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养猪成绩中等偏上,牧原为何却不以它为主要模式?3个不足

如题所述


近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12月1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2月13-14日与多家机构投资者进行了电话会议、
在会议中谈及楼房猪舍的养殖成绩及下一步建设规划时,牧原股份透露,当前楼房猪舍的养殖产能在牧原公司内部生猪养殖产能中占比不到10%,而且未来牧原公司也不会以楼房猪舍作为生猪养殖产能的主要模式。
楼房养猪
最近几年,受土地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向了楼房养猪的发展之路,据《中国经济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温氏、新希望、牧原、唐人神、杨翔等多家龙头养猪企业均推出了楼房养猪项目。
今年10月月份,楼房养猪着实火了一把。
因为在10月1日,中新开维现代牧业一号生产大楼迎来了1000头猪,1000头猪显然不是大事,大事是因为这1000头猪住进了价值20个亿的猪舍中。
据介绍,中新开维在湖北鄂州投资了40个亿,修建了两栋26层高的生产大楼,大楼占地面积高达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养猪大楼,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高、单体面积最大的楼房养猪示范基地。
这两栋养猪大楼中的每一栋存栏量都可以达到30万头左右,而年出栏量都可以达到60万头,两栋年出栏高达120万头。
楼房养猪的优势
1、节省土地
据报道,湖北鄂州中新开维的楼房养猪项目的占地面积仅占普通养猪模式的5%,也就节约了95%的用地面积。
我们常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为了保证粮食的正常供应,最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土地的保护力度,强调18亿亩土地红线,也时有破坏土地,破坏庄稼的企业受到相应处罚的报道。
要想在尽量少用地的前提下养殖更多的猪就需要将猪场建设从横向变为竖向,将猪养到空中,可以突破区域土地限制因素。
2、猪舍环境更好
住楼房的都知道,楼层越高相对来说空气越好,楼房养猪也是同样的道理,较高的楼层猪舍环境整体要好于平房。
而空气中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以及固体颗粒是导致猪群呼吸道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空气质量提高了就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进而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度,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
3、智能化程度更高
目前,平房猪舍的智能设备多停留在智能温控、智能通风、自动喂料、自动出粪等设备上。
而楼房养猪目前普遍配备了精准饲喂仪、饮水宝等智能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现精准饲料加工和精准饲喂,再配合通风系统、空气过滤系统,可以给猪群提供营养搭配更合理的饲料,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猪群的生产成绩,比如母猪产仔数,肥猪成活率,肥猪生长速度等。
智能化程度高,需要的人工就少。
据报道,一个拥有1000头母猪养猪场,从母猪配种到仔猪断奶,整个养殖过程需要13-17人,而在智能化设备的加持下,杨翔股份制需要5个人即可。
据牧原表示,目前楼房猪舍的养殖成绩处于公司内部中等偏上的水平,而且配备智能化设备和高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控之后,再加强精细化管理,楼房养猪的养殖成绩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4、更具规模化优势
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发展规模化养殖,楼房养猪可以实现每个点25万头以上的养殖量,具有非常明显的规模化优势,也是符合国家生猪养殖行业大的发展方向的。
既然楼房养猪有这么多好处,生产成绩也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作为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为何不把楼房养猪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模式呢?这是因为楼房养猪有三个“致命的不足”。
不足一、前期建设成本高
以目前比较先进的猪舍建设来看,普通的平房养猪场,每头母猪所需要投入的硬件设施成本在8000-12000元,再加上母猪成本、饲料成本等,一头母猪的费用需要16000元左右。
而楼房养猪因为猪场建设费用高,智能化设备多,一头母猪的费用甚至超过了26000元。
最近几年,猪价相对比较理想,养猪利润整体尚可,高成本建设还可以接受。
但未来养猪同样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利润会越来越小,楼房养猪的高投入同现在养殖企业追求的“轻资产”相违背。
不足二、疾病防控难度高
就拿最近几年让养猪人头疼的非洲猪瘟来说,其进入我国已经3年多的时间了,虽然当前我们找到了比较有效的非洲猪瘟的防控方法,但是还仅仅是局限于生物安全之上,还时不时会有猪场出现问题,而每一次发病,猪场都要面临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平房养猪,猪群生活在不同的圈舍中,每栋猪舍之间都存在天然屏障,即便有病毒传入,也可以通过检测拔牙等进行精准防控。
而楼房养猪,猪群都集中在一栋猪舍内,养殖密度大,猪群之间互相接触也难以避免,一旦发病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其疾病防控难度更高,疫病风险更高。
不足三、楼层间的防水问题大
因为两个楼层之间隔的不仅是空间,也不仅仅是水,还有猪粪和尿,猪粪和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楼层间的防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目前采用的粪尿处理方式和防渗漏方式均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可能是材料问题,也可能是猪舍建筑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