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是不是奇点爆炸!

如题所述

可观测宇宙直径大约是900亿光年,但是这并不是全部宇宙的真实大小。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他用望远镜观察宇宙中的遥远星系的时候,发现这些星系都在与地球连线的直线上做远离地球的运动,这被称为星系的退行。

所以,1亿年前,这些星系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会靠得很近,10亿年前会靠的更近。如果回溯到136亿年前,整个宇宙就会收缩成一个点。

这个点就是宇宙大爆炸的奇点。

宇宙大爆炸在理论上是广义相对论的推论,因为根据广义相对论场方程,宇宙是永恒运动的。

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空间的曲率,我们所在的宇宙空间曲率恰好大于0,在这种情况下,宇宙处于一个有起点的封闭空间中。

宇宙大爆炸的存在性,经过广义相对论推理之后,又被哈勃证实,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科学家和普通人的共识。

但是,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并没有止步于此,所以我们会一直在问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在奇点之前是什么?

因为宇宙大爆炸的奇点,是所有存在性的开始,是有的开端,和“存在”相对应的是“不存在”,是无。

所以在奇点诞生之前,是一种无的状态。

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奇点是在无的状态中随机涨落产生的。

所以奇点诞生之前,只有分辨有和无存在的逻辑。

如果最原初凌驾于宇宙之上的逻辑,可以自己定义自己,那么奇点就只能有一个,因为2个3个或者是n个,实际上都是同一个。

奇点在爆炸的最初经历了一次急剧扩张的过程,这个扩张的速度极快,超过了几亿亿倍的光速。这个过程被称为暴涨,暴涨完成以后,宇宙的大小只有一个苹果大,这个过程让宇宙之间物质密度的分布变得极其均匀。

暴涨之后,宇宙再按正常速度膨胀,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但是,因为暴涨时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光速,割裂了物质和物质之间的联系,而物质和物质之间的联系是光速,这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现象:最原初的物质被分割在无数个独立的宇宙泡沫之间,彼此不相互联系。

这些独立的泡沫,每一个都发展成了另外一个宇宙,这就是所谓的平行宇宙。

按照最初奇点诞生的方式,宇宙大爆炸应该同时朝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是正向的,一个是负向的,在负向的宇宙大爆炸中会产生一个负能量的宇宙。

只有这样,正宇宙和负宇宙,在理论上才会对消成虚无。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负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因为没有人可以到那里去,也不知道那里的物理规律是如何。

正能量的物质和负能量的物质一旦碰在一起,瞬间就会化为虚无。

但是,实际上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产生宇宙的奇点不是唯一的,还有另外的奇点,那么就证明了马斯克的一个观点。

●Space x公司的老板埃隆.马斯克认为:我们存在的物质世界,99.9%是虚拟的。

我们一般会用计算机里的世界来类比。

计算机里的虚拟世界有一个特点:由硬件的运算构成了逻辑序列,而这些逻辑序列构成了光和影的移动规则。

如果我们分析自己存在的世界,就会发现,这几乎是纯粹由光和影组成的世界。

宇宙大爆炸如同系统启动时的加载方式。

首先,原子几乎是空的,因为原子核虽然集中了99.9%以上的质量,但是它的体积却很小,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1/1万亿,而围绕在原子核外面的电子体积是无限小的,也就是说几乎等于0。

电子的质量,是由充塞在宇宙各处的西格斯场所赋予的。

同时在原子核的内部,在质子和中子中,构成质量的是高速运动的胶子球。

胶子和光都是波色子,是一种静质量为0的粒子,它们的运动速度都是光速。

胶子是强护作用的传播子,光子和虚光子是电磁场的传播子,在温度极高和能量极高的时候,它们是统一的。

而且主导原子核衰变的弱互作用在某种情况下和电磁力也是统一的。

在宇宙大爆炸之初,温度极高的时候,万物的存在性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温度冷却而分化出来了万物,这就好像计算机里的虚拟世界,在系统刚刚启动的时候所有的程序都在统一的环境下,在不同的操作下才会表现出差异化。

如果宇宙真的是虚拟的,那么谈论宇宙的大小就毫无意义,光速也不是不可超越的,量子纠缠的超光速现象也很容易理解,黑洞的视界也只是一种逻辑边界。

宇宙是虚拟的,确实可以解释很多我们难以理解的物理现象,但要证实这个观点,确实需要极大尺度上的证据:宇宙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奇点会爆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1
爱因斯坦说宇宙大爆炸是奇点爆炸,然后扩散经过无数亿年才变得这样。
第2个回答  2020-10-11
“大爆炸宇宙论”(The Big Bang Theory)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Georges Lemaître)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假说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
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该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是伽莫夫。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由大约14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上世纪末,对Ia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因为宇宙可能大部分由暗能量组成。[1]
产生原理
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2] 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宇宙并非永恒存在,而是从虚无创生”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虽然希腊哲学家曾经考虑过永恒宇宙的可能性,但是,所有西方主要的宗教一直坚持认为宇宙是上帝在过去某个特定时刻创造的。
基本假设
大爆炸理论的建立基于了两个基本假设:物理定律的普适性和宇宙学原理。宇宙学原理是指在大尺度上宇宙是均匀且各向同性的。
这些观点起初是作为先验的公理被引入的,现今已有相关研究工作试图对它们进行验证。例如对第一个假设而言,已有实验证实在宇宙诞生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内,精细结构常数的相对误差值不会超过10^(-5)。此外,通过对太阳系和双星系统的观测,广义相对论已经得到了非常精确的实验验证;而在更广阔的宇宙学尺度上,大爆炸理论在多个方面经验性取得的成功也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有力支持。
假设从地球上看大尺度宇宙是各向同性的,宇宙学原理可以从一个更简单的哥白尼原理中导出。哥白尼原理是指不存在一个受偏好的(或者说特别的)观测者或观测位置。根据对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宇宙学原理已经被证实在10^(-5)的量级上成立,而宇宙在大尺度上观测到的均匀性则在10%的量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