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下酸雨的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9
现在大多地方都在下酸雨,想问问广东哪些地方没有下酸雨啊?
河源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据环保部门的数据,河源是广东唯一没有酸雨的地方。山清水秀的河源,已成为珠三角民众休闲度假的理想目的地,每逢周末,河源的酒店都人满为患。

万绿湖是大家必去的地方。由于湖水没有污染,连农夫山泉都在万绿湖开了取水点。蓝天白云,没有污染的清新空气,甜甜的水,嫩绿的青菜,馋人的河鲜……河源的生活别有风味。

参考资料:house.focus/showarticle/2093/569023
XP会不会比98更加充分的发挥硬件的性能,从而使游戏运行更顺畅?
作为服役十余年的系统,它已经迎来了自己的归宿。现在,全世界的网友不禁为这一顽强存在于microsoft十余载的系统肃然起敬。只有不断地探索、尝试、创新,才能使系统运行更人性化。这一点,是XP无法与7和8.1相媲美的。

广东深震4月份为什么出现下酸雨得机率多?
“从今天开始到28号,请大家出门别忘记带伞,千万不要淋到雨!750年一次的酸雨,被淋到后患各种皮肤病的机率很高。因为欧洲的冰岛一个火山的大爆发, 向高空喷发了大量硫化物,在大气层7000~10000米的高空形成了浓厚的火山灰,所以,28号之前,大家不能淋雨!”亲爱的楼主您好:我可以放心的告诉你此消息完全是假的!其实在近代工业出现以前是没有酸雨的,出现这个说法主要是冰岛火山爆发,喷出了大量含硫的火山灰,所以火山灰飘到的地方降雨会呈酸性,其实没那么夸张啦,目前监测到的酸雨ph最低就是接近食醋,这个飘到中国上空早没多少了!呵呵写了这么多不知道能不能办发到你!
广东酸雨
据气象部门近日的降雨监测表明,酸碱度指数的PH值并没低于5.6;是属于正常性降水;明天冷空气南下,风力增大,不利于空气中的酸性物质等污染物的积聚,且一直到28号之前,冷空气活动频繁,降雨虽然会比较多,但是因为风力比较大,不具备降“酸雨”的条件。 因此,终上所属,我省从今天到28号不具备降酸雨的条件;750年一次的酸雨纯属谣言,请大家不要轻信! 华南师范大学气象学会发布
酸雨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高中地理题
成因:自然原因: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灾害

人为原因:工矿企业废气排放:

汽车尾气排放 ;家庭炉灶燃烧煤、天然气;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酸性气体排放等;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

②酸化土壤,危害土壤生态,导致农作物减产;

③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等的破坏;

④危害人体健康。

措施:①限制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

②发展洁净燃煤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

③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④扩大绿化面积,植树种草,吸菸滞尘。

大概就这些了吧
有关酸雨的事件 要起因 经过 结果
80年代初,重庆南山风景区2.7万亩马尾松突然死亡1万亩。这是我国首次发现酸雨造成

的急性伤害事件。

雨水本是滋润万物的甘露,怎么会变成摧残森林的“杀手”呢?最近,借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院建院40周年举办的酸雨危害区森林综合防治国际研讨会之机,笔者采访了中国林科院

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王彦辉研究员、尚鹤博士和德国哥廷根大学林业专家彼得博士。

大自然正在惩罚我们

专家们指出,酸雨是大自然对人类无节制地消耗矿物能源的惩罚。在经济迅速发展中,

大量燃煤、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就形成硫酸、硝酸;当雨水

中PH值(酸碱度)低于5.6时,就称为酸雨。

实验证明,若河水PH值为6.0,已不适合鱼类生存;为5.0,已没有鱼类。重庆的土壤呈

严重酸值,有的山涧溪水PH值已接近于4.0,难怪大片马尾松会突然死亡。同样的原因也造成

峨眉山大片冷杉的死亡。

酸沉降是当今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酸沉降包括干沉降和溼沉降;干沉降中有酸雨和酸雾。

90年代初,我国酸雨面积达280万平方公里,近年来已发展到占国土面积的40%,成为继欧洲、

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沉降区。

算经济帐 更要算生态帐

据1996年到1996年的粗略估算,我国酸雨污染较为严重的江苏、浙江、安徽等11个南方

省区,因森林木材蓄积量减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40亿元。其中,四川受酸雨危害的森

林面积最为严重,占有林地面积近32%,森林死亡面积占5.7%;川贵两省按15年计算损失木材

约630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广东、广西森林受到酸雨及二氧化硫复合污染也很普

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北方如山西侯马、京津、辽宁丹东、吉林图们等地也出现

了酸雨。

损失木材仅是算经济帐。据日、美所做的测算,森林生态功能的经济价值占总经济价值

的90%,云南省林业调查队对全省森林进行的同类测算值为94%。专家们说,由森林破坏导致

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国快等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木材的经济价值,这才是最严重的损失。

专家还提醒人们,由于酸沉降在土壤中具有积累效应,因此除急性伤害以外,初期往往

看不到对森林的损害;相反,在我国北方偏碱性土壤中,适当补充酸份,树木一时更显繁茂。

但如不及早防治,酸沉降导致地力衰退,根系受害的过程虽然可以缓减,但却是不可逆的。

当树木呈现树冠发黄、脱落等严重受害再来防治则为时已晚。

扼住“酸源”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煤一直占我国能源消费量的70%;西南地区的煤含硫量更高达5%—8%。燃煤排

放的大量二氧化硫造成我国的酸沉降以硫酸型降雨为特征。

煤脱硫代价高昂,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技术落后。据统计,若我国的能源利用率达到发达国

家如日、美的水平,则每年可节省大量畅原煤,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将大幅度减少。

