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凭什么这么贵?

如题所述

景泰蓝是中国的传世经典工艺品之一,发展史已经有百年,制作景泰蓝的工艺水平,在不断的进步。如制作景泰蓝的工具,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科学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最本质的原因,其实是原材料的稀有,当时必须靠进口。想一想几百年前交通之不便,需要进口的材料本就贵重,传到中国基本上是皇家的专属用品,制造也因此极尽华美,能反映出当时最先进的手工艺,于是价值就更大了。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
珐琅其实是一种涂料,是用好几种原石和含铅锡的氧化物烧制而成。它可以涂在金属胎的器物上,再经烧制,形成不同颜色的釉面。

张同禄景泰蓝《座龙花熏》精品
据考古发现,珐琅工艺最早诞生在古巴比伦和古希腊。现在在阿拉伯国家古建筑中还能发现许多珐琅彩装饰,埃及也保留有精美华丽的黄金珐琅面具。大约在公元13世纪由于番货的交易和战争,从阿拉伯国家俘获的珐琅工艺匠人将珐琅工艺从阿拉伯国家带到了中国,并结合汉族文化创作出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珐琅器。
珐琅工艺最早传入中国时还是元朝,今天故宫就收藏有多件元代的珐琅器。元末明初的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珐琅釉色丰富,透明度强,晶莹的绿釉宛如翠玉。高28.4厘米的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炉腹上部以一道镀金弦纹线将炉体图案界为两部分,线上部以绿色珐琅为地,饰白色菊花纹12朵;线下部以蓝色珐琅为地,饰缠枝莲花纹6朵。三足均以蓝色珐琅为地,饰彩色菊花纹,是元代掐丝珐琅器的代表作。元朝时期刚传入中国的珐琅还具有古希腊风格,经过创新发展逐渐有了汉族的民族风格,多用在金属胎上,其造型多为实用器,纹饰以莲花为主,色彩纯正,有一种很亮的透明釉。

故宫博物院正是全球收藏中国古代金属胎(主要是铜,亦兼或有金和银胎者)珐琅器数量最多的地方,共有从元代到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金属珐琅器6000余件,其中掐丝珐琅器4000余件,画珐琅器2000余件。这些藏品,除一部分为民间作坊制造外,绝大部分是由明清两代(明代御用监、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以及广东等由皇家所控制的机构生产的。
到明朝景泰时期,珐琅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这个时期,宫廷内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御用作坊,制胎水平达到了相当高度,胎型有了新的变化,增加了方形,并逐步增加了实用性;釉色出现了葡萄紫、翠蓝、紫红等,并提高了珐琅彩的亮度和纯度,由于底色多以蓝色为主,这个时期的珐琅彩就是今天众所周知的“景泰蓝”了。

张同禄 故宫传世六珍大全套
“景泰蓝”的造型稳重大气、掐丝整齐、磨光细润、镀金匀实。明朝珐琅工艺承继了宋以来的美学追求,并向程式化和完善化发展,具有端庄、简约、健实等审美特点,在今天也大受收藏界的追捧。
等到清朝,尤其是乾隆时期,珐琅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出现了錾胎珐琅、画珐琅,器物造型典雅大气、形态各异,纹饰精美华丽,色彩还出现了粉色,尤为珍贵。据说,有几种胭脂粉的颜色,是今天的工艺也无法烧制出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