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究竟有多轻?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在1972年至1974年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的墓葬。其中,1972年发掘的一号汉墓内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女尸以及大量随葬品,包括漆器、帛书、帛画、各种乐器、竹简、木俑、农畜产品和中草药等。
刘胜和軚侯都生活在西汉前期,他们的墓葬中出土的文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达。在汉代,除了常用的锦料外,纱和罗也颇受欢迎。尤其是纱,作为我国古代丝绸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因其质轻薄而受到皇家和官家的喜爱。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就出土了一件素纱单衣。这件素纱单衣是用纱料制成的,没有颜色和衬里,出土时被称为素纱单衣。它为浅赤色,身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具有交领、右衽和直裾的特点。面料为素纱,边缘为几何纹绒圈锦。这件素纱单衣的丝缕极细,总用料约2.6平方米,重量仅为49克,不到一两。它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单衣,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印花织物,被誉为"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色彩鲜艳,纹饰绚丽,代表了西汉初期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这件素纱单衣的发现,让我们得以窥见2000年前古代中国织作工艺的高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缭绫》中描绘轻柔如雾、清澈如水的缭绫,其描写并非纯粹的艺术夸张。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以及其中大量丝织品的出土,证实了白居易诗句的真实性,他的描写是基于实际观察的形象化表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