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饮食文化偏向北方原因

如题所述

南北兼容~老一辈的南京土著更偏江南文化,49年之后随着江淮难民和南下干部的大量涌入,就越来越北方化了,一:历史上的三次北人南迁
第一次为东西晋之交,五胡崛起中原,晋室倾覆。司马氏余脉渡江复国于建康,偏安江南,荆、扬、江、湘、广诸州,赖以得全。北方人民不堪异族统治,相率避难以赴。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北人南迁。建康就是今天的南京。
第二次为安史之乱引起,中原沦为战场,北方人民为避战乱,纷纷南迁,时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李白《永王东巡歌》)。天宝战乱主要在河南、河北,长江下游地区由于远离战场中心,社会相对稳定,所以这次北人南迁的目的地主要是长江下游,从文献记载看,首先是南京,其次是杭州和扬州。
最后一次北人大规模南迁发生在 “靖康之变”和元灭南宋期间。这次南迁的主要城市是现在浙江的杭州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北方人迁移南京。
由上可见,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北人迁移主要城市均为南京,而南京为何被认定为首选之地,这应该是和南京的地理位置有关。
二:南京的地理位置
中国地理传统南北分界线是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古淮河两岸,但这是学术上的分界线,更多人心智中的分界线应该是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为北人,长江以南为南人。
因南京处于长江中下流平原,是南北交接的首冲要道,不论古往今来,北人南迁第一站便是南京。
三:因战乱导致全国各地各族人民的不断融合。
因南京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虎踞龙盘的龙脉地气,历史上的南京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先略过不谈,近代有太平天国和日本侵略中国后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尤其是后者,影响尤为恶劣。本南京属吴文化区域,吴大帝孙权就定都南京,并且是吴文化的核心区域。但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演化,江淮文化,北方文化不断渗入,吴文化日渐式微,但即使是南京大屠杀前夕,吴文化依旧留种。
南京大屠杀导致大批南京本地土著流离失所,定居他乡。与此同时,抗战胜利后,随着国民政府的回迁都南京,全国大批依附国民政府的人才随着迁移南京,再次对南京的文化,社会阶层,人口结构进行一次洗牌。
而随时中华民国蒋介石政权的战败,再次将大批政权依附者带离南京,这是近代南京人口结构的第三次大洗牌。
几经周折,数次战火洗礼,导致吴文化在南京的最后一丝余脉截然不存,而历朝历代的迁移基本都是北人南迁,在南京这座包容的城市不断融合,形成今天的南京气韵。

四:其他因素导致的北人定居金陵。
如今的中国经济格局南强北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江苏属于中国经济强省,诸多外来人口怀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来到江苏,而北方人过来选择的第一站往往就是南京。
这其中又以安徽及苏北地区人口居多,且安徽和苏北地区的佼佼者居多。
这里面又有着以下几点深刻原因。
1. 安徽地区苏北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副省级城市,南京经济圈的核心超市对于上述地区人口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2. 南京地区人文环境,居住环境相比上述地区有着显著提高。
3. 随着历朝历代对于南京这座原本吴语区的城市的不断改造,南京已经被烙上深深的印记,北方风味。而这一切对于上述地区南迁人口来说,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是不可言状的。
4. 南迁必然面临结婚,不同文化交融结合的问题。现代的南京话说是金陵官话,其实和江淮方言更为接近,上述地区人口南迁语言方面融合难度不大。
5. 大部分南京家庭对于人口地域异同抵触不深,相比苏南地区,上海地区的居民选择结婚对象时的地域问题的紧缩,南京地区家庭更为开放。
6. 北方菜偏咸偏辣,讲究口味不讲其形。而真正的江南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饮食偏甜,讲究食物的自然之道以及食物的形态美。这些文化内涵是深入到江南地区人的骨子里的天性,即使是经济并不富裕家庭对于生活的态度仍然有着苏南特有风情,而这些文化内涵是北方文化并不具备的,从饮食构成来看,南京更为适合上述地区人口迁移。
7. 最后一点是距离较近问题,其实这应该是最优迁移条件,但如果上述六点不具备,这最优的条件也未必成立,
以上就是本人对于南京逐渐北方化的浅析,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人所述也未必正确。但不论正确与否,本文观点绝非地图炮,南北文化有其异同,也有其优劣。只是探讨客观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