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典的资料

越多越好

非典小资料

一、“非典”是指自2003年以来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一类由冠状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病症。它是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染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二、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与以往不同的是,首先病人高烧、干咳,并且没有一般流感的流涕、咽痛等症状,也没有通常感冒常见的白色或黄色痰液,偶尔病人痰中带血丝,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个别病人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烧时白细胞会升高,而此次非典型肺炎病人白细胞正常或下降。“非典”到了一定程度以后,症状会和感冒比较好区别,但是在初期的时候,有时候还是非常容易混淆,甚至一部分“非典”的病人,开始的时候症状类似于感冒,或者完全和感冒相同,或者有点象流感一样,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因为作为“非典”的病原体来说,不是一下子到肺部的,要经过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到肺部,我们观察的病人,往往是持续的发热,持续三五天,甚至再长的时间,但是在观察的过程中,突然出现病情的转机。病人通常的症状有干咳少痰,个别痰中带血,严重的会呼吸困难。一般感冒病症包括发烧、咳嗽、头痛,可在数日后转好,并且一般没有肺炎迹象。

三、潜伏期约为二至十二天之间,多数人通常在四到五天就有明显症状。目前大家公认的传播途径是经过呼吸道传播,主要是通过飞沫来传播,特别是近距离接触,咳嗽、喷嚏、病人的分泌物、体液接触所传染;现在又有一些其它情况,直接接触病人后,通过手,再揉鼻子、眼睛等,也是一个传播途径。

四、建议如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早就诊,因为这种病在观察的过程中,会突然加重,假如能及早发现,给予及时治疗,大多数的病人经过数周就可以康复出院。另外到医院就诊,除了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外,可以及时的采取隔离措施,避免回家里感染家人和到社会上传染给别人。还有,有些人认为如果有流鼻涕的症状,就肯定不是“非典”是不对的。无论“非典”病原体是什么,都是经过上呼吸道,经过口咽、鼻喉部侵入的,所以早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普通感冒的类似症状。怀疑感染非典型肺炎应及早到医院就诊,X光检验有助于诊断。

五、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但经及时的支持性治疗和对症治疗后,绝大多数病人可以痊愈康复。目前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组织多学科专家,在总结前阶段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目前没有疫苗预防非典型肺炎,而且也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所以说,预防“非典”最根本的办法是强身健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六、主要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① 培养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② 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③ 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注意居室环境清洁卫生,勤晒衣被。(室内安装空调的要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保证送风安全。)

