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的问题

我是高中毕业生,考过去了是大专还是中专??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原名白求恩军医学院,白求恩军医学校,曾经隶属于第四军医大学,作为医务士官系,从去年底改为现名,但是随着不再从招聘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开始,就有内部消息说该校随时有被裁撤的可能,而且一般从现役军人招收的学员为士官生,在裁军的规则内,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必须是现役士兵才有机会报考!是大专,学习两年,实习一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2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建于1939年9月18日,地处河北省会石家庄市,是一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基层部队卫勤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现开设护理、营区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放射技术、特殊诊疗、仪器维修7个专业,第二六〇医院为学校附属医院。文职人员在学校主要从事教学、教辅、护理、医技等相关岗位工作。
自2007年开始招聘文职人员以来,学校文职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2017年并入陆军军医大学,称陆军军医大学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别名
白求恩军医学院
创立时间
2011年9月18
目录
百科目录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简介
成立简介
发展历程
所获荣誉
参加阅兵
关闭
成立简介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由原改建,日在该校白求恩会堂召开。大会由总后司令部刘卫平副参谋长主持。在全校官兵齐唱国歌后,总后政治部陶德平副主任宣读了中央军委关于该校改建、编制调整的命令。第三军医大学和该校签署交接纪要,双方领导先后发言。总后副政委刘晓榕代表总后党委和廖锡龙部长、刘源政委出席大会。刘晓榕向该校授旗,并宣布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改建成立。
发展历程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传统优势独特、办学特色鲜明的院校,至2016年已有77年的发展历史。1939年9月18日正式建校,白求恩同志亲自倡议并参与了学校的创建,时称“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不幸以身殉职,为了纪念他为学校创建做出的特殊贡献,1940年,学校更名为“白求恩学校”。1964年,编为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学校;1969年,命名为北京军区军医学校;1993年,更名为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外称白求恩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5月,更名为白求恩军医学院;2004年9月,改建为第四军医大学白求恩军医学院。2017年并入陆军军医大学 ,称陆军军医大学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所获荣誉
创建70年来,在各界的支持和关怀下,在一代代白求恩传人的执着追求下,我院一直在为部队培养“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合格卫生人才而不懈努力。建院迄今,已培养4万余名医务技术人才。学院始终坚持用白求恩精神建院育人,坚持为基层部队服务的办学方向,形成了既不同于地方医学院校,又有别于军医大学的办学特色。战争年代学院培养了3000多名“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和平时期学校积极探索培养部队基层“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卫勤保障人才的新路子,获得了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优秀奖。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再获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学院按照“举旗定位办特色,筑巢引凤上质量”的办学思路和“特色立系,质量建系,依法治系,人才兴系,科技强系,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求生存、谋发展,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院不仅有白求恩精神等传统优势,经过长年锤炼,养成了“敢打硬仗,善打恶仗”的过硬作风。解放前,参加过“百团大战”、晋察冀反“扫荡”、收复张家口、解放石家庄等战役战斗。解放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参加过察哈尔扑灭鼠疫的战斗和邢台、唐山抗震救灾。1985年起连续三年派出学员赴云南前线代职见习,分别荣立集体三等功。1984年和1999年,两次组训女兵方队,参加首都国庆阅兵,分别受到军委邓主席和江主席通令嘉奖。2003年抗击非典,学院张雁灵院长临危受命,出任小汤山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学院专门组建了医疗队参加小汤山一线战斗。2008年,学院先后三批抽组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参加了灾后卫生救援工作。
参加阅兵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由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抽组的白求恩医疗方队,作为地面受阅部队压轴亮相,成为众人关注的一道靓丽风景。在9.3阅兵分列式上,该方队女兵军姿挺拔,透着自豪,充满自信。红十字映衬着俏丽容颜,单兵急救箱昭示着医者使命。受阅女兵们纷纷表示,虽然阅兵前的训练非常艰苦,但早已成为她们心中最美好的记忆,终身难忘。
9月7日,264名受阅女兵满载荣誉回到母校。
第2个回答  2021-04-08
白求恩
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医师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他于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在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后于1939年11月12日因病逝世。毛泽东称其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中文名
白求恩
出生日期
1890.3.3
外文名
Henry Norman Bethune[1]
出生地
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
逝世日期
1939.11.12
更多
85%的人还看了
陈静瑜
赫捷
王彦彬
朱余明
人物经历
革命生涯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

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1937年12月,前往纽约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并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队一同工作。

1938年1月2日,他带着足够装备几个医疗队的药品和器材,从温哥华乘海轮前往香港。

1938年3月31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

1938年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大批伤员。

1938年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

病重逝世
1939年10月下旬,在河北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

1939年11月12日凌晨,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加载更多
相关搜索
陈静瑜
赫捷
王彦彬
朱余明
赵福玉
李少雷
郭惠琴
于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08
关于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的问题?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原名白求恩军医学院,白求恩军医学校,曾经隶属于第四军医大学,作为医务士官系,从去年底改为现名,但是随着不再从招聘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开始,就有内部消息说该校随时有被裁撤的可能,而且一般从现役军人招收的学员为士官生,在裁军的规则内,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必须是现役士兵才有机会报考。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由原改建,日在该校白求恩会堂召开。大会由总后司令部刘卫平副参谋长主持。在全校官兵齐唱国歌后,总后政治部陶德平副主任宣读了中央军委关于该校改建、编制调整的命令。第四军医大学和该校签署交接纪要,双方领导先后发言。总后副政委刘晓榕代表总后党委和廖锡龙部长、刘源政委出席大会。刘晓榕向该校授旗,并宣布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改建成立。
第4个回答  2021-04-08
前苏联有部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讲的是一群美丽的女战士在二战中,与德国侵略者作战过程中一个个牺牲的故事。很少有人知道,79年前中国也发生过同样惨烈的故事,女战士不是5名,而是几十名(150人中近一半是女战士)。故事发生在1941年,地点在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唐县等五地交界的地方,今天被称为白银坨,这里隐藏着冀中军区的兵工厂和后方医院,也是白求恩在华工作时间最长的区域。

晋察冀根据地指挥员、八路军第115师政委聂荣臻(左三)在前线

晋察冀“抗日花朵”
1941年,在百团大战中惨败的侵华日军决定对我抗日根据地疯狂报复,几个月后,日本华北方面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了7万兵力,分南北西三路,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和八路军主力扑了过来,企图一举歼灭我抗日主力。我晋察冀军民发动了大规模突围战,战斗异常残酷激烈。

白求恩学校,简称白校,原名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成立于1939年9月18日。白求恩大夫亲自为学校编写了教材,为学生授课并作手术示范。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同志以身殉职,为了纪念他,学校更名为白求恩学校。

白求恩学校

这群女孩都是白求恩学校(以下简称白校)的学生,年龄都在十六七、十七八,家庭条件很好,有文化。晋察冀根据地女学生很少,这群女生来以后,给根据地增加了很多生气。1941年10月4日,白求恩学校接到晋察冀军区总部指令,第二天一早全体转移,第一军分区的部队将于10月5日前赶至花塔山,掩护白校转移。10月4日正是中秋节的前一天,学校决定杀一头猪,一来给全校师生提前过节,二来白校马上转移,这很可能是近期最后一顿热饭,对于天天吃小米、地瓜的白校师生而言,这顿猪肉实在是美味佳肴,她们把这顿饭变成了活泼的联欢会,欢声笑语,歌声不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