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取信的成语讲的是秦国什么的诚信的故事

如题所述

  立木取信
  •
  •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译文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搬到北门去就赏给二百两。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公孙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一千两。”于是有一个人半倍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一千两的重赏。这时,公孙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启示
  信用是国家的重宝,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定得到民众的信任。

  佳句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善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11
讲的是秦国商鞅的故事 徙木立信
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翻译
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
第2个回答  2010-04-21
应该是:徙木立信。
前面的都说的差不多了,就一点点补充:
当时秦国基本上还在半封建半奴隶制度的状态下。国家颁布的法律,对贵族有过不罚,而对庶民有功不赏,所以秦国的法令从来没有真正实施过,老百姓对政府失去了信心,甚至说是相当的狐疑。
在这样的情况下,商鞅想到了这个办法。貌似简单的1+1的行为,却产生了大于2的收效。
当时,商鞅想告诉秦国国人:从此以后,没有奴隶,国人皆为秦国人,都可以有功激赏,无分贵族庶民。
这个故事的在那个时代的意义,并不简单。它的意义是:废除奴隶制度。从而大大提高生产力和国人战心。
从而使秦国迈向一条富强的道路。
第3个回答  2010-04-11
指商鞅为秦孝公变更法度定制的命令
第4个回答  2010-04-11
商鞅变法需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官方的危险),使之取信于民,以便今后便会政令的实施、贯彻,因此商鞅导演了一幕“徙木立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