④ 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或长时间呆在密闭的空间内。

⑤ 出现病症应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06
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未查明病因前,被叫做“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患者为重要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此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液里病毒含量十分高,并有明显症状,如打喷嚏等易播散病毒。SARS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人群不具有免疫力,普遍易感。
此病病死率约在15%左右,主要是冬春季发病。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系统受损有关。病毒在侵入机体后,进行复制,可引起机体的异常免疫反应,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破坏,导致患者的免疫缺陷。同时SARS病毒可以直接损伤免疫系统特别是淋巴细胞。
非典型性肺炎 (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其实在医学界,人们对2003年发生的这场传染病的名称存在争议,因为已经查明,这种病其实并不是医学上通常所说的“非典型肺炎”,而是“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这种型传染病,人们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概念也渐趋正确。起初人们认为,致病原因是衣原体病毒,直到2003年3月份才弄清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我国广东医生在与病魔的搏斗中,根据其临床上有发烧、咳嗽、肺部有阴影等肺炎共性症状,但与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肺炎相比,症状不够典型,病原体尚未完全明确,而且有传染性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等特征,于1月22日首次使用“非典型肺炎”来命名它,世界卫生组织也确认了其医学名称Atypical pneumonia,简称ATP。2月底,世界卫生组织的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卡洛·厄巴尼(Carlo Urbani)大夫根据当时已经掌握的情况将其命名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简称SARS),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以此取代了ATP。
事实上,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这一命名也没有充分反映该病症的本质特征,早有人建议应该将其命名为“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果真如此,可缩略为“冠肺”)。这种建议虽然尚未被社会和医学界接受,但足以佐证了SARS和非典一样,都是反映人们一定阶段对事物区别性特征的认识。
目前已经找到治疗方法,中国和欧盟科学家联手,成功找到了15种能有效杀灭非典病毒的化合物,为合成非典治疗药物提供了新方法。中欧科学家2005年6月9日在杭州结束的“中国—欧盟非典诊断及病毒研究”项目学术年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
香港大学的新近研究表明,蝙蝠可能是SARS病毒野生宿主
计算机汉字输入专家周钢曾于2003年建议“非典型性肺炎”可以称为“肺痶”。
不过,仍然建议应该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命名原则,在医学界称之为SARS(音“萨斯”)。香港医学界在第一时间与WHO一样,改称为SARS,中国大陆地区,因为民间一直以简称“非典”来称之,故在词条本身,不建议更改。
-------------------------------------------------------------------------------------------------------------
传统医学上的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个明确的诊断。其临床特点为隐匿性起病,多为干性咳嗽,偶见咯血,肺部听诊较少阳性体征;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其疾病过程通常较轻,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与典型肺炎相对应,后者主要为由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20世纪60年代,将当时发现的肺炎支原体作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但随后又发现了其他病原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目前认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军团菌和立克次体(引起Q热肺炎),尤以前两者多见,几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生,没有细胞壁,因此可渗入细胞内的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治疗有效,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而对于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无效的。
---------------------------------------------------------------------------------------------
黄杏初,中国首例报告SARS病人(即中国大陆地区俗称的“非典病人”),也是全球首例。
------------------------------------------------------------------------------------------------------------
叶欣,在非典战争中有极大贡献的广州某医院的护士长。
[编辑本段]【SARS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
非典时期的北京地铁
1.流行病学史
1.1 发病前2周曾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或者有明确的传染给他人的证据
1.2 生活在流行区或发病前2周到过SARS正在流行的地区
2.症状与体征
发热(>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之一以上。
3.实验室检查
早期血WBC计数不升高,或降低。
4.肺部影像学检查
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SARS的临床诊断
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一旦病原确定,检测方法特异,即建立确诊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一旦病原确定,检测方法特异,即建立确诊例的定义。
疑似病例:1.1+2+3或1.2+2+3+4
临床诊断病例:1.1+2+3+4或1.2+2+3+4+5
SARS重症病例诊断标准
SARS病例符合下列标准的其中1条可诊断为SARS的重症病例:
1.多叶病变或X线胸片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2.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
3.低氧血症,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2< 93%,或氧合指数<300mmHg。
4.出现休克、ARDS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显而易见的是,由于SARS是由于病毒引起,所以,针对细菌有效的任何抗生素类药物,均对此疾病无明显疗效。
传统意义的“非典型肺炎”,可能是由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引起,或由罕见细菌引起,则可能会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敏感性,即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红霉素类)可以作为特效药物治疗。
但若传统意义上的“非典型肺炎”也是由于病毒引起,则抗生素也无效。此时,若运用抗生素,实为抗生素的滥用。
----------------------------------------------------------------------------------------------------------------
[编辑本段]【非典的预防】

