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真是因为陈圆圆降而复叛吗

如题所述

对的,真爱无敌/滑稽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在有现代民族观念的现代人看来固然是不可饶恕的汉奸行为,但对于当时亡明士大夫来说,引军助剿其实是他们的共同愿望。吴三桂甚至还得到了南明政权的赏识: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权伊始,便遥封他为蓟国公,居然还派专使北上,携银犒军。一时间吴三桂甚至还成了 “纯忠极孝、报国复仇、裂土分藩”的“世间伟人”。而且当时清军已经可以从长城的很多其它入口入侵,并不是说吴三桂守住山海关,清军就不得其门而入了。而且当时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引清军入关已经是唯一的选择,当然,唯一的选择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他真正应该被谴责的,不是引清军入关,而是在他引清军入关后的一系列行动。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大势已去,辽东总兵吴三桂还在孤守山海关。两面受敌的吴三桂,对内不敌李自成,对外难挡多尔衮。何况爱妾陈圆圆和父母一家人都成了李自成的人质。为保全家人性命,他答应与李自成议和,为防李自成有诈,又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多尔衮将计就计,趁吴三桂与李白成谈判之机,突然向李自成发动攻击。这个举措,让吴三桂大呼上了多尔衮的当。李白成却以为上了吴三桂的当,他认定吴三桂“引狼入室”,于是杀了吴三桂的全家。事情弄成这样,也许不是吴三桂本意,但此刻的吴三桂不能不报杀父之仇,也就“顺理成章”地放清军入关追剿李自成的部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作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不可能允许藩王的长久存着的,“千乘之国,必亡于百乗之家”作为统治者是无法容忍割据藩王的。
自西汉而来,藩王问题一直是中央政府的心结,行推恩令削藩,而后历朝历代虽在开国初期册封功勋,分封王侯,然无有可长久者,后必毁之。
吴三桂也是知道这种情况的,本就是水火不相容,要么自行授首,要么被逼反,要么先下手为强,这是宿命。
陈圆圆啊,野史小说的情节,莫要过于信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