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鉴娱乐圈内的爱情?

如题所述

且行且珍惜——面对圈内的各种婚变,你还是否相信爱情

围绕着最近风风火火的“王菲李亚鹏事件”“且行且珍惜”“周一见”“孙俪秒删微博”等众多事件,中国网友齐心协力将#相信爱情#,#不相信爱情#,作为热议话题之一,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那么,面对娱乐圈内,大大小小的鲜活实例,我们怎么看待这样的爱情?而这些时代的先锋们的恋爱经历,对我们的生活又应该有怎么样的品鉴意义?今天,我就用比较早的爱情三角理论来简单地剖析一下,娱乐圈内的恋爱观。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他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的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这三个组成部分自己独立也可,或跟别的因素随机搭配,能够组成7个大的恋爱类型。分别是:喜欢式,迷恋式,空洞式,浪漫式,伴侣式,愚蠢式,完美式七种爱情。 现在,我们套用娱乐圈事件中的各路主人公,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因素导致的了他们婚姻生活的不稳定,同时论证一下他们的恋爱观真的对我们大家的生活影响很大?

现在给大家做一个因素拆分:亲密:可以看做大部分而非全部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投入;激情,可以看做是大部分而非全部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承诺可以看做是大部分而非全部的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他们三个因素也分别有温度色彩: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现在,我们大家大概可以分析得出来,恋爱和婚姻最大的转折点就在这个燃点。投入过多,亲密,激情放在一起,必须燃烧起来;而要踏踏实实过日子,每天燃烧可不行,一定要有降温的因素,这个就是所谓的”承诺“。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承诺绝不是类似于”周迅说李亚鹏满足了我对男人所有幻想。姚晨说最适合我的人是凌潇肃。文章说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我女人叫马伊琍。”这样的说词,承诺是什么?首先,是双方的组成,有长期和短期两说。短期方面就是做出一个爱或者不爱的决定,而长期方面则是维护这一爱情关系的承诺,包括对爱情的忠诚,责任心,说大了,就是一种患难与共,致死不渝的承诺。最合适的,就好比,爸爸抽烟,妈妈嫌对他身体不好,然后没日没夜的念叨,这是一种对对方关爱的责任心。那么,妈妈为什么一定要爸爸这么做,甚至冒着争吵的危险?就是患难与共在背后作支撑。言下之意,就是说,你病了没有关系,还有我要为你付出。争吵的前提是我要为你付出的,你不能不管不顾。而爸爸这一方的承诺就是受到了应有的“限制”,即为“忠诚”的另外一种表达。 在这里,短期,长期不往往由于处于不同情况,会不能同时具备。比如,决定爱一个人,但是不一定愿意承担责任。就好比说,文章同学面对姚笛的恋情,愿意去爱,但就目前情况(笔者记录前)文章的且行且珍惜体,透露出,不一定愿意承担责任。

现在,相信大家对于这三个因素也能明白。就说说,这三种因素作用下,我们体验到的不同爱情情感。

首先说 喜欢式爱情(喜爱),用英文就是Like。这个感情中,只有亲密,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没激情,不能愿意厮守终生。友谊是最常见的形式。

第二种。迷恋式(痴迷的爱)Infatuated love : 认为对方有强烈的吸引力,但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常见的就是:初恋。

第三种,空洞式的爱(Empty Love):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那么看上去就是为了应付逼亲,自己也不愿意一个人过一辈子,找一个人搭伴,或许对方或自己还是一个同性恋,总之是对对方没需求。

第四种,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在意过程,不在意结果。这点上,就邀请大家仔细想想清楚了,我们的所谓浪漫式的爱情到底谁能经历的起?要浪漫,没有精力不行,没有时间不行,没有金钱,那就是更浪漫不起来的。想想,谢霆锋当年跟美丽善良聪明精干的张柏芝求婚,愣是整整租了菲律宾的一个岛。而机会,对于很多大人物来说,处于社会的最上层,见识的漂亮优秀志同道合者更是居多,所以,最不担心结果的就是他们。赶脚赏心悦目,拿来便使用,不合适,永远都有下一个。这样的恋情,显然我们正常人是不能有的。

第五种,伴侣式爱情(Companionate Love):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比空洞式多了亲密关系,算是每天在一起和心灵鸡汤而对对方没有什么特别的需要,如果没特殊情况的话。我自己感觉,在教会内的弟兄姊妹如果成了亲,很多的相处模式都是这个样子的。他们之间的称呼方式也是“弟兄长,姊妹短的”。