——公共场所、学校和托幼机构应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应保证空调系统的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要直接排到室外。未使用空调时应关闭回风通道。
——对地面、墙壁、电梯等表面定期消毒。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500mg/L~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用药量:泥土墙吸液量为150 mg/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 ml/m2。地面消毒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由内向外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对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品、食饮具定期消毒。对人体接触较多的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15~30分钟。食饮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min(温度为100℃);煮沸消毒15~30分钟;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分钟,消毒后温度应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对不具备热力消毒的单位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食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如,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溴为250-5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200mg/L二氧化氯的溶液浸泡、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 min。消毒后清水冲洗、空干保存备用。
——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等,亦可用除菌消毒洗衣粉和洗涤剂清洗衣物。
——卫生间、厨房和居住的房间要经常打扫,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擦拭作用30分钟。
发现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时的终末消毒措施指引:
——对于体积较小的房屋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时,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 ml(即每立方米用过氧乙酸1克),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密闭熏蒸2小时,再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
——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按每立方米20ml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调系统应停止使用,整个供风设备和送风管路用有效氯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对地面、墙壁、电梯表面等进行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可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 mg/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 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50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家同意后焚烧。
——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生活污水等进行消毒。
资料
目前所知,造成全球非典灾难的病毒为冠状病毒,该类病毒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有关,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代表株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还有人冠状病毒、鼠肝炎病毒、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初生犊腹泻冠状病毒、大鼠冠状病毒、火鸡蓝冠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等。
[编辑本段]如何治疗非典?
虽然SARS的致病原已经基本明确,但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尚缺少针对病因的治疗。基于上述认识,临床上应以对症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为主。在目前疗效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长期、大剂量地联合应用。
(一)一般治疗与病情监测
卧床休息,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少患者在发病后的2~3周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一般早期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吸氧浓度一般为1~3L/min).
根据病情需要,每天定时或持续监测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
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T淋巴细胞亚群(有条件时)和X线胸片等。
(二)对症治疗
1、发热>38.5℃,或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降温毯等物理降温措施,儿童禁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
2、咳嗽、咯痰者可给予镇咳、祛痰药。
3、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者,应采取相应治疗。
4、腹泻患者应注意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三)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应用NIPPV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选择合适的密封的鼻面罩或口鼻面罩;全天持续应用(包括睡眠时间),间歇应短于30分钟。开始应用时,压力水平从低压(如4cmH2O)开始,逐渐增加到承定的压力水平;咳嗽剧烈时应考虑暂断开呼吸机管道以避免气压伤的发生;若应用NIPPV2小时仍没达到预期效果(SpO2≥93%,气促改善),可考虑改为有创通气。

3、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
重症患者通常免疫功能低下,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继发感染,必要时可慎重地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恢复期患者的追踪和处理
就SARS患者个体而言,恢复期随诊可以了解患者生理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的发生情况与严重程度,有助于制订针对性强的处理和干预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不利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开展SARS患者恢复期的随诊工作,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SARS,其结果对于预测今后SARS的流行规模、制订合理的防治措施、了解SARS-CoV感染后机体的自我修复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前一段我国内地SARS的治疗过程中,普遍大量应用了多种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免疫调节剂等,因此,随诊过程中应注意区分某些异常是来自于SARS本身,还是来自于治疗药物。
(一)临床表现的特点
根据2003年北京地区SARS流行时的有限经验,与成人相比儿童SARS的发病率较低(占全部病例2%~5%),临床表现较轻。一般没有严重的呼吸衰竭,不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没有死亡病例和后遗肺纤维化样改变;较少有头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症状;肺部阴影的吸收较成人患者更为迅速;CD4+、CD8+细胞降低没有成人患者严重;可以有轻度心肌和肝脏损害,但很快恢复。目前还没有发现患儿传播给其家庭成员和其他密切接触者的依据。

