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一天天的学这个,知识都学杂了…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拓展资料: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1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拓展资料: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然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并非不是一成不变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要矛盾也在发生着变化。一时间民族矛盾突出、尖锐,一时间阶级矛盾又占据了高点,主要矛盾的变化贯穿着整个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互相转化,更迭地起主导作用,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随着中国战败及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此时,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完成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不堪忍受煎熬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不仅没有使中外民族矛盾得以解决,反而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因此,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国内的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迅速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度激化了的中外民族矛盾暂时缓和下来,退居于从属的地位。

    1860年至1901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1901年到1919年,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上。

    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随之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提出了完整的革命纲领,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为己任。随后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政府的对立和抗争上。

    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从1919年5月至1923年底,中共二大指出,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的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民族矛盾最为突出,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制约和影响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矛盾。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美国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随着抗战的胜利,国内的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一直贯穿于这一时期的始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5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1-11
人教版高中教材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第4个回答  2020-03-21
1、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
本阶段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社会两大矛盾互相转化,更迭地起主导作用.先是民族矛盾,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后是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占主导地位。
(主要表现有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2、在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1901年)
本阶段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主要表现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3、第三阶段(20世纪初到1919年)
本阶段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上.
(主要表现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