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题所述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老师,自然就谈不到对老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所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一环。
首先,我要求自己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不歧视,不放弃,经常找他们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上的困难,耐心的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发现点滴进步及时鼓励,用爱心唤起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
其次,我在班内按学习层次分成几个小组,在探究实验和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协作完成探究活动,让学困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动力。“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学生知道你是真诚的爱他们时,他们的感情大门、智慧大门才会向你敞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会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对化学知识的积极探索和对科学的执著追求,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在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效率的听课状态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时刻注意强化学习动机,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导入新课,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第一关。好的导入方法,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产生巨大的求知欲望。19世纪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保持和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如绪言课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系统化学知识的前奏,要认识化学学习价值,增强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为学好化学打下基础。我运用“实验导入法”,收到了良好效果。以“魔棒点灯”、“白纸变字”、“烧不坏的手帕”等几个小实验引入,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很容易就产生学习积极性。在“燃烧和灭火”一节里,我用“情境导入法”引入,先电脑播放原始社会人们钻木取火的图片,介绍火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巨大意义,再播放某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救援人员救火的视频,然后提出问题:“我们要想用火给人类造福,减少火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该掌握哪些化学知识呢?”,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探究活动中,适时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也能起到激发兴趣,培养发散思维的作用。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里,学生通过探究活动选出了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装置后,我提问:“如果我们想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该怎么办?”,先展示启普发生器,简介其原理,再让同学们用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来研制自己的发生装置,并在小组间交流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和创造的乐趣,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样,在结束教学时,也要注意让学生产生“言犹尽而意无穷”之感,或自行小结本节课要点,或留下问题让其思考探究,以巩固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三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渐彰显其独特的优势。它为化学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和更灵活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平台,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目标中起到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能带给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手段的单一和枯燥,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化学内容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如微观粒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运动情景,通过电脑展示图片,Flash课件等可以让学生看到分子的再分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增进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表象,突破知识难点。还有些具有危险性,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可以用电脑模拟,避免知识的死记硬背,有力的补充了常规教学手段的不足。特别是因特网上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汇集多方面的信息材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当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取代必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不能为了赶时髦,摆花架子而滥用,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重点实施目标之一,体现了指导学生学法的重要性。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只单方面强调教师教好,却对学生如何学好,很少探讨,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困难境地,难以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挫伤,甚至出现学习分化而掉队。当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能已经弱化。要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新一代,就要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
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仍应经常指导他们,避免把其他学科中的学习方法照搬到化学学习中来,否则,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现象,影响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比如有些知识难记易忘,我让同学们自己编制歌诀,然后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此过程中,即记住了知识点,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琐碎知识点,指导学生通过对比、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形成知识系统,提高学习效率。根据“活动元”理论,设计小组探究活动,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除课本学生探究实验外,开展如“比比谁会学”的学习方法探究活动,让学生代表谈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与同学们共享,即解决了个别学生的学习困难,又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另外,合理的评价方法也是使学生形成持续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以考试成绩为单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还需改变。相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会有更能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好的评价方法出现。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立足本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钻研新教材新教法,做新课程改革的积极传播者和参与者,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理念,才能不断的发现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