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s的树状结构和列表式结构各有什么优缺点

如题所述

wbs的树状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具体到个人,责任分明。分解后的活动结构清晰,从树根到树叶,一目了然,尽量避免盘根错节;每个任务原则上要求分解到不能再细分为止;日常活动要对应到人、时间和资金投入。以团队为中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充分沟通,一对一个别交流与讨论,分解单项工作。

缺点:对管理能力要求较高,逻辑上形成一个大的活动,集成了所有的关键因素包含临时的里程碑和监控点,所有活动全部定义清楚,要细化到人、时间和资金投入。

wbs列表式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很容易修改,对于大的、复杂的项目也很难表示出项目的全景。

缺点:由于主观性,一般在小的,适中的项目中的较多。

工作分解结构跟因数分解是一个原理,就是把一个项目,按一定的原则分解,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再把一项项工作分配到每个人的日常活动中,直到分解不下去为止。

即:项目→任务→工作→日常活动。工作分解结构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的分组,它归纳和定义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每下降一层代表对项目工作的更详细定义。

WBS总是处于计划过程的中心,也是制定进度计划、资源需求、成本预算、风险管理计划和采购计划等的重要基础。

扩展资料:

创建WBS时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某项任务应该在WBS中的一个地方且只应该在WBS中的一个地方出现。

2、WBS中某项任务的内容是其下所有WBS项的总和。

3、一个WBS项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即使许多人都可能在其上工作,也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其他人只能是参与者。

4、WBS必须与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方式一致。

5、应让项目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创建WBS,以确保WBS的一致性。

6、每个WBS项都必须文档化,以确保准确理解已包括和未包括的工作范围。

7、WBS必须在根据范围说明书正常地维护项目工作内容的同时,也能适应无法避免的变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树状结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7
工作分解结构(简称WBS)跟因数分解是一个原理,就是把一个项目,按一定的原则分解,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再把一项项工作分配到每个人的日常活动中,直到分解不下去为止。即:项目→任务→工作→日常活动。工作分解结构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的分组,它归纳和定义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每下降一层代表对项目工作的更详细定义。WBS总是处于计划过程的中心,也是制定进度计划、资源需求、成本预算、风险管理计划和采购计划等的重要基础。

分解原则
1、将主体目标逐步细化分解,最底层的日常活动可直接分派到个人去完成;

2、每个任务原则上要求分解到不能再细分为止;

3、日常活动要对应到人、时间和资金投入。

二、任务分解的方法 

1、采用树状结构进行分解;

2、以团队为中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充分沟通,一对一个别交流与讨论,分解单项工作。

三、任务分解的标准 

1、分解后的活动结构清晰,从树根到树叶,一目了然,尽量避免盘根错节;

2、逻辑上形成一个大的活动,集成了所有的关键因素包含临时的里程碑和监控点,所有活动全部定义清楚,要细化到人、时间和资金投入。

在我们日常管理项目时,要学会分解任务,只有将任务分解得足够细,足够明了,才能统筹全局,安排人力和财力资源,把握项目的进度。
创建要求
创建WBS时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某项任务应该在WBS中的一个地方且只应该在WBS中的一个地方出现。

2、WBS中某项任务的内容是其下所有WBS项的总和。

3、一个WBS项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即使许多人都可能在其上工作,也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其他人只能是参与者。

4、WBS必须与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方式一致。

5、应让项目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创建WBS,以确保WBS的一致性。

6、每个WBS项都必须文档化,以确保准确理解已包括和未包括的工作范围。

7、WBS必须在根据范围说明书正常地维护项目工作内容的同时,也能适应无法避免的变更。

五、表示方式 

WBS可以由树形的层次结构图或者行首缩进的表格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表格形式的WBS应用比较普遍,特别是在项目管理中。

工作分解结构(分级的树型结构)

树型结构图的WBS层次清晰,非常直观。结构性很强,但不是
工作分解结构
很容易修改,对于大的、复杂的项目也很难表示出项目的全景。由于主观性,一般在小的,适中的项目中的较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