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的意义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5
问题一:幼儿园进行游戏观察有何意义 案例描述: 活动时,常常会有小朋友叫道:老师皮皮抢我的玩具了:老师“皮皮打我了:……学习活动时,他总是一个人跑来跑去,小椅子一刻也坐不住,为此,我们对他做了一天的活动跟踪记录,希望以此我们能得到更多的启发和这些事情的原因所在。

问题二:如何进行游戏观察? 幼儿的游戏行为是幼儿发展水平的反映,因此幼儿的任何游戏行为都能做出发展意义的解释。教师在游戏中随机观察,根据自己对幼儿发展方面的知识经验,去关注幼儿的每一个寻常时刻,作为自己了解幼儿、引导幼儿的依据。 以下列举一些要点可作为教师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时的参考: 幼儿的兴趣、行为的类型、行为的持续时间、行为的目的性、影响行为的因素、行为的社会性、情绪状态等。 是否要设计观察内容? 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有两种:一是随机观察;二是有目的的观察。所谓有目的的观察,主要是根据事先设定的幼儿各种行为的发展水平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因此,有许多时候我们会根据教育和研究的需要,在游戏前设计观察内容,即确定目标儿童(有目的地观察某一个幼儿),或确定目标行为(有目的地观察某一方面的行为),以便通过观察分析确定有针对的教育方案。 我的游戏计划常常不能如愿完成怎么办? 游戏是儿童自发、自主的活动,游戏的权利是儿童的,因此在游戏中儿童是主人,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应该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游戏是儿童在活动过程中边计划边展开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教师是无法计划幼儿的游戏过程的。教师的计划仅仅是环境的创设和有目的观察的要点,其目的是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的状况,发展的个别差异,发展的最近趋势,作为教育的依据,以便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育方案,而决不是事先制定一套游戏方案让幼儿实施。 观察记录频率多少为宜? 教师在游戏中随时都在观察,但并非所有观察到的内容都要记录下来,哪些内容值得记录,这一方面取决于教师教育研究的需要,例如幼儿的某些行为是否涉及到要调整教师教育行为与教育方案的;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了解,经验越丰富就越能捕捉到具有典型发展意义的行为。记录是为了积累资料,哪怕每次只记录一个案例,持之以恒,教师一定会有所得。 观察记录怎样写又快又有质量 教师的记录有两种,一种是表格式的,那是根据事先设定的幼儿各种行为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教师只要根据观察在表格内打勾或简单记录就行。一种是描述式的,教师必须将幼儿的行为表现客观地记录下来,但是教师难以在带班的同时做详尽的现场记录,完全靠脑子记,却容易流失。为了既快又有质量地记录,教师可以随身带着便条纸和笔,现场只记幼儿的行为要点,事后再通过回忆加以整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问题三:游戏的深入开展源于教师的观察 一、多渠道提升教师指导能力。首先:以理论学习为载体,帮助教师解读游戏观察的内涵与意义。教师在游戏中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反映了教师的基本技能。会观察的教师能够在游戏中看到幼儿的游戏行为与发展的关系,能够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思考,并及时将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与分析。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选择理论学习,通过收集资料、查找信息、交流探讨,以先进的理论来引领教师的发展。经过多次的实践活动及研讨,我们不断探讨办法,在实践中我们确立了观察的步骤:第一,观察什么?第二,什么时候观察?第三,采用何种观察方法?第四、如何处理观察资料?观察为教师反思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成功反思的基础。通过对游戏观察要点的把握,教师观察的目的性加强了,观察的效果体现了。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现有发展状况、发展的个别差异,只有通过细心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作出推断,才能真实地认识孩子。其次、以实践观摩为契机,帮助教师把握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一般来说老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有两种: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通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教师要把握好指导时机,适时介入。1、当幼儿遇到困难、挫折,即将放弃游戏意愿时。案例:丁丁今天来到了高低梅花桩游乐园进行游戏,刚走了几下,一不小心就掉了下来,丁丁很自觉的返回到了起点继续挑战。但在第二次走的时候,由于有三关,他还是掉了下来,他一脸的沮散。边上的辉辉见了,鄙视的对着丁丁不屑的说:“哼!笨蛋。”丁丁听了十分恼怒,一脚踢翻了梅花桩,愤愤的说,不玩了。教师观察到孩子失败后的失落,因此鼓励孩子“,没事,再来一次,一定会成功”、“加油”,当孩子成功的过三关时,老师还为孩子鼓掌。分析:有的幼儿刚参与一个新游戏时,兴趣十足,但很快兴趣就减弱了,细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游戏玩法单调重复,孩子觉得没意思;二是孩子们遇到困难或不知道该怎么游戏了,游戏难以深入。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及时介入指导,激发鼓励幼儿进一步游戏的兴趣。2、当游戏中出现消极内容时。案例:在医院看病的小宇躺在床上不动,他告诉萱萱,我死了,你们哭吧!玩起了“死人”游戏。周围的人有的假哭,有的起哄、有的还在磕头。幼儿的一场举动引起了教师的注意,教师听明缘由后假装听了听小宇的胸口说:病人还有救,医生抢救,大家又忙着玩起了救人游戏。