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因为“符厌事件”被废,“符厌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因为皇后无子,地位受损,再加上姜皎之事,让皇后之兄王守一很害怕,遂导致“符厌事件”发生。

王菱,字号不详,太原祁县人。唐玄宗李隆基发妻、第一任皇后和废后,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后代,祁国公王仁皎之女。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724年,唐朝开元十二年。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忽然下诏,将自己的发妻,和自己同甘共苦多年的原配皇后王氏废黜,同时将王皇后的哥哥赐死。很多和王家有关的大臣,也同时受到了株连。

但是杨贵妃尽管再怎么受到李隆基的宠幸,她却因为曾是寿王李瑁的妃子,加上一直没有子嗣,所以李隆基碍于天下之口,始终没有封她为皇后,那么李隆基的皇后是谁呢?根据史书上记载,李隆基一个有3个皇后,第一位就是他的发妻王氏,第二位是唐肃宗李亨的生母杨氏,不过杨氏生前并没有当上皇后,而是李亨当上皇帝后,才追谥他的母亲为“元献皇后”。

第三位则是寿王李瑁的生母武惠妃,而武惠妃则是因为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当时人反武情绪比较高,所以武惠妃生前也没有当上皇后,死后则被李隆基追谥为“贞顺皇后”。所以说在李隆基的后宫之中,生前就获得皇后封号的只有他的发妻王氏一人。王氏本名王有荣(王氏的姓名出自《唐会要》),出身于数百年名门望族太原王氏,先祖是南北朝名将王神念,父亲王仁皎在唐朝官至太仆卿,封祁国公。

作为李隆基的妻子,王氏尽心尽力地辅佐李隆基。在李隆基铲除韦后势力跟太平公主势力的时候,王氏一直为她的夫君出谋划策。可以说,李隆基能够成功,都离不开王氏的功劳。等到李隆基当上皇帝后,王氏也顺势被封为皇后。王氏当上皇后之后,也是尽心尽责为李隆基管理后宫事务。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和谐,外部李隆基创建大唐盛世,内部王皇后主持后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皇后的处境也发生了变化。因为王皇后一直没有子嗣。加上李隆基开始宠幸别的妃子,特别是武惠妃深得李隆基的宠幸。

随着武惠妃的子嗣越来越多,武惠妃就有当皇后的心思,就有意没意地在李隆基身边吹枕边风,李隆基就萌生了废后的想法,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自己的心腹姜皎。可是姜皎嘴没有个把门的,很快就把李隆基要废后的心思传了出去,这让李隆基大为恼火,就把姜皎流放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30

一代女皇武则天病逝之后,天下江山重回李唐手中。而第二次登上皇位的唐中宗却纵容韦皇后干政,从而致使朝局日渐不稳。

待中宗驾崩之后韦皇后将年幼的李重茂拥立为帝,试图借此把控朝政。韦皇后的这番举动很快便引来了李唐宗室的反抗,一场名为“唐隆政变”的政变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联手下爆发。

铲除韦皇后之后李重茂让位于李隆基的父亲,即唐睿宗李旦,李隆基则因拥立有功而被立为储君。在铲除韦皇后一事上,王皇后也曾在背后给予了李隆基不少帮助。所以等到李隆基登基之后,她便被立为了皇后。

因“符厌事件”被废

王皇后嫁给李隆基多年却始终不曾生下一儿半女,而其余嫔妃却相继生下皇子,为此她在后宫之中的地位也是日渐受损。对于这种境况,不单单王皇后感到忧心,她的家人也同样心存忧虑。后来王皇后的兄长王守为帮助王皇后顺利生下子嗣,竟是给她拿来了一符咒。这一符咒以霹雳木为材料制作而成,上面请和尚刻写了天地文与李隆基的名讳。

第2个回答  2022-12-27
就是王皇后无子,她的兄族想巩固地位,就请和尚制作了一个符,让王皇后佩戴,就可以生子,结果被皇帝发现,就被废了。
第3个回答  2022-12-27
王皇后因为“符厌事件”被废,武惠妃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她通过陷害王皇后,导致王皇后因符厌事件而被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王皇后多年无子。因皇后无子,地位受损,遂导致符厌事件发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