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镇大布乡的广东连氏自称上党连氏

如题所述

广东连氏其实大部分是宋、元代从福建分去的,少数是折转江西、湖北来的。就其源流可分三个大派系。莆田重岩公后裔—潮阳溪南金诰公派系潮阳连氏支系是广东历史较久,人口最多的一支连氏。奉金诰公(号衿教)为大始祖。据汕尾连氏族谱《迁潮史略》载:先祖重岩公生于福建莆田县狮子巷,官拜军机大臣.
宋微宗年间(公元1101—1115年)重岩公之裔孙,始迁潮阳练江之北(今揭西),后移居练江之南,故命名曰溪南。
据大布连氏宗祠族史载:“一世祖金诰公,字有伦,纪所出自地,系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七板桥,生于大宋宁宗王嘉泰甲子年至理宗王开庆已未年间,由岁贡任昆山县丞,任满致仕一如嫔姓林,产下一男讳阐,由进士出身,远任潮阳县令,恳公上任掌文,公即挈家随甥赴任。至潮阳,游览名山大川,遍阅都邑,里居见潮,山明水秀,地饶人富,不思旋归乡,立籍潮邑,创基址于溪南。”以上说明,潮阳溪南连氏是福建莆田连重岩公的裔孙,其大始祖金诰公就是重岩公的后裔之一,迁粤时,初居揭阳,后才迁潮阳溪南。
溪南金诰公生五子,除长子留原籍,其他四子分别创下东埔、大布、司马浦和蔡沟连氏。永历年间(明末清初)因郑(一说赵)锦一条干戈扰乱,金诰公的后裔四处逃难,甚有把自己姓改为同(谐)音的颜、邢的,至清代中期又逐复为连姓。故潮阳一带有“连、颜、邢”一家人之说。潮阳连氏今以大布一支最望,司马浦大布乡上、下两片单一连姓,里外总人口三万多人,是广东最大,全国最多的连氏族人聚居地之一。
一九九九年八月暑期,编者亲访大布,读其族谱序,发现他们的先祖不是直接来自莆田,而是先迁到漳浦凤塘,再经龙溪青蕉村迁潮阳的。该序是明景泰甲成科进士连天荣所撰。天荣是当时金诰公——廉溪公派裔孙,他游庠漳郡间,曾谒拜过凤塘纯斋公祠和青蕉朴庵公祠,并访同脉族亲。长期来,大布连氏只知“福泽莆田”而不知是“青蕉一脉”。为此,编者特为潮阳大布连氏编绘源流表,以供潮阳宗亲鉴证。汕尾连氏支系:居汕尾城区东冲镇尤溪乡大园村(原属海丰县管辖)和红海湾田乾镇浦圩。这支连氏源自大布连氏,开基祖是天恩公,其子孙直仲,仰南二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迁来尤溪定居蕃衍,今传16世,字辈是天、冲、仰、瑞、延、君、特、宫、道、兴、文、仕、 贤。
海丰连氏支系:居公平乡,也源自大布连氏,详情待进一步了解。普宁连氏支系:居大北山水库旁之潮尾村和梅塘镇新寮连屋。源自溪南连氏。揭阳连氏支系:金诰公(衿教)在此开基,揭阳无疑有其后裔。具体待考。听说潮阳大布连氏宗亲拜祖活动还有来此城东外围邢的“三姓祠”举行。综上述,金诰公派包括今潮阳(大布、溪南、夏东埔、司马浦、蔡沟)连氏和汕尾、海丰、普宁、揭阳等地连氏,这一支系的特点是,分布集中在南粤,人口多,历史较久,旅外亲人较多,说的是潮汕话,类似闽南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