中外专家一致认为,治理酸沉降事不宜迟,任重道远:第一步是加强研究,弄清污染机理;

第二步是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量;第三步是施肥补养,恢复地力。

彼得博士还特别介绍了哥廷大学从1974年以来从未间断研究治理酸雨的经验。目前德国有

酸雨观测点800多个,取样地3万多处;有关基金会资助了北京密云水库造林、重庆水土保持等

十几个项目。他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提高森林稳定性和有效保护已造林木;根据该国的经验,

把有限资金尽早投入这方面的研究,比造成污染后再治理有效得多。...>>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是空气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雨叫酸雨.从蒸汽机的问世将人类社会牵引进工业文明,亿万吨煤炭的燃烧维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运转。但煤含有的1%杂质——硫,在燃烧中转变为酸性气体二氧化硫;燃烧产生的高温还使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化合,形成硝酸类气体。它们在高空中不断积累,并为雨雪冲刷,溶解,最终形成酸雨。

纯粹的雨水是中性的。酸雨则因雨水中溶解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表现出明显的酸性。酸雨另外还有两个“同胞兄弟”:酸雪和酸雾。

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发现伦敦雨水呈酸性,首先提出“酸雨”这一专有名词。现在,世界上形成了欧洲、北美和中国三大酸雨区。

酸雨,被人们称作“天堂的眼泪”或“空中的死神”,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它会使土壤的酸性增强,导致大量农作物与牧草枯死;它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使林木生长缓慢,森林大面积死亡;它还使河湖水酸化,微生物和以微生物为食的鱼虾大量死亡,成为“死河”、“死湖”。酸雨还会渗入地下,致使地下水长时期不能利用。

据统计,欧洲中部有100万公顷的森林由于酸雨的危害而枯萎死亡;意大利的北部也有9000多公顷的森林因酸雨而死亡。在瑞典,2万多个湖泊因受酸雨的侵袭已无水生物生存;挪威有260多个湖泊鱼虾绝迹。1980年,加拿大有8500个湖泊全部酸化,美国至少有1200个湖泊全部酸化,成为“死湖”。

另外,酸雨还会对桥梁楼屋、船舶车辆、输电线路、铁路轨道、机电设备等造成严重侵蚀。据专家介绍,古希腊、罗马的文物遗迹风化加剧,罪魁祸首便是酸雨。在美国东部,约3500栋历史建筑和1万座纪念碑受到酸雨损害。

酸雨、尤其是酸雾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它的微粒可以侵入肺的深层组织,引起肺水肿、肺硬化甚至癌变。据调查,仅在1980年,英国和加拿大因酸雨污染而导致死亡的就有1500人。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每年都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最终形成面积惊人的酸雨区。目前,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0%。另外,我国还出现了大片的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说明我国酸雨污染程度比欧洲和北美都要严重。

据环保专家估计,1995年,我国“两控区”内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造成的损失已达1100亿元,占当年GDP的2%。1998年,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减少木材630万立方米,相当于损失30亿元。在广东,酸雨每年造成的损失达40亿元。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划定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进行重点整治。经过努力,目前我国的酸雨区基本稳定,大致维持了原有的格局。随着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的逐渐减少,我国将最终消灭“空中的死神”——酸雨。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酸雨是二十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三大公害之一(酸雨、室温效应、臭氧层空洞),其形成与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增多有关,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硫的氧化物造成。 (1)来源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 H2SO4 占 60%~70%,HNO3 占 20%~30%,HCl 占 5%,有机酸占2%,不同的地区因条件不同而各有差异。 H2SO4主要来自煤和石油燃烧生成的SO2,SO2通过气相或液相催化氧化成SO3,大气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和双氧水也会使SO2氧化为SO3,进而生成硫酸。 HNO3主要来自汽车尾气中的氮的氧化物, NO逐渐转化为NO2,二氧化氮遇水歧化为硝酸和亚硝酸,以欧美发达国家最为严重。 (2)形成 酸雨的形成过程包括大气中颗粒物和微量气体的雨除和冲刷过程。 所谓的雨除是指大气中的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等微粒作为凝结核使水蒸气凝结成云和雨滴,云滴合并气溶胶中的硫化物、氮化物、二氧化碳和氨气等等,并在云滴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所谓的冲刷,是指雨滴在下落的过程中,冲刷所经过的空气和微粒,直至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中除含有酸性物质外,还含有碱性物质,酸碱会发生中和反应。因此,酸雨实际是酸碱平衡以后的结果。 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土壤多呈碱性,被风扬到空气中的土壤微粒对雨水中的酸其中和作用,因此很少形成酸雨,而南方气候溼润,土壤多属酸性,大气中的尘埃较少,对酸的中和能力较低,使得酸雨较多。例如:重庆和北京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差不多,但重庆的碱性物质相对要少得多,因此酸雨危害也就更严重。 酸雨的形成还与空气中的SO2的浓度和转化条件密切相关。如果煤燃烧后的气体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就会使空气中的SO2的含量显著升高。(3)危害 酸雨降落在发源地,也可以飘至其他地方,形成更大范围的危害。比较明显的是对森林和植物的危害。当PH<3时,叶面产生斑点而坏死;当PH<4时,叶片光合作用受抑制,影响植物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森林大面积死亡。比较缓慢的影响是使土壤酸化,使土壤中的钙、镁等营养成分流失,微生物活动受抑制,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而这种破坏往往是不可恢复的。当湖泊的水体PH<4.8时,鱼类就会消失。而土壤中的有毒金属进入水体,更会促使鱼类绝迹,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同时,酸雨对建筑物、雕塑、文物古迹、纺织物以及材料都造成危害。
相似回答