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鼓”如何解释?鼓字怎么写

如题所述


鼓gǔ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鼓角。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饱瘪泄笔画数:13;部首:鼓;笔顺编号:1212514311254
笔画顺序:横竖横竖折横捺撇横横竖折捺
详解:
鼓_gǔ
【名】,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同本义〖drum〗鼓,郭也。春分之音。
《说文》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释名·释乐器》击鼓其镗。
《诗·邶风·击鼓》皮曰鼓。
《汉书·律历志上》抱玉枪兮击鸣鼓。
《楚辞·屈原·国殇》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百姓阗王钟鼓之乐。
《孟子·梁惠王上》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如:鼓钹;鼓_;鼓吏;鼓床鼓面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分之一。
《周礼》形状、作用、声音像鼓的东西。如:石鼓;耳鼓;蛙鼓指鼓声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钟磬被敲击之处〖strickenpoint〗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
《周礼》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四鼓,_至城下。
《资治通鉴·唐纪》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Gustate〗古代量器名。四钧为石,四石为鼓〖Gu,akindofmeasure〗献米者操量鼓。
《礼记》
鼓gǔ
【动】击鼓进攻〖drum〗鼓,击鼓也。
《说文》公将鼓之。
《左传·庄公十年》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诗·唐风·山有枢》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庄公十年》又如:鼓行;鼓险泛指敲击,弹奏〖beat;strike;sound〗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孟子·梁惠王上》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如:鼓腹讴歌;鼓腹含哺;鼓缶打开,开启〖open〗。如:鼓箧;鼓翼挥动〖brandish〗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史记·魏公子列传》如:鼓刀摇动〖row〗。如:鼓棹;鼓楫煽动,鼓动〖agitate;arouse〗。如:鼓令;鼓合;鼓弄;鼓唇摇舌激发〖rouse;pluckup〗。如:鼓舞;鼓励拍打;振动〖flap;shake〗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宋·苏轼《石钟山记》又如:鼓翼;鼓掌凸起,涨大〖bulge〗。如:鼓腹;鼓颊扇动〖fan〗。如:鼓风
鼓板gǔbǎn
〖drumandboard;clapper〗∶说书时所用的鼓和板鼓板轻轻放,沾泪说书儿女肠。
《桃花扇》
〖tympanicplate〗∶人类的鼓室骨,在成人是与颞骨岩部相融合的〖骨〗板鼓吹gǔchuī
〖advocate;proclaimfarandwide〗∶宣扬,使众人知道鼓吹六经
〖preach;playup〗∶吹嘘鼓吹种族优劣论鼓槌gǔchuí
〖drumstick〗敲鼓用的棒鼓捣gǔdao
〖fiddlewith〗[方言]∶折腾;拨弄他一边同我谈话,一边鼓捣收音机鼓点gǔdiǎn
〖drumbeat〗鼓上的一击或敲击声,亦指管弦乐队中打击乐声部的节拍鼓点子gǔdiǎnzi
〖drumbeat〗∶打鼓时的音响节奏
〖rhythm〗∶戏曲中鼓板的节奏,用来指挥其他乐器鼓动gǔdòng
〖agitate;arouse;inspire;urge〗∶以言语或行为激励他人使有所行动鼓动人们去斗争
〖instigate;incite〗∶唆使这些坏事是谁鼓动你干的?边鄙无事,乃群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
《新唐书·崔群传》鼓风gǔfēng
〖blast;workabellow〗加压力通风鼓风机gǔfēngjī
〖blowingmachine;airblower;blastanblowingengine〗产生空气流或气体流的装置鼓风炉gǔfēnglú
〖blastfurnace〗具有鼓风装置的冶炼炉。多用来炼铜、锡、镍等有色金属,也可以用来炼铁。冶炼炉的鼓风装置也叫“鼓风炉”鼓鼓囊囊gǔgu-nāngnāng
〖thick;bulge〗软外皮中塞得圆鼓鼓的;藏物凸起的样子把他们鼓鼓囊囊的一小袋金子往柜台上一扔鼓惑gǔhuò
〖demagogue〗鼓动,煽惑鼓角gǔjiǎo
〖adrumandhornusedinthearmymuchlikethemodernbugle〗战鼓和号角的总称。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_。
《三国演义》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唐·杜甫《阁夜》鼓劲gǔjìn
〖pepsb.up〗使人情绪振作起来大家都为他一个人鼓劲鼓揪gǔjiū
〖instigate;movebackandforth〗见“鼓秋”鼓励gǔlì
〖encourage;agitate;animate;arouse;inspire〗鼓动激励,勉人向上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回忆我的母亲》鼓溜溜gǔliūliū