分析: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可以自由表达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感受,因此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健康或不适合幼儿的内容,如打麻将、赌博、烧香拜佛等,教师应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引导。3、当游戏出现不安全因素时。案例:点心店新添的冷饮冰激凌引来了很多的孩子,圆圆的冰激凌老师使用海洋球代替的。琪琪和乐乐分别买了一个,他们边走边吃,一边还说着好吃好吃,乐乐还真的在海洋球上舔了起来。老师见状说:这个冰激凌是假的,不能真的吃,他们你看我我看你,笑着假装吃了起来。分析:年幼的孩子在游戏情境中往往会把假象和现实混淆。因此当游戏出现不安全的因素时,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介入指导。幼儿如果使用危险物品进行游戏,或者在游戏时出现危险动作,都有可能受到伤害,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说明利害,确保幼儿的生命健康。4、当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案例:“医院”里来了一位病人要求住院,可是没有床位了,医生让病人下次再住院,可是病人说病情严重,要立刻住院,否则很危险,大家都不知该如何解决……老师说:今天病人很多,没有床位了,想想有什么东西可以来代替呢?月月说:我们把小椅子拼起来吧,芮芮说小桌子也可以,于是医生护士们忙着做事了。分析:活动室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而幼儿游戏中的想象是无限的。当孩子向老师......>>

问题四:观察在游戏中的作用,怎么描述这个图? 20分 观察在游戏中需要玩物时间空间和预先的经验作为前提。
并且受到平行游戏共同游戏游戏之道真实场景解说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五:小班角色游戏观察要点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对于这一时期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戏过程中,他们不断模仿成人的行为,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他们的语言、动作、社会交往、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意性,生活经验少,且刚刚接触游戏。所以扮演角色能力差,游戏水平低下。那么如何提高小班角色游戏水平呢?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分析小班角色游戏特征入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一小班角色游戏特征
1. 游戏情节简单而零散。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意性。生活经验少,且刚刚接触游戏,所以游戏中反映出来的内容简单,情节单一、零散。如“妈妈”喂娃娃、抱娃娃、给娃娃穿衣或打电话、扫地、拖地等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内容。或者是爸爸烧饭、妈妈烧饭、你喂娃娃、我也娃娃。游戏情节是零散的片段,相互间缺乏联系。
2. 游戏动作重复而简单。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手肌肉发育不够完善,喜欢做重复动作。所以小班幼儿在游戏时,多是简单的重复动作,较少的系列动作是凭兴趣操作材料。如反复地做切菜动作、炒菜动作、反复做接水、饮水动作。但有时有感兴趣的材料也会出现一序列动作。如幼儿会假想娃娃饿哭了,于是连忙泡奶、喂奶等动作。
3. 游戏语言交往较少。
由于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幼儿游戏中大多是平行游戏,幼儿独自操作材料。如抱娃娃、喂娃娃往往是默默无语。一起玩时也是各说各的话,专心于自己的游戏,旁若无人,有时也有一些简单的对话,但是是围绕模仿的材料开展的,如:锡凯拿着酸奶瓶说:“喝酸奶吧!”锐涵接过酸奶喝了一口说:“好甜呀”,然后又进行自己的游戏。
4. 游戏时缺乏角色意识。
幼儿游戏扮演的角色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如: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等。但幼儿经常满足于摆弄操作材料,未意识到扮演的角色。有时扮演的角色也会经常转移。这是因为幼儿的角色意缺乏。游戏中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他当弟弟时,看到爸爸打电脑玩得特别高兴时,他就放下手中的扫把,也去打电脑。可当他看见爸爸泡茶招呼客人很有趣,他就放下手中的键盘也要泡茶招呼客人。
5. 游戏时是依材料而进行的游戏。
由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小班幼儿操作使用的通常是实物或是具体形象的材料。游戏中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更多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缺乏交往的能力。例如:奶茶店的服务员,埋头配奶茶,对来买奶茶的客人置之不理。
二 小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依据小班角色游戏特点,结合小班角色游戏目标,我对小班角色游戏进行一些尝试,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是角色扮演、情节发展的前提条件。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生活经验越丰富,孩子在游戏中就越积极,角色扮演越逼真,情节越丰富,孩子们自然玩得开心。反之,游戏就会变得枯燥无味,甚至不能持续。教师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强化、丰富孩子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从而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愿望。丰富的渠道很多。
