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骑士从何而来?又是怎么炼成的?

如题所述

世界各国总有一些风月传说,当中国百姓醉心于才子佳人或纵情江湖的故事时,西方却流行着骑士与公主的往事。

诚然,就像中国的君子、日本的武士,在西欧,骑士则是人们心目中完美的形象——勇敢、忠诚、浪漫、优雅,骑士精神是西欧国民精神的缩影,直至今日仍然惠泽颇深,本文将讨论,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

一、骑士制度的形成

西方中心论者总以西方封建为典型封建,而骑士是封建制度下坚实的基石,不可或缺。其实,骑士的渊源还更深远。

骑士的出现源于部族战争的需要,是有一定经济政治基础的军人,早在古罗马时期,西方就已经出现骑士,但当时还与"贵族"无甚关系,也并不是通常所说的中世纪骑士。

到罗马帝国末期,蛮族入侵,军事民主制下首领的"近卫"与古罗马的"骑士"逐渐合流,成为封建制度的底层贵族——骑士。

而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教俗贵族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们知道,基督教为了扩大传教范围、取得合法的、高贵的地位往往要依附于新的蛮族王朝,蛮族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往往要借助于根源于古罗马末期社会的基督教来训诫人民。这样,将包括骑士在内的一切制度、阶级包裹上宗教的外衣,也就成为两者之间妥协的结果。

对于基督教来说,拥有一定武力的骑士是国家重要的暴力机关组成人员,要推行"上帝在人间的事业",就要将这把刀化为己用,以增强"上帝"的武力依靠,同时也是保护教会的资产。

这样,作为一个宗教,最得心应手的方式就是在精神上使骑士皈依,为水到渠成的制度安排增添宗教色彩。这样,就为骑士制度提供了宗教层面的法理依据。

在世俗层面上,骑士制度作为中世纪至关重要的一种制度构建,则要归功于查理曼大帝的经营。

在政治上,查理曼大帝完善地方的行政制度,将全国划分为250个伯爵区;在边境地区设军事总督(公爵或侯爵),并派出巡按使到各地视察;规定由领地居民负担供养军队——这就是最初的"骑士领"。

查理曼的一系列举措本意是为了加强王权,然而凝聚在他个人能力和魅力之下的加洛林王朝很快走向分裂,但他规定的一系列制度却流传下来构成了中世纪骑士制度。

简单来说,中世纪的骑士制度就是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西欧贵族体系,在贵族内部,有骑士和各级领主,他们层层分封,互相负有责任和义务,在欧洲大陆(非英国哦)秉承"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则,构建稳定的社会。

二、论骑士是如何炼成的

要问骑士是怎么炼成的,就又要回答一个问题:骑士从何而来?

这里,要有一处闲笔,略谈中世纪的继承制度。长期以来,中世纪的规矩是长子继承制,这与我国西周的嫡长子继承有些异同。也就是说,长子拥有一切,余者一无所有,而西欧并没有中国宗族内的大宗对小宗抚恤赈济的责任,非长子的孩子在成年后不得不远走谋食。

关于这一点,还有一正一反两个实例。加洛林帝国之所以迅速分裂,除了后继者能力不够之外,还要归咎于查理曼按照日耳曼部落习俗,将"家产"平分给几个成年儿子;十字军东征之所以吸引来如此多的贵族骑士,也是由于这些人无法在家乡获得足够的财富,于是求诸于东方世界。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其计长远。于是,各个贵族除长子以外的孩子,成为了骑士阶级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一个贵族的非长子的孩子为了维持他贵族的身份,需要到另一个贵族家中成为骑士,进而参与战斗,获得土地,运气好者会得更高的爵位和相应的奖赏。

这就涉及到骑士培养的流程。

一个骑士并不能马上成为骑士,就像一个太监并不是入宫就成为太监一样。通常来说,一个贵族的儿童在七岁时将被送到另一个骑士家里作侍童,以学习各种骑士的礼仪。

在十四岁那年,将成为侍从接受各种训练及学习"骑士精神",直到了二十一岁,他才能够在经历了各种繁琐的仪式之后成为骑士。而骑士,也只不过是贵族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

在准骑士成为骑士的礼仪方面,颇有耐人寻味处。

举行仪式的前夜,参与者需要沐浴更衣,第二天,由当地主教主持,对骑士行"授剑礼"。这一环节要求骑士身穿白色外衣、红色长袍和黑色紧身上衣, 寓意圣洁、献身和死亡。

主教需要首先为战旗、矛、剑和盾祈福, 然后为骑士祈福, 在这之后, 主教为骑士佩剑,说:"接受这把剑吧, 这是上帝的恩赐, 现在把它授予你, 就是为了让你更加强大, 能够借圣灵之力抵抗并战胜上帝的神圣教会和你的所有敌人。"

在他成为骑士后,他仍然需要时刻保持对教会和国王、领主的尊敬和忠诚,积极地参与对外战斗。这些对一个骑士的理想化的要求,也就构成了含义日渐丰富的骑士精神。

三、骑士精神源远流长

骑士精神,如果一定要有所总结的话,关键词应当是:英勇、忠诚、慷慨、谦卑。对骑士权利义务的硬性规定,来源于封建制度和割据的社会现实,但道德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中,都承担着润滑剂的作用,骑士精神的培养、骑士道德的引导与基督教会密切相关。

首先,基督教会引导骑士将对领主的忠诚转化为对教会的忠诚、对上帝的忠诚。前文已述,骑士脱胎于军事领主的近卫,在日耳曼民俗中,要求骑士对领主的绝对忠诚。

基督教插手后,上帝的作用充分在各个场景以各种形式彰显,刚刚授剑的年轻骑士被要求走入教堂对上帝献上忠心,这样,几百年后,在十字军东征之中,教皇得以以宗教名义激发上到贵族下到平民的宗教热情。

英勇,固是对一个职业军人理所当然的要求,而慷慨和谦卑也在圣经之中被广泛传颂。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留待我们回答:骑士制度、骑士精神何以衰落下去?

答曰:宗教的失败,社会的稳定,资产阶级的兴起。

宗教失败,则宗教要求的忠诚不再有强大保障;社会稳定,则英勇无用武之地;资产阶级兴起,则封建的一切要被扫入垃圾堆了。

资产阶级要求的对金钱的追求、对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提高生产力的需要,通通与教会,同时也就与骑士阶级的发展相悖。骑士精神虽好,也不免不合时宜。

四、小结

当然,不无遗憾地说,所谓骑士精神只是人们理想中的骑士品德,尽管每一个骑士在成人礼上都需要承诺自己品德的优秀,而在实际中,仍然不免流于形式。

在现在,尽管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已经成为历史,但仍然是西方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在西方深受重视的文化课题,对今天人们精神素质的培养,也仍然不乏积极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0
应该是从军队中来的,估计是那些贵族军官长久以来训练那些骑兵,最后成为了骑士。
第2个回答  2021-03-09
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就是领主的私人部队,欧洲中世纪的时候,当时全部都是以城堡为单位的领地,领主需要有人来保护自己,骑士就应运而生。
第3个回答  2021-03-05
十字军在中世纪的东征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本身也是骑士出身,而加上虔诚的宗教信仰,使得他们比一般的骑士更加狂热,在保护朝圣者、拯救奴隶、以及争夺财富和土地的行动中也更加勇敢——这应该是十字军和普通骑士最主要的区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