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如题所述

( 一) 发生频度高,强度大,范围广

据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地震年表,我国有历史记载的地震为 8137 次,其中 1004 次为破坏性地震,8 级以上地震 22 次,约占全球历史记载地震的 35%。20 世纪中国发生 6级以上地震650 次,其中7 ~7. 9 级地震100 余次,平均每年1 次,8 级以上地震9 次。震级最大的地震是西藏察隅的 8. 6 级地震 ( 1950 年 8 月 15 日) 。

据统计,全国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面积达 3. 12 ×106km2,全国 70% 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位于该范围,特别是一些重要城市如: 北京、天津、西安、太原、呼和浩特、昆明、乌鲁木齐、银川、拉萨、汕头等,位于烈度为Ⅷ度的区内。

( 二) 西部强于东部,在东部地区北强南弱

总体上,我国大陆上发生的地震具有明显西强东弱、西多东少的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

( 1) 20 世纪 100 年间发生的 9 次大于 8 级的大地震,除 2 次发生于台湾临近海域,其余 7 次均发生于新疆、西藏、宁夏、甘肃等西部省区。

( 2) 1949 ~2000 年发生的大于 7 级的地震 52 次,20 次发生于台湾东部海域,25 次发生于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青海、云南、四川等省区。

( 3) 我国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地区也主要分布在西部,东部地区除台湾外,Ⅶ度以上地区的面积相对少得多。

( 4) 根据断层位移量和原地应力测量结果,我国大陆西部的构造活动强度比东部地区高 5 ~6 倍,地震释放的总能量约为东部地区的 70 倍。

( 5) 20 世纪 100 年间,中国大陆发生的 300 多次 6 级以上的地震,西部地区为 250多次,占 83%。

图1-5 害国地震灾中死亡人口(1949~2000)

我国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明显强于华南,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基底岩石性质不同是一个重要因素。华北地区基底以结晶花岗岩为主,脆性相对较强; 而华南地区基底时代较新,岩石以具有韧性的浅变质岩为主。

( 三) 灾害损失表现为东重西轻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经济发达,西部人烟稀少,这就决定了地震灾害损失必然是东部严重,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损失最为严重 ( 图 1-5) 。

从图 1-5 可以看出,人口密度≥400 人/km2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是人口密度 200 ~400 人 / km2的地区的 10 倍; 是人口密度 100 ~200 人/km2地区的 100 倍。总体而言,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所以,在我国东部地区小震也有可能造成大灾。

自 1949 年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口和经济损失的发展变化,表现出死亡人口总体下降,而经济损失呈迅速上升的趋势。

我国地震震源浅、烈度较高,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其他省区均遭受过 6 级以上地震的袭击。中国地震烈度区划表明,地震烈度Ⅷ度及以上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 1/2;位于这个烈度区域内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 46%,其中 100 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占70% ; 从受地震威胁的人口来看,在广阔的高烈度区生活的人口已接近 9 亿。可见地震灾害隐患的严重程度。

( 四) 地震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由于东西部构造运动的差异,东部地震活动周期普遍比西部长。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地震周期大约为 300 年,西部为 100 ~200 年,台湾为几十年。我国大陆地区在 20 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 4 次大地震活跃幕。每个活跃幕一般持续 10 ~20 年,有活动高潮与低潮交替的现象。目前已进入了新的活动幕。

以东部地区的地震活动为例。15 ~ 18 世纪,华北地区的地震主要集中在汾渭、山西- 延庆 - 怀柔、燕山山前及秦岭,而华北平原没有发生过 6 级以上地震。19 世纪初,强烈活动地区发生转移,6 级以上地震全部在华北平原及燕山山前地带。据原地应力重复测量发现,20 世纪 60 ~70 年代,NNE 向构造带应力下降,而 EW 向构造带应力增大,导致6 级以上的地震出现,如渤海 7. 4 级 ( 1970 年) ,海城 7. 3 级 ( 1975 年) 和唐山 7. 8 级( 1976 年) 等大地震群发现象。在 20 世纪末,据唐山、邢台、滦县、北京顺义等地的原地应力测量结果,这一地区地壳活动强度有减弱趋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8
我国地处亚欧板块边缘,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运动相对活跃,因此地震发生频繁。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21-03-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