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有哪些功能

如题所述

一、民事诉讼处分原则

1、是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和处置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2、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法所特有的原则。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平等之间和人身纠纷和财产纠纷,双方当事人发生争议的是个人的私权,一般不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个人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个人利益进行处分的。

二、处分原则的主要内容

(1)享有处分权的主体仅限于当事人。他人无权干涉利益主体的行为,包括人民法院不能通过强权来强迫当事人进行权利处分行为。

(2)当事人处分的权利对象既包括民事权利,也包括民事诉讼权利,而且往往对民事权利的处分是通过处分民事诉讼权利的形式做出的。

(3)处分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在起诉阶段,原告起诉,就是在行使自己的起诉权,以及主张自己的债权。原告可以在法庭上放弃自己的权利,可以申请撤诉,而在案件的最后执行阶段,原告双方仍然可以通过达成执行合解的方式来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因此,处分原则是贯穿民事诉讼法的全过程。

(4)当事人行使处分原则不能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

①不能违反国家的禁止性法律规定;

②不能违反社会的公序良俗。

无论是公序良俗或是国家禁止性法律规定,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公共利益。处分原则的存在的根据是因为当事人处分的是私人利益。如果当事人在处分私人利益的时侵犯了公共利益,这就违背了给予处分权的初衷。因此,个人处分原则的界限是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以及社会的公序良俗。

三、正确理解处分权与审判权之间的关系

(1)处分权要构成对审判权的合理制约。只要处分行为是符合法律的规定,就应当产生诉讼法上的效力,审判权要尊重处分权。如当事人的起诉和撤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启动或者终止审判权。

(2)审判权应当指导、监督处分权的行使。处分权并非绝对的,要接受审判权的监督,如果法官发现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违反法律的规定,则不会发生诉讼法上的效果。

(3)审判权应当保障处分权的实现:

①尊重处分权;

②法官应当充分行使阐明权,又称释明权,帮助当事人理解处分的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