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题所述

一、.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欲望
可以说美术是一门培养审美情趣的艺术学科,“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艺术教育即情感教育,这句话虽有点偏颇,但从其功能上讲,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则无可非议,如一次野外写生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内心捕捉没、感悟美,可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则尽收眼底,可感悟在心,可谓美不胜收,那种对祖国及其山川的感情油然而生,美也真的在其心了。不仅如此,美术作品也常常给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并将其内在美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从中受到爱美情感的感染,使他们的身心徜徉于作品之间。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知曾经征服了多少人,那神秘的梦幻般的微笑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和畅想。罗中立的著名油画《父亲》,那古铜色的布满皱纹的面容,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巨变,见证着生活的操劳艰辛,一副烟袋更让人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忧郁而又深邃的眼神里饱含着多少的思索、企盼和平凡的愿望追求。此时人们的心中便会升腾起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父亲形象。心中感悟出的也便是那深沉的父爱,内心里所涌动的是无以名状的感恩与回报。
所以美术教学要时刻绷紧感情这根弦,善于把握课程内容所表现出的感情因素,将其转化为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 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就要加强情感教育,可以让他们走出课堂,到广阔的外界空间,置身于真实的美境之中,使他们身临其境,感受会更真切,感情也会更强烈。同时,要多参观、欣赏、解读和临摹作品,从作品中感受生活、自然和人生,真正领略艺术之美,心之所向,美之所在。
二、静心创设富有感染力的多媒体教学情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新一轮的春天,拓宽了教学的视野和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若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将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不可多得的活力源泉。详细一点来讲,首先,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奇的事情保持着时刻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教师可以恰好借用这一性格特征以及最新的教学需求,将教学内容通过动画、声音以及动态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在使得学生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信息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比如在教授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一年四季”之时,教师就可以将具有季节代表性的图片、声音等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彷如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受到绘画的更高境界,让他们感受美、理解美,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创作出更好的美术作品。其次,艺术欣赏只有在师生对绘画作品从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前提下,才能在更高的程度上发掘其中更美的内涵。因此,教师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最新思想动态及兴趣所在,使得所选取的教学素材更加符合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要求,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不断强化,也利于美术教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更加轻松与和谐。
三、发挥生活化教学的魅力
众所周知,美术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运用到生活的感悟中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若能合理地借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去开发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视野,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具有极强的催化剂的成效的。具体来说,教师要善于将课堂中所教授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吸引学生关注的眼球,并且逐步地培养他们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比如在教学生画小鱼儿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将课前准备好的容纳几条漂亮小雨的小型鱼缸搬进教室。在学生争先恐后的赏鱼过程中,教师可以借机提问“鱼儿有哪几种形状呢?”、“鱼儿身上的花纹像什么”之类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得出诸多可贵的五花八门的答案。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了无限的快乐,而且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善于发现美好的眼光和能力,为课堂教学成效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有,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成绩、领悟能力等因人而异,在实行生活化教学的进程中,教师要善于仔细认真地去发现每一个学生所拥有的不同的天赋,给他们布置的学习任务要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成长特征,而且教师要善于融入到学生的世界中去,陪伴他们在课堂中、课外游戏等过程中去探索美术的踪影,感悟美的存在。从而为小学生潜能的挖掘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也使得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能够登上更高的层次。
四、以情促教,美化心灵
美育即是以真善美去净化人们的心灵。小学生的思想简单,心灵单纯,在这一阶段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的净化是最佳时期,教师在进行美术授课的过程中注重以情感带动教学的进展,将会获得不可比拟的教学成效。古语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进程中,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作用,要以和善的笑容、亲切的言语去感化学生, 让学生明白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引导他们逐渐明白每个人的价值与存在意义,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长期的教学努力。还有,教师可以借助“我爱爸爸妈妈” 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回忆生活点滴中的体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平时生活中爸妈关心自己的细节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配上温情的文字, 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一一展示。教师要随时给予学生一些言语鼓励和引导,让他们明白亲情的重要、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让学生的美的情感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不自觉中审美能力自然得到了更加强化的锻炼。以情促教还要求教师要善于跟学生家长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逐步地培养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使得审美能力得以提高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充分地体现出了美术课程的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