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gb/t6432-94中试样分解液总体积应该是多少

如题所述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畜禽饲料与添加剂)本标准参照采用ISO5983―1979《动物饲料——氮含量的测定和粗蛋白含量计算》。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2引用标准GB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3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4试剂4.1硫酸(GB625):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4.2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GB665),6g硫酸钾(HG3—920)或硫酸钠(HG3—908),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4.3氢氧化钠(GB629):化学纯,40%水溶液(m/V)。4.4硼酸(GB628):化学纯,2%水溶液(m/V)。4.5混合指示剂:甲基红(HG3—958)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HG3—1220)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4.6盐酸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按GB601制备。4.6.1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8.3mL盐酸(GB622,分析纯),注入1000mL蒸馏水中。4.6.2盐酸标准溶液:c(HCl)=0.02mol/L。1.67mL盐酸(GB622,分析纯),注入1000mL蒸馏水中。4.7蔗糖(HG3—1001):分析纯。4.8硫酸铵(GB1396):分析纯,干燥。4.9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5仪器设备5.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5.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5.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5.4消煮炉或电炉。5.5滴定管:酸式,10、25mL。5.6凯氏烧瓶:250mL。5.7凯氏蒸馏装置:常量直接蒸馏式或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5.8锥形瓶:150、250mL。5.9容量瓶:100mL。5.10消煮管:250mL。5.11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各类型半自动,全自动蛋白质测定仪。6试样的选取和制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过40目筛,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7分析步骤7.1仲裁法7.1.1试样的消煮称取试样0.5~1g(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凯氏烧瓶(5.6)中,加入6.4g混合催化剂(4.2),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入12mL硫酸(4.1)和2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5.6)置于电炉(5.4)上加热,开始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360~410℃)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少2h。7.1.2氨的蒸馏(蒸馏步骤的检验见附录A)7.1.2.1常量蒸馏法将试样消煮液(7.1.1)冷却,加入60~100mL蒸馏水,摇匀,冷却。将蒸馏装置(5.7)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25mL硼酸(4.4)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4.5)的锥形瓶内。然后小心地向凯氏烧瓶(5.6)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4.3),轻轻摇动凯氏烧瓶(5.6),使溶液混匀后再加热蒸馏,直至流出液体积为100mL。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2min,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内,然后停止蒸馏。7.1.2.2半微量蒸馏法将试样消煮液(7.1.1)冷却,加入20mL蒸馏水,转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做为试样分解液。将半微量蒸馏装置(5.7)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20mL硼酸(4.4)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4.5)的锥形瓶(5.8)内。蒸汽发生器(5.7)的水中应加入甲基红指示剂数滴,硫酸数滴,在蒸馏过程中保持此液为橙红色,否则需补加硫酸。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10~20mL注入蒸馏装置(5.7)的反应室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进样入口,塞好入口玻璃塞,再加10mL氢氧化钠溶液(4.3),小心提起玻璃塞使之流入反应室,将玻璃塞塞好,且在入口处加水密封,防止漏气。蒸馏4min降下锥形瓶(5.8)使冷凝管末端离开吸收液面,再蒸馏1min,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流入锥形瓶内,然后停止蒸馏。注:7.1.2.1和7.1.2.2蒸馏法测定结果相近,可任选一种。7.1.2.3蒸馏步骤的检验精确称取0.2g硫酸铵(4.8),代替试样,按7.1.2或7.2.2步骤进行操作,测得硫酸铵含氮量为21.19±0.2%,否则应检查加碱、蒸馏和滴定各步骤是否正确。7.1.3滴定用7.1.2.1或7.1.2.2法蒸馏后的吸收液立即用0.1mol/L(4.6.1)或0.02mol/L(4.6.2)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红色为终点。7.2推荐法7.2.1试样的消煮称取0.5~1g试样(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消化管中,加2片消化片(仪器自备)或6.4g混合催化剂(4.2),12mL硫酸(4.1),于420℃下在消煮炉上消化1h。取出放凉后加入30mL蒸馏水。7.2.2氨的蒸馏采用全自动定氮仪(5.11)时,按仪器本身常量程序进行测定。