参考资料:若有疑问请见百科 非典(本段摘于http://baike.baidu.com/view/7060.htm

第2个回答  2010-04-07
2003年初,我国广东省首先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随后,广西、山西、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发生非典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灾害,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往来。面对严峻的非典疫情,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明确提出“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工作方针,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将防治非典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遏制了疫情蔓延,得到国际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一)疫情经过
2003年1月,广东省河源市、中山市发生两起医院和家庭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广东省卫生厅及时派出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专家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经回顾性调查,最早的病例发生在2002年11月16日。2003年1至2月间,广西、湖南、四川三省分别有少数输入性病例报告。2月下旬,山西省发生1例输入性病例,并引发当地传播。2003年3月初,北京市发现来自山西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输入性病例。很多不具备收治条件的医院开始收治非典患者,由于防护不到位,交叉感染严重。3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北京为非典疫区。全国内地除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黑龙江、新疆外,其余24个省份均有非典临床诊断病例报告。全国累计报告诊断病例5327例(其中医务人员969例),死亡349例。6月2日,全国首次出现无新发病例报告,此后再无新增病例。6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广东从“近期有当地传播”的名单上删除,标志着广东防控非典疫情取得了重大胜利。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并从“近期有当地传播”的名单上删除,标志着北京和全国防治非典的斗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二)防控工作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后,党中央、国务院准确判断非典疫情扩散蔓延的严峻形势,果断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对非典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示,各相关部委和有关省市政府对非典疫情的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由党中央、国务院、军队系统和北京市等3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组成,下设10个工作组和办公室,负责防治非典的10个方面的重要工作。
卫生部作为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防治组的牵头单位,负责做好防治工作,针对疫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准确统计并及时公布疫情,及时总结经验,提高防治效果。集中力量,积极组织研究提出防治政策措施和技术方案,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切实加强非典疫情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成立疫情信息、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技术督导、新闻宣传、外事联络等10个办公室,昼夜24小时工作,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政策信息和技术支持。启用疫情信息网络系统完善疫情报告体系,促进流行病学调查“关口”前移;组织临床专家完善了相关技术性文件,并派专家组赴重点地区进行培训、会诊等技术指导,制定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工作规范和指导原则,对医院设置、隔离病区人员设备配置等提出指导意见;组织11个督导组赴山西、内蒙古等18个省区市进行技术督导工作;制定并与有关部委联合制定出台了包括医疗费用补助、强制消毒费用、医院收费程序、空调使用以及非典定点医院建筑设计等8类16个政策文件;组织专家对每日疫情进行分析,并通过中央电视台及时向公众通报疫情和防治知识。各小组积极配合,全力以赴投入到非典的防控工作中。
卫生检疫组负责做好卫生检疫工作,加强对车站、机场、码头、出入境口岸和汽车、火车、飞机等重点部位流动人员的卫生检疫工作,采取果断措施,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科技攻关组负责组织科技攻关,充分利用国内科研力量,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尽快找到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后勤保障组负责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医药用品等各种物资和设备不断档、不涨价。农村组负责把农村疫情的防治工作做在前面,摸清农村疫情,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对困难患者实行免费治疗,对城市农民工就地救治。外事组负责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合作。宣传组负责大力宣传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宣传传染病防治法与防治知识,宣传防治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树立群众的信心;社会治安组负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趁机造谣惑众、哄抬物价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群众利益。教育组负责加强学校的疫情防治工作,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教师的作用,关心师生身体健康,对患病学生要及时救治,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北京组负责北京市非典的防治工作,并将其作为全国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参考资料:i don't know

