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3

企业文化是什么意思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八十年代以后,“企业文化”才开始被我国的理论界与企业界所关注,并逐渐升温,因为那个时候我国企业开始了真正从垄断走向竞争。1984年海尔公司的张瑞敏在企业亏损147万元的情况下,首先提出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为中国企业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心针。中国企业逐渐开始关注“企业文化”这个名词,至今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了。然而,在我国企业逐渐探索的这20年中,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案例还并不多,比较国外企业几十年近百年的企业文化探讨和建设历史来说,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刚刚开始。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
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做人,那么,如果只有财富,没有
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这个企业就会萎靡不振,当然决不可能成为一流企业。
要建设企业文化,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是企业文化。
让我们先来看看企业文化的定义。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国内外的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表述,据统计,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大概有180多种,也就是说,几乎每个管理学家都有企业文化的定义。我国学者魏杰在《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中这样总结企业文化的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从分析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现象都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而不是以物质为中心的现象,由一个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普遍享用,而不是企业某些人特有,并且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二、企业文化的构成
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引用魏杰先生的理论。魏教授对于企业文化的内涵从几个角度进行了阐释,这是目前国内关于企业文化内涵最全面的解释。
1、企业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企业文化属于人的思想范畴,是人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和社会道德属于同一种范畴的。我们提出治理社会,首先提出要依法治国,人们要遵守法律,但是完善的法律也是有失效的时候。法律失效了靠什么约束?靠社会道德,所以既要依法治国,同时也要以德治国。管理企业也是一样,首先依靠企业制度,但制度再完善也会有失效的时候,企业制度失效了靠什么约束?靠文化约束。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和社会道德一样,都是一种内在价值理念。都是一种内在约束。即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因而都是对外在约束的一种补充,只不过社会道德是对社会有作用,而企业文化是对企业有作用,它们发生作用的领域不同而已。所以从形式上看,企业文化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正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文化是极为重要的。例如:财务制度失效了,但是一个人如果有不是我的钱就不拿的价值理念,那么即使企业制度对他没有了约束,他也不会拿不是他自己的钱。相反,如果一个人有着不拿白不拿的价值理念,那么财务制度一旦失效,他就会去犯错误。
2、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在内容上:是对企业的现实执行过程的反映。具体讲,就是企业的制度安排,以及企业的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或者说,企业的所有的相关活动,都会反映到人的价值理念上,从而形成了企业文化。
由此可见,从内容上讲,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的活动有关的价值理念,而不是别的方面的价值理念,它是反映了企业现实执行过程的全部活动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例如:一个企业如果在制度安排上要拉开人的收入差距,那么这个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就应该有等级差别的理念;又例如,一个企业要在经营战略上扩大自己的经营,那么这个企业就要在企业文化上有诚信的理念,等等。
总之,企业文化在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3、企业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属于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
价值理念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一类就是必须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既属于企业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又属于必须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真正的约束员工的行为,是真正的在企业执行过程中起作用的价值理念。
因此,我们在谈到企业文化的时候,就应该明白,它其实是已经对企业发生作用了。企业文化没有付诸实践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就是一纸空文。
4、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价值理念。
文化可以说是与物质相对应的范畴,因而文化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也就是说,对于价值理念来说,如果从其拥有的主体上划分类别的话,可以分为自然人的价值理念,民族的价值理念,国家的价值理念,法人的价值理念和企业的价值理念,而企业文化则是属于企业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的灵魂。
5、企业文化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价值理念,是对企业真正发挥作用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行为以及员工行为起到非常好的规范作用。例如:企业文化中关于责、权、利对称性管理理念,规范著员工的责权利关系;企业中的共享、共担、理念、规范著企业与员工在风险承担及利益享受上的相互关系。
总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其核心要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
三、典型企业文化构成理论
根据“同心说”将企业文化的构成分为三个层面(也有分为四个层面的):
1、精神文化层
企业精神文化的构成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论理、企业道德等。
2、制度文化层
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这些规章制度所遵循的理念:包括人力资源理念、营销理念,生产理念等。
3、物质文化层
企业物质文化的构成包括:厂容、企业标识、厂歌、文化传播网路。
企业的精神层为企业的物质层和制度层提供思想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制度层约束和规范精神层和物质层的建设;而企业的物质层为制度层和精神层提供物质基础,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
三者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为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

