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眼查,为什么有人说查公司靠不靠谱都用天眼查?

如题所述

天眼查是一款企业查询平台,推荐你使用启信宝app,数据更加精准。

启信宝是一款快速精准的 企业信息查询工具 。涵盖工商信息、司法诉讼、知识产权、股权结构等多维度信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深度分析,挖掘企业、高管之间的关联关系,帮助用户快速了解 合作公司,预防潜在风险,获得商机,为客户提供决策支持 !
1.查询企业信息
快速精准企业信息查询工具,为专业人士提供丰富详尽企业信息检索
2.查找关联关系
查看目标人员信息,关联企业及商业合作伙伴情况,深度挖掘企业关系
3.查找目标客户
快速构建目标企业画像,寻找意向客户,挖掘销售线索,提升获客效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0

天眼查是一款 “都能用的商业安全工具”,实现了企业信息、企业发展、司法风险、经营风险、经营状况、知识产权等40种数据维度查询(企业工商信息、法律诉讼、法院公告、商标专利、向外投资、分支机构、变更信息、债券、网站备案、著作权、招投标、失信、经营异常、企业年报、招聘及新闻动态等),深度商业“关系梳理”,专业信用报告呈现等功能。适合金融、投资、律师、咨询、记者、商务等人士。

天眼查是以公开数据为切入点、以关系为核心的产品,在帮助传统企业或个人降低成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提供了产品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银行或金融担保机构可通过天眼查所提供的信息查询及关系挖掘服务,高效率获取更多更全面可靠的借贷企业的经营状况信息,以确保借贷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也为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提供高效、可靠的线索查询渠道,优化信息求证方式。

拓展资料:

主要提供专业的企业信息查询、企业关系挖掘服务。天眼查为用户提供搜索查询功能,主要信息包括:工商信息、涉诉信息、商标专利、失信信息、企业变更与企业年报、以及企业关联关系查询等。天眼查实现了全量工商数据、商标数据、公开诉讼数据的融合,以及对企业关系的深度挖掘。

跨平台展示

天眼查支持跨终端的数据分析与展示,提供丰富的交互效果,支持多设备协同分析、展示。

风险提示

支持关注企业变更的提醒推送,所关注的企业发生工商信息的变更,天眼查可实时推送,以便用户洞察风险、及时响应。

权威报告

支持天眼报告和工商报告打印、多格式导出,具备强大的官方信息背书,有效减少工作流程。

数据融合

支持整合用户自有数据,可以将自有数据与天眼数据融合。

大数据咨询服务

提供一体化咨询服务,基于在关键行业和业务领域的洞察力、技术专长和数据优势,提供可行性建议和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天眼查-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24
天眼查是一款手机应用软件。天眼查是以公开数据为切入点、以关系为核心的产品,在帮助传统企业或个人降低成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提供了产品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银行或金融担保机构可通过天眼查所提供的信息查询及关系挖掘服务,高效率获取更多更全面可靠的借贷企业的经营状况信息,以确保借贷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也为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提供高效、可靠的线索查询渠道,优化信息求证方式。
主要提供专业的企业信息查询、企业关系挖掘服务。天眼查为用户提供搜索查询功能,主要信息包括:工商信息、涉诉信息、商标专利、失信信息、企业变更与企业年报、以及企业关联关系查询等。天眼查实现了全量工商数据、商标数据、公开诉讼数据的融合,以及对企业关系的深度挖掘。

天眼查可以的,也是获取的全国企业信息系统上的资料。不过我还是建议去正规的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查看。

天眼查属于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是一款 “都能用的商业调查工具”,可查询企业工商信息,公开的法律诉讼信息,企业注册商标等信息。天眼查可实时提供工商注册信息、商标信息、对外投资信息、涉诉等信息查询,帮助用户及时全面了解企业经营和人员投资状况。
同时,天眼查还提供体现企业经营状况的评分,帮助用户及时洞察企业经营信息全貌。产品包括:天眼查网页版、天眼查专业版(APP)、天眼查企业版、天眼查定制版等多种信息查询系统。
第3个回答  2018-04-26
有真有假,天眼系统不靠谱,好多都过期过时的信息都没改,很多是错误信息,并且国家公示系统里没有的相关企业信息也有,要查就到国家公示系统查,是最近的信息。这种以出卖企业隐私盈利的企业本身就不应该存在,目的不纯良,国家应该立法,他们是在偷法律的空隙,还大张旗鼓的宣传,国家应该管管。经常收到骚扰电话,都是天眼错误登记过错。
第4个回答  2018-05-31
天眼查,企查查都是盗取公开的企业信息,作为自己的信息。企业评分更是没有根据,我的公司5年了,业务正常发展,一直都只有53分,几年都没变过,,朋友公司才成立不久都没怎么做生意,到有66分,不知道他们评分依据是什么?企查查上说我的公司纳税小于1万,也是几年没修改过,其实公司纳税早就远超10万了,后来给他们留言说要追究他们法律责任之后发现纳税这项评价被删了。总之这种公司没有自己的信息来源,也就是到处抄袭,还不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