第3个回答  2010-04-06
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未查明病因前,被叫做“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患者为重要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此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液里病毒含量十分高,并有明显症状,如打喷嚏等易播散病毒。SARS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人群不具有免疫力,普遍易感。
此病病死率约在15%左右,主要是冬春季发病。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系统受损有关。病毒在侵入机体后,进行复制,可引起机体的异常免疫反应,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破坏,导致患者的免疫缺陷。同时SARS病毒可以直接损伤免疫系统特别是淋巴细胞。
非典型性肺炎 (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其实在医学界,人们对2003年发生的这场传染病的名称存在争议,因为已经查明,这种病其实并不是医学上通常所说的“非典型肺炎”,而是“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这种型传染病,人们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概念也渐趋正确。起初人们认为,致病原因是衣原体病毒,直到2003年3月份才弄清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我国广东医生在与病魔的搏斗中,根据其临床上有发烧、咳嗽、肺部有阴影等肺炎共性症状,但与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肺炎相比,症状不够典型,病原体尚未完全明确,而且有传染性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等特征,于1月22日首次使用“非典型肺炎”来命名它,世界卫生组织也确认了其医学名称Atypical pneumonia,简称ATP。2月底,世界卫生组织的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卡洛·厄巴尼(Carlo Urbani)大夫根据当时已经掌握的情况将其命名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简称SARS),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以此取代了ATP。
事实上,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这一命名也没有充分反映该病症的本质特征,早有人建议应该将其命名为“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果真如此,可缩略为“冠肺”)。这种建议虽然尚未被社会和医学界接受,但足以佐证了SARS和非典一样,都是反映人们一定阶段对事物区别性特征的认识。
目前已经找到治疗方法,中国和欧盟科学家联手,成功找到了15种能有效杀灭非典病毒的化合物,为合成非典治疗药物提供了新方法。中欧科学家2005年6月9日在杭州结束的“中国—欧盟非典诊断及病毒研究”项目学术年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
香港大学的新近研究表明,蝙蝠可能是SARS病毒野生宿主
计算机汉字输入专家周钢曾于2003年建议“非典型性肺炎”可以称为“肺痶”。
不过,仍然建议应该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命名原则,在医学界称之为SARS(音“萨斯”)。香港医学界在第一时间与WHO一样,改称为SARS,中国大陆地区,因为民间一直以简称“非典”来称之,故在词条本身,不建议更改。
-------------------------------------------------------------------------------------------------------------
传统医学上的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个明确的诊断。其临床特点为隐匿性起病,多为干性咳嗽,偶见咯血,肺部听诊较少阳性体征;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其疾病过程通常较轻,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与典型肺炎相对应,后者主要为由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20世纪60年代,将当时发现的肺炎支原体作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但随后又发现了其他病原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目前认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军团菌和立克次体(引起Q热肺炎),尤以前两者多见,几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生,没有细胞壁,因此可渗入细胞内的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治疗有效,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而对于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无效的。
---------------------------------------------------------------------------------------------
黄杏初,中国首例报告SARS病人(即中国大陆地区俗称的“非典病人”),也是全球首例。
------------------------------------------------------------------------------------------------------------
叶欣,在非典战争中有极大贡献的广州某医院的护士长。
第4个回答  2012-05-16
2010-4-6 18:31 热心网友
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未查明病因前,被叫做“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患者为重要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此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液里病毒含量十分高,并有明显症状,如打喷嚏等易播散病毒。SARS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人群不具有免疫力,普遍易感。
此病病死率约在15%左右,主要是冬春季发病。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系统受损有关。病毒在侵入机体后,进行复制,可引起机体的异常免疫反应,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破坏,导致患者的免疫缺陷。同时SARS病毒可以直接损伤免疫系统特别是淋巴细胞。
非典型性肺炎 (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其实在医学界,人们对2003年发生的这场传染病的名称存在争议,因为已经查明,这种病其实并不是医学上通常所说的“非典型肺炎”,而是“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这种型传染病,人们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概念也渐趋正确。起初人们认为,致病原因是衣原体病毒,直到2003年3月份才弄清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我国广东医生在与病魔的搏斗中,根据其临床上有发烧、咳嗽、肺部有阴影等肺炎共性症状,但与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肺炎相比,症状不够典型,病原体尚未完全明确,而且有传染性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等特征,于1月22日首次使用“非典型肺炎”来命名它,世界卫生组织也确认了其医学名称Atypical pneumonia,简称ATP。2月底,世界卫生组织的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卡洛·厄巴尼(Carlo Urbani)大夫根据当时已经掌握的情况将其命名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简称SARS),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以此取代了ATP。
事实上,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这一命名也没有充分反映该病症的本质特征,早有人建议应该将其命名为“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果真如此,可缩略为“冠肺”)。这种建议虽然尚未被社会和医学界接受,但足以佐证了SARS和非典一样,都是反映人们一定阶段对事物区别性特征的认识。
目前已经找到治疗方法,中国和欧盟科学家联手,成功找到了15种能有效杀灭非典病毒的化合物,为合成非典治疗药物提供了新方法。中欧科学家2005年6月9日在杭州结束的“中国—欧盟非典诊断及病毒研究”项目学术年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
香港大学的新近研究表明,蝙蝠可能是SARS病毒野生宿主
计算机汉字输入专家周钢曾于2003年建议“非典型性肺炎”可以称为“肺痶”。
不过,仍然建议应该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命名原则,在医学界称之为SARS(音“萨斯”)。香港医学界在第一时间与WHO一样,改称为SARS,中国大陆地区,因为民间一直以简称“非典”来称之,故在词条本身,不建议更改。
-------------------------------------------------------------------------------------------------------------
传统医学上的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个明确的诊断。其临床特点为隐匿性起病,多为干性咳嗽,偶见咯血,肺部听诊较少阳性体征;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其疾病过程通常较轻,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与典型肺炎相对应,后者主要为由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20世纪60年代,将当时发现的肺炎支原体作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但随后又发现了其他病原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目前认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军团菌和立克次体(引起Q热肺炎),尤以前两者多见,几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生,没有细胞壁,因此可渗入细胞内的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治疗有效,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而对于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无效的。
---------------------------------------------------------------------------------------------
黄杏初,中国首例报告SARS病人(即中国大陆地区俗称的“非典病人”),也是全球首例。
------------------------------------------------------------------------------------------------------------
叶欣,在非典战争中有极大贡献的广州某医院的护士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