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

如题所述

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思路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
  根据多维健康观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借鉴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经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提供明确的指导,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并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学习目标。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
  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为满足学有余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鼓励这部分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提高。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测的学习目标。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易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各地区和学校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从师资队伍、场地与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农村学校体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应特别注意开发与利用各种实用的课程资源,确保课程的正常实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2
你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体育课。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第2个回答  2020-12-2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确立了课程目标,拓宽了课程内容,划分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了课程的内容框架体系。从理论上讲,五个领域涵盖的内容应该很多,但体育与健康课程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考虑,每个领域分别精选了一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目标和内容。
一、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领域强调学生要达成以下两个重要的学习目标。
1.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标准》强调学生要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水平一),乐于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水平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水平三),初步养成坚持体育活动的习惯(水平四),具有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水平五),以及具有带动他人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水平六)等。由此可见,《标准》强调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最终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习惯这样一个小学、初中和高中相衔接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而兴趣与习惯的养成又是在运动参与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样学生才能从体育学习和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益处。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标准》强调学生要合理的安排锻炼时间,能运用脉搏简单地测定运动负荷(水平四);根据科学锻炼原理制订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水平五);以及制订简单的运动处方(水平六)等。
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活动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锻炼方法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有损健康。
第3个回答  2020-12-24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第4个回答  2020-12-23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