第六种,愚蠢式爱情(Fatuous Love):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这里面,激情和亲密怎么区分?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举个例子,章子怡同学听到汪峰同学的歌声砰然心动,和对方相处,有一种兴奋的体验。激情有个明显的特点:强烈,爆发,短暂。所以,我们不难想象,为什么有的男女明星最容易全城热恋,之后也能消失殆尽。爱情是绝没有长久的,因为最重要因素——激情不能一直燃烧,烧没了,就该踏踏实实过日子,可是,大部分明星的环境让他们几乎不可能接受平淡的生活,不是2012年很平和的圈内夫妻姚晨也和她认为最爱的人离婚了么?这就是客观因素,牵制了人们对配偶那一方的选择。而反观他们在全城热恋时候,对承诺做出的坚定表述,就能够知道这把火势真是冲昏了人所有的思维模式。亲密是爱情组成部分最复杂的,“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这个因素在这里暂且不谈,我们可以在后面详细分析一下温暖的亲密体验。

第七种,就是完美式的爱情体验。这个完美一词,每个人都愿意得到,尤其是爱情,那么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有这样美好的一段恋情?如果从时间长轴上来看,抛去成年之后在家长威逼利诱之下通过相亲找到了彼此的情况,大部分人(普通人)其实应该是能够经历这么样的一个过程的。因为,在这套理论的创始人斯滕伯格看来,只有这一种才是真正的爱情。在这个完美的模型中,不得不讨论的,就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密因素。它真是太重要的因素了,所以在这里包含了九个基本的要素: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受到幸福 3.在一起做事情时候非常愉快,并且有美好的回忆。 4.尊重彼此 5.互相理解 6.分享,物件或是心情 7.获得情感支持 8.沟通 9.珍惜彼此。

通过以上专业的知识分析,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很多明星的恋爱,其实根本就不能够完全属于完美爱情。因为他们的环境太不同寻常了,追求生活的幸福也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得到。首先,他们生活的环境让他们必须面对不同的人,这些人,有的年轻貌美(这个应该是群花争艳),有的“财”高八斗,有的,,,,眼前就是各种各样的机会。而人,往往又是很贪婪的动物。此前已经有很多社会科学家做过实验,将被试分三次提问,问他们分阶段的问题“给你100万,你跟妻子离婚,你是否愿意”,被调查的被试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举手,“给你9999万”,几乎98%的人都举起了手;“给你30个亿。”人们从来都有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力可以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可以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但却往往无力阻挡眼前的诱惑。不是他们经不起诱惑,实在是这个诱惑太巨大了,让他忘记了自己本身的追求,却无法忘记潜藏在人心里最本质的东西——贪婪。明星也不是神,有好的机会就争取,也算是人之常情。

那么,为什么说我们不应该根据明星们的混乱婚姻感到难过甚至是对爱情怀疑呢?明星本身的自我效应直接决定了他们未来生活的状态,在每一次选择几乎都是以貌为基点,通过对大陆明星学历的小调查,就可以推断的出来,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也许更显得苍白无力,一群没有特别多的教育背景的人,围绕在最文明开化的聚光灯下的状态,是疯狂的。我不是刻意恶评明星的受教育程度,只是认为,人的作为我们应该普及的基本认识社会的权利,如果被剥夺,那么,认识整个社会的工具和基点,就自然而然会少了很多,原则性,普适性,也就显得不那么的重要了。这样的条件下,能够谈一场触动内心世界的恋爱,也显得要求过高了。以貌取人,甚至是以帽去未来,对他们的需要是更合适的。所以,结果显而易见的。

综上所述,任何以此为依据,来谈谈自己是否还相信爱情的人们,请结合以上两点,看看你是不是都足够与众明星们同步,然后再来发出感慨。这个话,不是我最先说的,但是我引用一下。“其实,别因为听说文章出轨了,就说不再相信这世上真有好男人了,别因为李亚鹏和王菲离婚了,就说不再相信爱情了。只要你爹还和你妈在一起,你爷爷还和你奶奶在一起,你外公还和你外婆在一起,那你就得相信爱情。周一起床醒来,你还得赶早七点的地铁,吃几块钱的早餐,再看看自己的存款,没事别瞎操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