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明清时期,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和徐霞客都曾亲临此地,并留下记录。在艺术作品中,如剑川石宝山的南诏石窟浮雕以及《南诏国史画卷》和大理国的《张胜温梵像画卷》中,可以看到白族舞蹈的独特身影,画卷中描绘了三十三个飞天舞人和十七个舞神形态的翼兽。
早在唐朝天宝八年,南诏王凤伽异从长安带回了胡乐和龟兹乐,而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南诏王异牟寻的歌舞团更是献上了《奉圣乐》。这部乐舞融合了中原、西北和西南的音乐元素,展示了当时的歌舞艺术高度。《奉圣乐》分为四部,包括龟兹部、大鼓部、胡部和军乐部,其技巧和舞姿都备受赞誉,被唐王朝列为十四部乐之一。
清代,大理诗人段位在《绕三灵竹枝词》中详细记述了白族霸王鞭舞,表明这一舞蹈在当时已广为流传。白族霸王鞭有多种套路和打法,各具特色,如大理绕三灵、洱源闹春王正月、剑川石龙霸王鞭等。
“哩格高”与“打呀撒塞”,即白族的“打歌”,其起源可能与先民的游牧、狩猎生活有关。洱源西山的哩格高以唱为主,动作抒情,而剑川东山的打呀撒塞则更原始古朴。龙狮舞作为白族古老的民间舞蹈,源于白族地区丰富的龙文化,如大理的“龙舞”用柳枝扎成,舞姿独特且富有韵律。
总的来说,白族舞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融合了多元文化,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在唐代和清代,其歌舞艺术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并在地方节日和活动中广泛流传。
白族舞蹈,是我国白族的民族舞蹈。白族民间舞最早见诸文献的是唐人樊绰的《蛮书》。其中“蛮夷风俗第八”载:“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 这种习俗,在宋代欧阳修《新唐书·南诏传》,元代李京《云南志略》,明代杨慎《滇载记》,清代周之烈《鸿雪诗钞》中,都有记载。 白族民间舞蹈今收集到七十四种。最具代表性和流传最广的是“霸王鞭舞”,它不仅在 “绕三灵”、“闹春王正月”、“田家乐”三种民俗活动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庆佳节中都有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