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父母的活动。因为小班角色游戏主题主要是娃娃家。游戏内容大多反映父母对娃娃的关心、照顾。所以我通过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父母在家做得事情、说的话,及爸妈对自己的关心,然后在游戏时将观察到的内容运用在角色扮演中,慢慢地孩子对爸妈在家所做的事情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和体验,娃娃家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其次,引导家长带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在生活中细致观察,获得感知越丰富,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越逼真。所以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便已向家长阐述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目的意义......>>

问题六:游戏观察与引导讲座反思 初秋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泛黄的树叶照射在地上,我们一行人来到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杜丽娟老师的讲座《慧眼辨析――解读游戏行为,提升引导策略》。杜老师是我们江干区的教研员,有着丰厚的教育教学理念积累与工作经验,对于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其独到的见解与对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今天能有机会参加杜老师的讲座,我们都感到十分荣幸。
杜老师先用一个形象生动的童话故事《狐狸吃葡萄》向我们阐述了十八个狐狸吃不到葡萄,他们会产生十八种心态,同样每个幼儿的内心世界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用灵敏的眼睛,机智的头脑来分析幼儿的行为,帮助幼儿顺利有效的开展各种游戏。接着杜老师又罗列了游戏的基本特征,它分别是非真实性、内在动机性、自由选择性、重视结果性、积极情感性。
另外幼儿的游戏是否具有教育意义,很大程度取决与教师的行为是否到位与有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幼儿游戏时要做一个“有心人”。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点、幼儿喜欢的主题、内容等活动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内容确定游戏的内容、目标、游戏中使用的材料等。教师还要留意幼儿在游戏中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游戏中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了没有、怎么解决的来决定给幼儿提供的游戏是否合适,时间、空间是否充足,材料的提供有没有问题等等,这一切归纳成两个字就是:观察。
那么幼儿游戏就不需要教师介入吗?有几种情况就需要教师介入。如:当幼儿在游戏因困难、挫折,难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时,教师需要介入;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安全的倾向时,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当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教师就需要积极的介入,正确的引导了。
听到这里我茅塞顿开,一直为班级幼儿游戏开展而苦恼,其实我从来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过我们班小朋友的游戏,认为只要替他们准备充足的材料,预设游戏的情景,幼儿就能开心的进行游戏了,其实根本真正有效的指导幼儿的游戏,也不知道幼儿在游戏中的需求到底是什么?通过这次讲座学习我明白了: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而提升自己在游戏的引导策略。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进一步意识到:智慧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是一个人的眼光,胸怀的体现。认识儿童、发现儿童是教师最大的智慧;智慧要对人有益,和道德联系在一起。智慧要有知识,但知识绝对不是唯一。那怎么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呢?首先,要追求做教师的意义,追求人生的意义,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第二,教师要具有人格的魅力,要有童心、平等的心、平常的心;教师还要从儿童身上发现儿童可能发展的最大可能。这次活动使我提高了思想认识,转变了教学观念,更是一次如沐春风般的师德教育洗礼。让我们为成为一个智慧型的老师而努力。

问题七:积木的游戏意义 启迪智慧1.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堆积木时,孩子需要灵巧地使用双手,因此可以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将零散的积木堆出复杂的物体,还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2.培养观察力孩子搭出来的房子之类的物体,实际上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他们首先要学会观察,然后在玩的过程中,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用积木表现出来。观察力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3.培养交往能力最好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搭积木,这比一个人玩更有趣。而且,孩子们一起搭积木,相互间还会激发灵感,因此会玩得更认真,对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也有好处。4.让孩子更自信搭积木的过程完全可以由孩子自己控制,这会给孩子带来满足感和自信心。5.孩子在玩积木过程中,还可以学到很多数学知识,培养空间感、想象力、创造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认识几何图形积木的形状、大小、长短各不相同,孩子可以通过积木来区分几何形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等。标准积木具有一定的尺寸和比例,孩子在摆弄过程中,可以感知积木不同的形状、比例、大小、粗细、高矮、长短等。