采用半自动定氮仪(5.11)时,将带消化液的管子插在蒸馏装置上,以25mL硼酸(4.4)为吸收液,加入2滴混合指示剂(4.5),蒸馏装置(5.7)的冷凝管末端要浸入装有吸收液的锥形瓶内,然后向消煮管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4.3)进行蒸馏。蒸馏时间以吸收液体积达到100mL时为宜。降下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内。7.2.3滴定用0.1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4.6.1)滴定吸收液,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红色为终点。8空白测定称取蔗糖0.5g,代替试样,按第7章进行空白测定,消耗0.1mol/L盐酸标准溶液(4.6.1)的体积不得超过0.2mL。消耗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4.6.2)体积不得超过0.3mL。9分析结果的表述9.1计算见下式:粗蛋白质(%)=(V2-V1)c×0.0140×6.25/(m×V′/V)式中:V2——滴定试样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V1——滴定空白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m——试样质量,g;V——试样分解液总体积,mL;V′——试样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L;0.0140——与1.00mL盐酸标准溶液〔c(HCl)=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6.25——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9.2重复性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当粗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1%。当粗蛋白含量在10%~25%之间时,允许相对偏差为2%。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我有个现成的其他的我现在没时间你自己找吧.cn/standard/article/2006-10-20/2253-1.htm牧草我没做过如果粗蛋白的含量比较低的话建议取样加倍补充一下.饲料中Ca的测定方法GB/T6436-921.简述:本标准适应于配合饲料,浓缩料,预混合料和单一饲料。2.原理:将试样中有机物破坏,使钙溶解制备成溶液,用三乙醇胺、乙二胺、和淀粉溶液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在碱性溶液中以钙黄绿素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络合滴定钙,可快速测定钙的含量。3.试剂:1)盐酸羟胺(AR);2)盐酸1+1(V1+V2);3)氢氧化钾溶液200g/L;4)三乙醇胺水溶液1+1(V1+V2);5)乙二胺水溶液1+1(V1+V2);6)淀粉溶液;10g/L(1%)称取1g可溶性淀粉加入200ml烧杯中,加5ml水润湿。加95ml沸水搅匀,煮沸,冷却备用(现配现用);7)孔雀绿水溶液:1g/L;8)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指示剂:0.1g钙黄绿素与0.10g甲基麝香草酚蓝与0.3克百里香酚蓝,5g氯化钾研细混匀,贮存于磨口瓶中备用;9)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钙的滴定度为0.4g/ml)。4.试样制备:方法:称取试样适量(预混料1g,浓缩料,全价料,鱼粉等2-4g于坩埚中),精密称定,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再加入高温炉于550oC下灼烧3h(或测定粗灰分连续进行),在盛灰坩埚中加入盐酸溶液(1+1)10ml,小心煮沸,冷却至室温,将此溶液过滤(脱脂棉)转入容量瓶中(100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5.测定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5ml,加水50ml,加淀粉溶液10ml,三乙醇胺2ml,乙二胺1ml,1滴孔雀石绿,滴加氢氧化钾溶液10ml,加0.1g盐酸羟胺(每滴一种试剂都需摇匀),加钙黄绿素少许,在黑色背景下立即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绿色消失呈现紫红色为滴定终点.6.计算钙的含量:X(%)=式中:T--------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钙的滴定度,mg/mlV0-------试样分解液的总体积,mlV1-------分取试样分解液的体积,mlV2--------实际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m---------试样的质量,g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7.重复性:每一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含钙量在5%以上,允许相对偏差3%;含钙量5%--1%时,允许相对偏差5%;含钙量1%以下,允许相对偏差10%。四.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CB/T6437—921.简述:本标准适应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和单一饲料。测定范围磷含量0——20mg/ml。2.方法原理:将试样中的有机物破坏,使磷游离出来,在酸性溶液中,用钒钼酸铵处理,生成黄色的(NH)3PO4NH4VO316MoO3,,在波长420mm下进行比色测定。3.试剂:1)盐酸(1+1水溶液)硝酸高氯酸2)钒钼酸铵显色剂:称取偏钒酸铵1.25g,加硝酸250ml,另称取钼酸铵25g,加水400ml加热溶解,在冷却的条件下,将两种溶液混合,用水定容成1000ml。避光保存,若生成沉淀,则不能继续使用。(注:钼酸铵倒入偏钒酸铵中)。3)磷标准液:将磷酸二氢钾在105oC干燥1h,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0.2195g溶解于水,定量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硝酸3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50mg/ml的磷标准液。4.试样的分解干法:与Ca测定试样的制备方法一致,在实际中,Ca,P使用同一分解液.5.标准曲线的制备:准确移取磷酸标准液,取0、1.0、2.0、5.0、10.0、15.0ml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钒钼酸铵显色剂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常温下放置10min以上,以0ml溶液为参比,用10mm比色池,在420nm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磷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6.