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救逃生知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28
1. 熟悉环境
了解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至关重要。对于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应制定详细的逃生计划,所有成员都应知晓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在外出进入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意安全出口、报警器、灭火器的位置,并了解可能作为逃生器材的物品,以便火灾发生时能及时疏散和灭火。养成这种习惯,在紧急情况下才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
2. 迅速撤离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一旦发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应立即跑出房间,迅速撤离,切勿延误逃生时机。通常,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行动,安全逃生是可能的。
3. 毛巾保护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28%时,人在1至3分钟内即可窒息死亡。同时,热空气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严重者可能导致窒息死亡。逃生时,应采取防烟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果没有水,干毛巾也可替代;如果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替代,增加层数,以增大滤烟面积,并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应拿开毛巾。
4. 通道疏散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使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在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时,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住,保持低姿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
5. 绳索滑行
当所有通道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索,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系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逐个顺绳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6. 低层跳离
如果被困在二楼,且无其他自救方法并获得救助,烟火威胁下,万不得已时,也可以考虑跳楼逃生。跳楼前,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柔软物品,如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减小跳落高度,并让双脚先着地。
7. 借助器材
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应尽所能设法逃生。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常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导向网、导向绳、救生舷梯等。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有助于从火场脱险。
8. 暂时避难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所,以保护自己,等待时机逃生。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如没有避难间,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
9. 标志引导
公共场所的墙面上、顶棚上、门顶处、转弯处有“安全出口”、“紧急出口”、“安全通道”、“太平门”、“火警电话”以及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解“燃眉之急”。
10. 利人利己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在逃生过程中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疏散方向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
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因惊慌而忘记报警。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2)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
(3)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4)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5)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败。
(6)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
--------------------------------------------------------------------------------
火灾发生时低层居民如何逃生
1. 选一长杆或长木板,在一头捆绑上较沉的器物,然后将捆物的一头朝下,抱着另一头往楼下跳,这样可以使长杆或木板着地后稳定性增强,从而减轻受伤的程度。
2. 如果没有绳或杆子,可将棉被、沙发等先从窗户扔到楼下,铺好落地点,之后,应先用被子将老人或小孩包在里面,然后用绳子系牢,从窗户或阳台慢慢放下去,让楼下救援的人配合接好,然后青壮年人再跳楼逃生,跳的时候应该用手攀住窗台或阳台外沿,身体垂直向下跳,这样可以避免受伤。
3. 居住在高层的居民不要盲目选择逃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