1.建宝塔给孩子准备几块方形、圆形积木,教他码高。然后在最高的位置放一块三角形或圆锥体积木当房顶。玩积木至少要有2块,从2块到3块、4块,数量在增加。孩子会逐渐明白,积木越多,就越能搭出复杂的物体;搭得越高,就越容易倒塌。在玩的过程中,孩子知道了大的积木放下面,小的积木放上面,这样宝塔才不容易倒下来。不知不觉地,孩子就理解了多少、大小、轻重、高矮等概念。2.找图形先教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积木,如圆形、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然后你说一种形状的积木,让他从一堆积木中准确地找出来。还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找得又快又准。这可以让孩子了解几何图形,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也有好处。3.加倍把两个相同的长方形的积木对成一个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对成一个正方形,两个半圆形对成一个圆形等等。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不同图形之间相互组合的关系,理解部分与整体等概念。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用眼睛观察不同形状的积木是否能够对得上,这对观察力的培养很有益处。4.对数字准备一套标有数字的积木。你先根据积木上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码好几块,然后让孩子根据下一个数字,把相应的数字积木放到上面去。要是放错了积木,或者在放的过程中把原?来码好的积木碰倒了,就算输了。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使孩子对数字的概念更加清晰。5.谁的积木多先是妈妈和孩子各分得数量相等的积木块,然后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每玩一次,赢的一方就从对方那里得到一块积木。玩3次以后,数一下双方各自拥有的积木数量。这个游戏可以使孩子理解多与少的差别,对加减法有最初的体会。构建空间概念孩子很喜欢用积木搭建漂亮的建筑物。在建造的时候,他要想象每块积木在建筑物中的位置,然后将每块积木摆放在最适当的地方,这就是空间感的基础。1.积木倒了你把积木一块块码起来,码到一定高度时,让孩子用手去推倒。看到积木倒下来的样子,孩子通常会开心地大笑。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搞破坏”的游戏,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项提高空间认知能力的重要活动。2.弯弯曲曲的小路教孩子把长条积木按照一定的间隔排列起来,就可以连接成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了。再给孩子一辆玩具小汽车,他就可以顺着这条“小路”玩车了,要求最好不要碰到积木。这可以锻炼孩子目测空间距离的能力,培养立体感和手眼协调能力。3.打保龄球先把不同颜色的圆柱体积木排列成倒三角形,然后让孩子离开一段距离,拿一个球滚向积木,将积木碰倒。随着孩子能力的增强,可以逐渐加大距离。这个游戏要求孩子具有方向的意识,对提高注意力、锻炼身体协......>>

问题八:小班课程游戏化观察记录观察领域有哪些 但是,目前很多幼儿教师不知道如何做观察,反而觉得观察记录增加了工作负担,下面我们就幼儿教师为什么要做观察记录和如何做观察记录提一些指导意见。 一、观察记录的意义和价值 1、帮助幼儿教师发现教育中的闪光点。 2、为幼儿教师反思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促进教师的专业反思能力。 3、有利于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观察记录的注意事项 1、态度要端正 2、目的要明确 3、要注意观察方法 观察要有一定的方法,要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观察方法。比如是个案研究,一般采取针对性地追踪研究。如果要想了解小班幼儿的同伴交往情况,则需要由点到面的全面观察。 4、观察手段要灵活、多样化 观察一般是教师眼观和记录相结合,同时如果针对某个具体方面进行观察,除了在日常的活动、游戏中随机观察外,还可以根据观察目的设置专门的活动进行观察。此外,还可以利用摄像、录像、儿童作品分析等方法进行观察。 5、要注意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和探讨 三、观察记录的类型 1、随意观察 随意观察一般是在孩子活动、游戏、生活中等进行的随机观察,教师要时刻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观察的眼睛,能捕捉到一些有研究思考价值的教育现象和教育信息,这也反映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原则,在教育生活中, 孩子所展现的一切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也是教师发现问题、进行反思、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好途径。在随机观察中,教师用敏锐的眼睛和良好的职业敏感性能看出一些问题,能用所掌握的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思考幼儿教育中的一些现象,能发现一些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反思能力和实际教育水平,也为幼教事业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2、个案观察 一般是教师针对一些特殊的孩子或者对一些孩子的某个方面进行和专门观察,一般这种观察现象需要追踪观察,可能需要观察几个星期甚至更久。 3、专项观察 专项观察是教师在活动中、教学中、游戏中等发现的、或者对某个问题感兴趣而进行的针对某一方面的观察,这类观察一般需要对整体幼儿进行观察,同时在自我观察反思的基础上,还需要配合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教师研讨等。 四、观察记录的要点时间地点:具体的幼儿园、班级等 年龄 性别 过程 问题思考、建议、分析、措施等 文 章来源