试样的测定: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0.5ml—10ml(含磷量50—750mg)(实际中取0.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钒钼酸胺显色剂10ml,按5的方法显色和比色测定,测得试样分解液的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查得试样分解液的含磷量。7.计算:样品中总磷含量(P%)=式中:m---------试样的质量,g;m1----------由标准曲线查得试样分解液磷含量,mg;V1---------移取试样分解液的体积,ml;V-------试样分解液的总体积,ml;所得到的结果应精确到0.01%8.允许差每个试样称取两个平行样品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其间分析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大于下表所列相对允许偏差:磷含量%允许偏差%>0.510≥0.53五、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1、简述: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各种单一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2、方法原理:试料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来表示。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中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3、测定步骤:将干净坩埚放入高温炉,在550±20℃下灼烧30min,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冷却30min,称其质量。再重复灼烧冷却至恒重。在已恒重的坩埚中称取2g试料,精密称定,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在炭化过程中,应将试料在较低温度状态加热灼烧至无烟,尔后升温灼烧至样品无炭粒,再放入高温炉,于550±20℃下灼烧3h。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冷却至30min,称取质量。再同样灼烧1h,至恒重。4、计算结果:式中:m0——为恒重空坩埚质量,(g);m1——为坩埚加试料后质量,(g);m2——为灰化后坩埚加灰分的质量,(g);所得结果应表示至0.01%5、允许误差:粗灰分含量在5%以上,允许相对偏差为1%;灰分含量在5%以下,允许相对偏差为5%。六、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方法快速测定法(GB/T6439-92)1.简述:本标准用于测定配合饲料和单一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以及原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2.方法原理:使试样中氯离子溶解于水中,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液使氯化物形成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使铬酸钾指示液变色。3.试剂:1)10%的铬酸钾指示剂2)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液(4.测定方法:称取5-10g样品,准确至0.001g,准确加蒸馏水100ml,搅拌15min,放置至澄清(或过滤),准确移取上清液25ml,10%铬酸钾指示剂1ml,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呈现出砖红色,且1min不褪色为终点。5.计算:式中:V0——试样稀释的总体积,ml;V2——滴定用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V1——移取试液的体积,ml;C——硝酸银溶液的麾尔浓度,mol/L;m——称取试样的重量,g;实际中:V0=100ml;V1=25ml;氯含量在3%以下(含3%),允许绝对误差0.05;氯含量在3%以上,允许相对偏差3%。七、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GB/T6432—19941、简述: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2、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量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3、试剂:1)硫酸: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2)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6g硫酸钾或硫酸钠,磨碎混合均匀;3)氢氧化钠:40%水溶液(m/v);4)硼酸:2%水溶液;5)混合指示剂:甲基红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6)盐酸标准溶液:0.1mol/L(8.3ml盐酸注入1000ml蒸馏水中)。标定:4、试样的消煮:称取试样0.5g,精密称定,放入凯氏烧瓶中,加入3.4g混合催化剂,再加和10ml浓硫酸和2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置于电炉上加热,开始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共加热3小时。5、常量蒸馏法将试样消煮液冷却,加入60~100ml蒸馏水,摇匀,冷水冷却。将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来端浸入装有50ml硼酸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的锥形瓶内。然后小心地向凯氏烧瓶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轻轻摇动凯氏并行瓶,使溶液混匀后再加热蒸馏,直至流出液体积为100ml。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2min,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内,然后停止蒸馏。6、蒸馏步骤的检验精确称取0.2g硫酸铵,代替试样,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测得硫酸铵含氮量为21.1g±0.2%,否则应检查加碱,蒸馏和滴定各步骤是否正确。7、滴定用0.1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吸收液,溶液由蓝色变成灰红色为终点。