未来做好打算,替他们忧心。
作为长辈,适当为了子孙去劳心,这是一种关爱和责任。可如果一个人过分忧愁,不懂得放手,那么,最终苦恼的人,只会是自己,最后痛苦的人,也还是自己。
人到老年,最好的状态,应该是“顺其自然”去做事。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人活着,别纠结太多,随心所欲就好。这种“淡然”,便是人养生长寿的“法宝”。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做人,还是要做一个目光“长远”的人,给自己留几条“后路”。如此,才能更好地和生活周旋到底,给自己留有余地,一生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