问题九:幼儿游戏中游戏观察与分析的基本路径 自弗洛伊德以降,人的童年经历的重要性在现代心理学的朗照下更加彰显。人的早期经历在一个人的整个一生的人格发展中具有奠基的作用,对人的一生的幸福具有深刻而久远的特殊的重要性,正如卢梭所说的:“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生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成成人,把孩子看成孩子。”学前期作为儿童生命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教育应该以适合他们成长节奏的方式进行。在幼儿期,游戏在学前儿童身上就更加地发达,可以说,游戏是存在于幼儿身上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天性,幼儿就沐浴在游戏的时光中,幼儿作为存在的空地是被游戏占有着。因此,心理学家将“幼儿期”命名为“游戏期”。尊重幼儿天性和成长规律也即意味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
一、自由游戏活动的实施路径
作为纯粹的游戏活动而存在游戏是指自由游戏或自选游戏,是指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来的一种活动,在组织形式上注重让儿童自选、自由地开展游戏活动,产生积极体验,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促进其身心发展,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说,游戏本身即是目的,所以也称之为“目的性游戏”或“本体性游戏”。这种游戏活动强调的是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注重游戏活动本身是儿童可以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自由参加的活动,并真实自然地反映着儿童发展的水平和兴趣爱好。自由游戏是幼儿天性的自然表达,主动性的发挥。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都属于此类。
自选、自由的游戏,注重主体的确定、玩具材料的选择、语言的运用、动作的展示等游戏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自然进行。所以,对于这种游戏的组织形式,往往被认为是儿童的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游戏活动的实施。这种游戏活动在室内表现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幼儿园室内一般设有积木区、美工活动区、角色游戏区、益智操作区、科学探究区和图书区等游戏活动区域。在规定的时间内,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区域进行操作。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课程应更多地选择那些低结构性、非正式的活动,除了结构性高、正式的集体活动外,更应挑战那些区域活动、建构活动、戏剧扮演活动、调查活动及小组合作活动,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通过持续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培植幼儿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给幼儿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室外,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玩沙游戏和打闹游戏则是幼儿经常玩的游戏形式。王阳明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禧游而禅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残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幼儿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舒展着自己的身心,茁壮地成长。跳绳、扔沙包、跳房子、踢毽子、老鹰抓小鸡等游戏都是幼儿久玩不厌的经典民间游戏。在滑梯上、在沙池边、在地面上,幼儿都恣意地挥洒着他们的想象,享受着童年的美好时光。幼儿是游戏的天才,可以把半个皮球当帽子、锅、轮船,这时,我们可以闻到儿童成长的芬芳。
爱尔兰诗人叶芝(Yeats)有句关于教育的名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焰。”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赛跑,而不是百米跑道。这样起跑时的抢跑就没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性,而主动性则是一个人成功所需要的持续一生的不竭动力。有主见、主动工作是雇主对员工期待的美德,主动学习则是成功的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品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为学期教育小学化是目光短浅的有害行为,要求我们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自由游戏对于幼儿知识学习的帮助可能不明显,但是它的最大的发展价值却体现在幼儿主动性和个性的培育上。
二、教学游戏活动的实施路径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这本身就......>>

问题十:浅谈角色游戏对幼儿有哪些意义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角色游戏是按儿童的意愿进行的活动,他们在其中可以充分真实地表现自己。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不干扰幼儿游戏的进行为原则,要尽量保持幼儿游戏的自然状态,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
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评价应面向全体幼儿,不管幼儿今天的表现是优秀还是不理想,都应指出,表扬或指正。讲评的时候不能单一的讲某某某是怎样进行游戏的。最好让幼儿将游戏在全班面前再一次的展现,让其他幼儿来评价或讲述。
这样幼儿也参与了游戏的评价,打破了以往教师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有机的将教师和幼儿进行互动。教师是幼儿游戏评价的支架,幼儿是游戏评价的血肉,评价的价值与否不单考验了教师的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幼儿游戏的水平和幼儿对游戏的真正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