8、计算:式中:V2——滴定试样时所需用的标准盐酸溶液的体积,ml;V1——滴定空白时所需标准盐酸溶液的体积,ml;C——盐酸的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称取试样的质量,g。0.0140——每毫克当量氮的克数;6.25——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9、重复性每个试样的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什为结果。当粗蛋白质在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1%;当粗蛋白质在10%~25%之间时,允许相对偏差为2%;当粗蛋白质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真蛋白的检测1)称1克样品于200ml烧杯中2)加50ml水煮沸3)加10%硫酸铜20ml4)加2.5%氢氧化钠20ml边加边搅拌5)放置1小时后过滤6)用70度的热水反复洗残渣,直到滤液无硫酸根离子为止7)放入烘箱65~75度,干燥两个小时8)其余和做粗蛋白一样(硫酸过量一点)八、饲料中粗脂肪测定方法。GB/T6433—19941、简述: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单一、混合饲料和预混料中粗脂肪的测定方法。2、方法原理:索氏脂肪提取器中用乙醚提取试样,称提取物的重量,除脂肪外还有有机酸,磷脂、脂溶性维生素,叶绿素等,因而测定结果称粗脂肪或乙醚提取物。3、试剂与仪器2)无水乙醚(AR)3)索氏脂肪提取器(带球形冷凝管):100或150ml。4)索氏脂肪提取仪。4、使用索氏脂肪提取器测定:索氏提取器应干燥无水。抽提瓶(内有沸石数粒)在105±2℃烘箱中烘干60min,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08g为恒重。称取试样1---5g,于滤纸筒中,或用滤纸包好,放入105℃烘箱中,烘干120min(或称测水分后的干试样,折算成风干样重),滤纸筒应高于提取器虹吸管的高度,滤纸包长度应以可全部浸泡于乙醚中为准。将滤纸筒或包放入抽提管,在抽提瓶中加无水乙醚60----100ml,在60---75℃的水浴(用蒸馏水)上加热,使乙醚回流,控制乙醚回流次数为每小时约10次,共回流约50次(含油高的试样约70次)或检查抽提管流出的乙醚挥发后不留下油迹为抽提终点。(将试样在无水乙醚中浸泡三小时,效果更佳)取出试样,仍用原提取器回收乙醚直到抽提瓶全部收完,取下抽提瓶,在水浴上蒸去残余乙醚,擦净瓶外壁。将抽提瓶放入105+-2℃烘箱中烘干120min,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1g这恒重。5、计算:粗脂肪(%)=式中:m-----风干试样重量,gm1-----已恒重的抽提瓶重量,g;m2----已恒重的盛有脂肪的抽提瓶重量,g.6、重复性每个试样取两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粗脂肪含量在10%以上(含10%)允许相对偏差为3%。粗脂肪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5%。九、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种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单一饲料。2、原理用浓度准确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醇除去可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为粗纤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成分,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试剂3.1硫酸溶液0.128±0.005mol/L:3.2氢氧化钠溶液,0.313±0.005mol/L:3.3酸洗石棉、95%乙醇、乙醚、正辛醇(防泡剂)。4.4消煮器:有冷凝球的600mL高型烧杯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4.5抽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和漏斗。(滤器使用200目不锈钢网或尼龙滤布)4.6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酸洗石棉悬浮液30mL(内含酸洗石棉0.2~0.3g)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上下铺两层玻璃纤维有助于过滤。7、分析步骤7.1仲裁法称取1~2g试样,准确至0.0002g,用乙醚脱脂(含脂肪大于10%必须脱脂,含脂肪不大于10%,可不脱脂),放入消煮器(或大的三角烧瓶中),加浓度准确且已沸腾的硫酸溶液(3.1)200mL和1滴正辛醇,立即加热,应使其在2min内沸腾,调整加热器,使溶液保持微沸,且连续微沸30min,注意保持硫酸浓度不变。试样不应离开溶液沾到瓶壁上。随后抽滤,残渣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后抽干。用浓度准确且已沸腾的氢氧化钠溶液(3.2)将残渣转移至原容器中并加至200mL,同样准确微沸30min,立即在铺有石棉的古氏坩埚上过滤,先用25mL硫酸溶液洗涤,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15mL乙醇洗涤,抽干。将坩埚放入烘箱,于130±2℃下烘干2h,取出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于550±25℃高温炉中灼烧30min,取出后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7.2推荐法称1~2g试样(脱脂步骤同手工方法)于G2玻璃沙漏斗中,用坩埚夹将漏斗插入热萃取器;从顶部加入预先煮沸的硫酸溶液200mL和两滴正辛醇,将加热旋扭开到最大位置,待溶液沸腾后,将旋扭调到合适位置,使溶液保持微沸30min,抽滤,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加入预先煮沸的氢氧化钠溶液200mL,同样准确微沸30min,抽滤,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将坩埚转移至冷萃取器,加入25mL95%乙醇,抽干,将漏斗转移到烘箱,于130±2℃下烘干2h,取出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放入500±25℃高温炉中灼烧1h,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型号不同的仪器具体操作步骤见该仪器使用说明书。8测定结果的计算8.1计算公式粗纤维(%)=(m1-m2)/m式中:m1——130℃烘干后坩埚及试样残渣重,g;m2——550℃(或500℃)灼烧后坩埚及试样残渣重,g;m——试样(未脱脂)质量,g。8.2重复性每个试样取两平行样进行测定,以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粗纤维含量在10%以下,绝对值相差0.4。粗纤维含量在10%以上,相对偏差为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