推动企业文化是什么意思

就是通过宣传等手段,推广企业文化的应用,从而达到用文化来规范员工行为的目的。

持续改进企业文化是什么意思

比如:某企业早年的企业文化,务虚与口号的偏多,老总通过与朋友企业相比,人家的企业文化中,务实落地的偏多,因此该老总对高官们提出了:“持续改进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务虚文化必须变为务实文化”的具体要求,明天,你们一定要把那句“创新经营,成为行业第一!”变成为“强化赢利,全员薪酬行业前三名!”等。

企业文化是什么意思?该怎么理解

企业文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目前对企业文化大致有两种看法。 第一种是狭义的定义,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思想,意识,习惯及感情领域。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的文化应该有别于企业的制度,企业的文化由他自己的一套要素、结构和执行方式,他们认为企业文化包括四个要素:价值观、英雄人物、仪式及典礼、文化网路,者四个要素的地位及作用分别是:价值观使企业文化的核心,英雄人物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者;典礼即仪式时传输和强化企业文化的重要形式;文化网路是传播企业文化的通道。 第二种是广义的定义,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企业管理中硬体与软体、外显文化与隐形文化(或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两部分。这种看法的理由是相当一部分企业文化是同物质生产过程和物质生产成果联络在一起的,即企业文化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还包括物质文化。他们认为,诸如企业人员的构成、企业干部及职工队伍的状况、企业生产资料的状况、企业物质生产过程和物质成果的特色、工厂的厂容厂貌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 通过对广义的和狭义的企业文化的综合,我们可以用一个比较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及微观组织文化。下面具体阐述之: 1,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 管理是通过采用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措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要采用必要的管理手法和管理手段,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因为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只有人才能将生产力的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状况是决定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因素,许多事例都证明,凡是经营出色的企业,都是把员工而不是把资本和自动化技术作为提高生产率的最主要的源泉。另外,创办企业的目的除了要赢得顾客、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之外,还要满足员工的需要,因为企业是以人为主体的,企业依靠人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是为人的需要进行生产的。以上的内容,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的管理思想: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全体职工的内在潜力,依靠全体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办好企业作为自己企业的宗旨,尊重、关心、爱护员工,形成亲如一家的团结气氛和强大的内聚力,这就是管理文化。 2,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 企业是一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因此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价值观、最高目标、宗旨、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与其他组织管理文化不同,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经营哲学、经营发展战略及其有关制度等。企业的一个重要经营目标就是要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用较小的消耗取得较大的效益,因此盈利性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显著标志之一。没有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能生成具有企业特征的文化现象,这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企业文化是随着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有些企业没有看到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仅仅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一般政治思想工作范畴内的事情,因此也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效能。再次,企业文化也制约著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即当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时,如果企业仍然没有能及时将企业文化进行更新改造,这将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受到制约,甚至会由于企业文化与经营环境发生冲突,是企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最后,企业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里的物质文化不是指企业的产品本身,而是指产品的特色;不是指生产装置本身,而是指对劳动的态度;不是指工作环境,而是指对工作环境的感情及审美意识;不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本身,而是指之所以采用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的原因。总之,是指从企业的物质形态中折射出来的企业生产经营特色、技术特色、管理特色即企业经济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3, 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组织文化 所谓企业组织是指为了达到企业目标,经由分工与和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制度,从而构成人的生产经营的集合体。这种组织除了要又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过程以及必要的规章制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文化,使企业组织有一个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以造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权力及利益,造成团结、互助、融洽的组织气氛。 从根本上说,有了组织才有了相应的组织文化,而企业文化应当随着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过程即组织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 企业的最高目标或宗旨。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必须获取利润,但我们绝对不能把盈利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或宗旨。企业经营实践证明,单纯把盈利作为最高追求,往往适得其反。世界上比较优秀的企业,大都以为社会、顾客、职工服务等作为最高目标或宗旨。 2, 共同的价值观。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评价事物重要性和优先次序的一套标准。企业文化中所讲的价值观是指企业中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它为企业全体员工体工了共同的思想意识,信仰和日常行为准则,这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优秀的企业都十分注意塑造和调整其价值观,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 3, 作风和传统习惯。作风和传统习惯是为了达到企业最高目标和价值观念服务的。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是讲员工在共同的联合劳动中产生的一种共识和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和作风关系极大。 4, 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如果企业文化中的最高目标和宗旨、共同的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是软体的话,那么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就是企业文化中的硬体部分,在企业文化中硬体要配合软体,是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得以贯彻。

企业文化理解语是什么意思

企业核心价值观、核心理念的提炼性语句,使人一目了然地知道企业这种法人的性格和生存宗旨。例如:日本兄弟公司的LOGO里加入了“At Your Side”这句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