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碳钟”可以测定古文物的年龄?

如题所述

原因:
  考古工作者对碳-14的别称是“碳钟”,这是因为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即经过5730年,碳-14的含量才减少一半。如此长的半衰期,碳-14足以担当“历史钟表”的重任。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碳-14和其他碳原子一起,进入了植物体内跟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一旦植物死亡后,它的光合作用也停止了,碳-14不再进入它的体内,而已留在植物体内的碳-14因放射性衰变,含量会逐渐减少。不过这个过程是极其缓慢的,经过5730年,碳-14的含量才减少一半。因此,在远古年代的物品中,都能检测出尚未衰变的碳-14。
  考古工作者从遗址、古迹中采集到一块木片,只要测定一下其中碳-14的含量,就可以推算出这木片的年代,从而得出该遗址、古迹的年代。
  碳钟,顾名思义,是使用碳来计时的。碳有有许多种同位素,其中有一种叫做碳14,而碳钟,就是利用碳-14来计量文物的时间。
  计时原理
  在神秘而广袤的大自然中,有着形形色色的"钟表"在不停地运行,自动记录下时间老人的行动轨迹,而我们要了解的碳钟就是其中的一员。
  原来,宇宙空间中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射线,就是宇宙射线,是由宇宙中天体发出的高能粒子组成。它们在撞击地球大气层时,跟空气中的分子发生撞击和变化,产生中子、质子和电子等微粒。当中子和氮气分子中的氮原子核碰撞时,氮原子核就会"捕获"一个中子,释放出一个质子,自己则变成了碳-14。碳-14具有放射性,当它放出电子后又变成了氮。这样,由于宇宙射线的作用,碳-14不断产生,由于自身的放射性,碳-14又不断减少。结果,大气层中的碳-14,数量基本维持不变。
  大气中的碳-14和其它碳原子一样,能跟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体内的淀粉、纤维素……碳-14也就进入了植物体内。当植物死亡后,它就停止吸入大气中的碳-14。从这时起,植物体内的碳-14得不到外界补充,而在自动发出放射线的过程中,数量不断减少。科学研究发现,经过5730年,碳-14含量减少一半。再过5730年,碳-14又减少一半。这叫做半衰期。因此,检测文物的碳-14含量,再根据碳-14的半衰期,就能得出文物的年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4
如此长的半衰期,碳-14足以担当“历史钟表”的重任。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碳-14和其他碳原子一起,进入了植物体内跟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
第2个回答  2014-03-03
因为:谭中是一个聪明的人
第3个回答  2014-06-18
利用碳14的半衰期检测。
第4个回答  2014-08-04
碳十四断代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