〖bulging〗形容饱满而凸起的样子睁着鼓溜溜的眼睛鼓溜溜的麦粒鼓楼gǔlóu
〖drum-tower〗城隅上置放巨鼓的楼房。用以报时或警戒盗贼。佛寺亦有鼓楼,与钟楼相对,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悬鼓报时,或于典礼时敲击鼓膜gǔmó
〖tympanicmembrane〗分隔中耳及外耳的薄膜鼓破众人捶gǔpòzhòngrénchuí
〖everybodyhitsamanwhoisfallen〗含义与“墙倒众人推”相似。指众人群起攻击落魄失势之人这真是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捶,看见我脑袋软,好欺侮是不是?鼓气gǔqì
〖feelangry〗[方言]∶因某事而感到很气愤她还在为那件事而鼓气鼓秋gǔqiū[方言]
〖movebackandforth〗∶摆弄我很喜欢鼓秋一些小玩意
〖instigate〗∶煽动;怂恿有话当面讲,不要背后乱鼓秋也说“鼓揪”鼓舌gǔshé
〖speakevilofothers〗用花言巧语蛊惑别人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庄子·盗跖》鼓师gǔshī
〖drummer〗乐队中的鼓手。戏曲乐队中敲击板鼓的人鼓室gǔshì
〖tympanum〗∶松鸡和其它山鸡颈部的裸露部分,当展翅时食管充气并扩展
〖tympanic〗∶是在人类颞骨岩部的一个含气小腔。内有听小骨、韧带、肌肉、血管和神经鼓手gǔshǒu
〖drummer〗∶击鼓的人
〖tympanist〗∶特指管弦乐队中的定音鼓手鼓书gǔshū
〖dagu—Chineseballadwithdrumaccompaniment〗大鼓鼓腾腾gǔténgténg
〖bellied〗形容饱满而凸起的样子鼓腾腾的书包鼓凸gǔtū
〖protrude〗凸出来她的眼睛有点鼓凸鼓外圈gǔwàiquān
〖counterhoop〗鼓上夹住并绷紧鼓皮的外圈鼓舞gǔwǔ
〖inspire;hearten〗鼓动;激发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永远鼓舞我们战胜一切困难。
《小米的回忆》鼓乐gǔyuè
〖strainsofmusicaccompaniedbydrumbeats〗本指弹奏乐器。亦指敲鼓声和奏乐声,泛指我国民族音乐鼓乐大作鼓乐喧天鼓噪gǔzào
〖clamor;makeanuproar〗鸣鼓喧哗鼓噪而进。
《左传·哀公十七年》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以疑兵惊之。
《三国演义》喧闹,起哄柳金松在大家鼓噪下,吹了几支唢呐曲子。
艾明之《火种》鼓掌gǔzhǎng
〖clapone'shands〗∶拍巴掌
〖applaud〗∶今多表示赞成或欢悦的意思等我明日得了官,你就从贡院里鼓着掌,掴着手叫到我家里来。
关汉卿《状元堂陈母教子》鼓胀gǔzhàng
〖tympanites;distensionofabdomen〗一作“臌胀”。指腹部胀大、腹皮青筋显露、四肢不肿的病症鼓胀胀gǔzhàngzhàng
〖bulging〗形容鼓胀的样子塞得鼓胀胀的书包鼓铸gǔzhù
〖tomintcoinsbymeltingmetals〗鼓风扇火,冶炼金属、铸造钱币或器物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
《史记·货殖列传》
出处:
[①][gǔ][《__》公户切,上姥,_。]亦作“_1”。亦作“_1”。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泛指器乐。古代鼓用以节制其他乐器,古人以为群音之长,故称。鼓声。鼓面。钟磬被敲击之处。击鼓。指击鼓使进。敲击或弹奏。振动;摇动。泛指敲或拍。挥动;舞动。用风箱等扇。使膨胀。凸起;涨大。激发;振作。煽动;蛊惑。鼓吹,抬高。击鼓的乐师。形状、作用、声音像鼓的。罩在髻外的发饰。古代计时单位。因击鼓报时,故称。古代量器或衡器名。其容量大小或重量轻重说法不一。计量。古称布十匹为一鼓。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以西,为白狄的一支。通“瞽”。参见“鼓_”。
【亥集下】【鼓字部】
鼓;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526第01〔古文〕?【唐_】工_切【集_】【__】果五切【正_】公土切,?音古。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_文】鼓,郭也。春分之音,_物郭皮甲而出,故_之鼓。【徐_曰】郭者,覆冒之意。【玉篇】瓦__,革_面,可以_也。__,鼓所以__,__音_。【周_·地官·鼓人】掌_六鼓。【_】六鼓:_鼓八面,_鼓六面,路鼓四面,_鼓,皋鼓,_鼓,皆_面。又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_之_鼓。殷楹鼓,以柱_中,上出而_之也。周_鼓,植__而_之也。
又星名。【_雅·_天】河鼓_之_牛。【郭_】荆楚人呼_牛__鼓。_者,荷也。
又【前_·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_,曰石鼓,__有兵。
又_名。春秋鼓_,白狄__。【左_·昭二十三年】__鼓,_之。【後_·郡_志】_鹿下曲_有鼓聚,故翟鼓子_。
又量名。【_·曲_】_米者操量鼓。【_雅】斛_之鼓。【荀子·富_篇】瓜桃_李,一本_以盆鼓。【_】鼓,量也。__度以盆量也。
又【後_·_夷_】扶__,正月,_中_日大___,名曰迎鼓。
【集_】俗作_,非是。考_:〔_器,鼓所以__,__音_。〕
_按玉篇_此文,____引__。_改_器___。
【卷三】【攴部】
编号:2
鼓,[公_切],_鼓也。从攴从_,_亦_。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