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为啥吃绿豆面条?

如题所述

祭灶,又称祀灶,俗称祭灶王爷、祭灶君菩萨。

灶神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为黄帝,死为灶神。二说为颛顼氏之子祝融,祀为灶神。三说为天上的星宿之一,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人间当了灶神,号“东厨司命”。四说为长栖于灶上的虫,俗称“灶马”或“灶鸡”。此外,还有老妇说、浪子说等。但上述种种说法,均不可信.根据研究,灶最初是过着穴居生活的以蛙为图腾的氏族首先发明的,而最初主持灶的是妇女,因此,灶神应是蛙图腾的女氏族长。

祭灶,早在周朝即已被列为五祀之一。《礼记·曲礼下》“(天子)祭五祀”,郑玄注:“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也。”春秋时期,祭灶已经成俗,但此时祭灶的时间是孟夏之月,祭品为猪肺或血,祭祀者多为老年妇女。到了汉代,祭灶时间改为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品必为黄羊,祭祀者改为男性。到了唐宋,祭品中增加了胶牙糖、酒糟等。清末和民国年间,祭品减少,仅为灶糖和年糕之类,但增加了供灶神坐骑的饲料——清水和稻草。

1、祭灶的日期

江淮各地祭灶,时间大体为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三日祭灶的有太和、五河、固镇、来安、休宁、怀远、肥东、六安(当地土著居民)、长丰(少数在二十四)、全椒、旌德(也有在二十七日)、宿松、屯溪等。二十四日祭灶的有黟县、休宁、祁门、青阳、六安(从旌德、桐城、怀宁来的移民)、濉溪等。也有“官祭二十三、民祭二十四”的,如天长、蒙城、萧县、涡阳等,泗县则“商人二十三,民二十四”。还有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3天的,如铜陵是“君三民四下五”,即皇亲国戚为二十三,普通百姓为二十四,娼妓为二十五或二十六日(当地道教、佛门亦为二十五日);巢湖是“君三民四穷光蛋二十五”。

2、祭灶的内容与形式

祭灶有两种类型:一为祭灶神。这是多数,各地形式大同小异。潜山人在妇女收拾好锅台后,男人便洗脸、洗手,用楷书填写灶疏,将灶糖及一杯清茶、清水摆上锅台,点燃香烛,跪在灶前,默默祝祷,焚烧灶疏,焚毕,将灯笼点燃挂在大门口外,用双手捧着清水,泼在大门之外,泼水时,口念祷词:“一碗清水一阵烟,送您老人家上西天。好事请多奏,恶事切莫言。三十晚接您回来,初一给您拜早年!”祈祷毕,再叩头,取下门口的灯笼。当涂人祭灶时,先把灶糖粘在灶门上,然后把碗中的清水洒几滴在地上最后放炮为灶君送行,送行时需供上一块正方形的豆腐,意为“刀切豆腐两面光”,希望灶神上天多言“好事”。

休宁人在灶前供糯米粽、米饣果、饴糖,燃烛焚香,恭送“九天东厨司命灶君”上天奏事,故祭灶又称“送灶”。天长人在灶君前供一碗糯米饭,上插蜜枣、红枣、桂圆、白果、花生、莲子等果品,名为“灶饭”,还供有灶糖,敬神后,将纸印的灶神焚化。来安人在灶王爷的供桌两旁贴上“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并点燃香烛。长丰人在灶前焚香、点烛、供饴糖,同时放爆竹、叩头,烧填写了全家人名的“灶疏”。濉溪人摆设供品后,将厨房墙上旧的灶神揭下焚化,谓之“送灶神上天”,然后贴上新的灶神。蒙城人在灶君像前供两碟麦牙糖,点烛焚香、放鞭炮、烧黄表纸,行跪拜礼为灶君送行,并祈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涡阳人焚香点烛,以糖饼(饴糖泡炒米花制作)奉灶君,并率家小拜奏:“辛甘臭辣,灶君莫言。”太和人白天清扫厨房,泥灶粉墙,晚上供以浑酒(民间以黍、谷自酿的一种低度酒,味甜)、饴糖,求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另一种为祭灶的同时也祭灶神马。巢湖人用碟子盛饴糖及灶神马所吃的饲料(黄豆、草料),点燃香烛、鸣放鞭炮致祭。固镇人晚上把准备过年的鱼、肉果品之类摆在香案上敬灶君,先烧香叩头,把纸糊的元宝和灶马、草料以及小弓、小箭一起烧掉,同时燃放爆竹。怀远人为更新灶马子(即灶神像),剪稻草,撒麦麸,为灶神备马料,燃烛焚香,供糖饼、灶糖、拜送灶王爷上西天。淮北人剪草禾做马料,(主妇)祭灶时,一边叩头,一边祈祷:“剪草禾,做马料,好把灶马喂得饱,灶马上天昂昂叫,快送灶君归府早。”金寨人于前一日打扫室内外,粉刷锅台,翌日由主妇主祭,贴“东厨司马九灵黄帝灶君”神位,供豆腐、糖稀、剪稻草、拌黄豆作灶王“马料”,祭时祷告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霍邱人晚饭前,家主将填有祈祷文字的“灶疏”在灶门焚化,并用黄豆、碎草拌成马料,从灶后撒到门外,边撒边念“剪马草,备马料,大马喂得嘎嘎叫,小马喂得满岗跑。” “铜陵人灶台上都砌有灶神龛,两旁贴有“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上贴“司命厨”横披,送灶时备酒菜供品,烧香纸,燃红烛,放鞭炮,向屋顶上撒些茶叶、米作灶神马料,供品以米糖最好,说是让灶神嘴甜。较为特殊者,是长丰县北部居民还杀一只公鸡供在灶前,谓此为“灶王爷”的马。祭灶在全椒还有另一种说法,谓腊月二十三到除夕前家家要“掸尘”,怕打扫时得罪灶老爷而过不安年,故要先“送灶”。

祭灶前有些地方还要祭祖、接祖。青阳各地于堂上设供桌、列祭品,燃炮焚香,拜祖先遗像或牌位,晚餐后送“灶神”上天。黟县、东至、祁门、旌德也有类似做法。

祭灶日,黟县人还讲禁忌。灶前要打扫干净,灶台不能放东西,要洗涤春节应用器皿,出嫁姑娘必须回到婆家,不能在娘家留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7
大家应该都喜欢过节日吧,每一个节日到来的时候都会有相关的活动,小拜喜欢参与其中,去感受节日的气氛,自己也能有一个好心情。对于中国的节日,比较隆重的应该是传统继而,有很多的习俗和讲究,也会有相关的食物。下面看看祭灶节食俗介绍。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第2个回答  2021-03-17
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
《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民间传统上的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送灶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汉族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风习,故祭灶仅限男子。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请灶君吃吃喝喝,贿赂灶神,让他醉饱上天,不要议论人间短长,回来时最好带点儿钱来分分,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更重要的是为了祈福。
祭灶的时间各地不一,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中国民间还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17
这一天,人们从灶后的墙上,将那张灰尘满面的灶王像揭下烧掉,再将新买来的灶王像贴在原来的地方。有的人家还在灶王像的两旁贴上一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对联,另加一个“一家之主”的横批,并且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面条。有些穷苦的人家虽然吃不上白面的,但也要想法吃个杂面的。也就在这一天,那位被称为“一家之主”的灶王爷才能享受到这一年一度一碗烂面条的供奉。也就在这一天,人们会讲起那个“灶王老爷本姓张,一年一碗烂面汤”的故事。
第4个回答  2020-01-17
每个地区风俗习惯不一样的。没有什么为什么的道理,只是流下来的风俗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