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98

如题所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早期教育愈来愈被人们重视。但很多人片面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开发智力,即让幼儿学读、写、画、唱、跳等,忽视了幼儿的早期德育教育。事实上,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其行为习惯各不相同,且并不尽善尽美。幼儿期又是可塑性很强的时期,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园开始,就要组织幼儿在参加各种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强化。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这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探索的问题,通过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教育。规则见于平常,习惯成于自然,根据这朴素的法则,教师应利用平常而琐碎日常生活对幼儿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点点滴滴中确立行为规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独立自主及自制、自律的品质。一个集体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在人与人交往时总会摩擦出矛盾的火花。在吃午点、喝水、上厕所时,教师应提醒幼儿互相谦让,避免因拥挤而造成伤害,善于发现有谦让行为的幼儿并及时肯定。通过经常性地强调,让全体幼儿都能主动做到谦让,形成习惯;自由活动时,幼儿遇到困难,教师应让孩子们尝试自己解决,解决不好时再请老师帮助,从而发展幼儿交往能力;进餐时要求做到桌、碗、地三净,既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又进行了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学会轻手轻脚,学会关心他人,中大班幼儿要求自己穿脱衣裤,折叠被子,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
与孩子生活的每时每刻中都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发生。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挖掘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引导孩子行为模式的形成。如:某一孩子生病了,同伴之间吵闹打架了,弟弟妹妹摔倒了等等,作为教师要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时常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开展随时教育,促使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利用主题活动进行德育教育。结合每个主题活动开展德育教育。如“三八”节,我们结合亲子活动,开展“我的好妈妈”主题教育:以语言活动——夸夸我的好妈妈、音乐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美术活动——画妈妈,这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自己的妈妈有了较为全面、完整地了解,认识到妈妈工作的辛苦,一种爱妈妈的情感油然而生;同时从爱妈妈的角度出发,引导其热爱爸爸、爷爷、奶奶等其他家庭成员,如活动“我帮爷爷、奶奶找快乐”、“我们是快乐的一家”等。“十·一”国庆节来临之际,设计了“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活动。通过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幼儿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结合游戏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游戏在幼儿德育中具有重要价值。游戏不仅给幼儿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还为幼儿提供了实践道德行为的机会。如角色游戏“娃娃家”、智力游戏“走谜宫”、音乐游戏“我来帮助你”,让幼儿逐步领会合作、公平、互助、分享等道德要求,通过学习不断调整和选择自身的行为规范,将道德认知付诸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进而成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在各种体育游戏活动中,教育幼儿团结进取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在玩各种体育器械中,教育幼儿互谅互让,不争抢,共同合作游戏;当遇到困难不慎突然摔倒时,鼓励幼儿勇敢顽强,再接再厉,同时鼓励小伙伴们互相帮助;当进行陌生的运动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勇于挑战、自信自强。
四、在家园共育中进行德育教育。在幼儿园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很多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轻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家长多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园学习情况,而对孩子自私、霸道、任性等问题行为却无动于衷,有时还进行错误引导:别人打你,你也打他!你打赢了,真厉害!这些错误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幼儿德育的发展。因此,只有主动取得家长配合,与其达成共识,才能真正提高幼儿德育效果,巩固优良的品德和习惯。工作中我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如电话、面谈、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及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同时又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内的表现。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介绍在德育方面有成效的家长经验之谈,让家长明确幼儿德育的重要性,端正自身的教育观点,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
通过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和思考,我深刻地感受到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个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持之以恒地将德育渗透在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不断总结教育经验,摸索幼儿德育新方法,使幼儿德育教育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具有特色,是每个幼教工作者的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